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阿里张勇新零售的核心是企业组织之间的重构


  推荐语:走向新零售非常重要的标志,是要完成消费者的可识别、可触达、可洞察、可服务。每个企业都要走向数据公司,才有可能走向新零售。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2016新网商峰会上解读新零售的未来,那么新零售的关键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
  以下为张勇演讲全文:
  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我们在这个年底的时候一起来回顾一下2016年,特别是一起来展望一下未来,在今年双11前后提出新零售之后,引起了所有零售圈子的剧烈反响,也引起了所有消费品品牌的剧烈反响。其实大家都在讨论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新零售怎么做。
  我想跟很多新生事物一样,所有的新概念、新的战略思想它最终整个提出来方向以后,其实是靠我们不断地实践出来、试出来、做出来。今天我也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分享一下阿里巴巴集团在这方面的思考和我们正在经历的实践,到底我们怎么走向新零售。
  电商发展三个阶段
  其实回顾整个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在过去十几年,差不多十二三年的时间整个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当所有品牌开始触网以后,以2007年、2008年为标志,当时天猫产生以后一直发展到今天,整个商业的发展我觉得分成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最早的2008年左右,大家都熟悉的,耳熟能详的淘品牌,出现了一批淘品牌,这些企业飞速地发展,在网上绝大多数当红小生都是线下并没有完整的一个生意,都是从线上开始,在线上创业、在线上发展,然后飞速地发展,当时应该是非常红,有一批淘品牌的商家。
  进入到2012年前后,随着2012年的双11,我们第一次超过100亿,当时是191亿。其实可以看到一大批的我们当时称为的传统品牌,我认为现在已经不应该这样去称呼了,应该说是在线下已经有一定成果的一些品牌、一些商家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力。
  当它们把线下商品、把线下公司一部分运营能力放到网上以后,在过去的几年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其实今天我们如果放眼望去看到我们的一些商家,如果第二阶段的这些商家开始全力触网以后走到今天,很多商家在整个生意比重当中可能20%以上甚至30%以上都已经是在互联网上。
  反过来在最早第一个阶段走红的这批淘品牌们,这几年可以说很多人都有各自的艰辛,作为一个创业要走成功,我记得前几天我碰到以前的一个相熟的主持人,八年以前他采访过我,当时我说了一句话,我说:2008年、2009年,正好这个场景了产生了108个淘品牌,如果大家回去查历史的话能够看到。
  我说五年、八年以后能够有8个活得很好已经很不错了。这句话挺有争议的,当时没有敢公开讲,但今天反过来看,确实当时第一阶段的淘品牌们这批创业者往下走了以后,经历了所有品牌成长共同的道路和共同的艰辛、共同的曲折。
  今天仍然有一部分活得很好,它们已经凤凰涅盘,但中间生生死死几多回,甘苦自知。有一批活得很好,有一批中途不幸落马了,有一批在当中挣扎。到了第二阶段之后,为什么这些线下商家触网以后爆发了它的能量,可能现在看起来。
  特别是在这两年双11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情况,是一些消费者非常熟悉的品牌、喜欢的品牌在网上同样爆发出惊人能量,这个里面品牌力在发生作用,商业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以后,最终互联网和线下在商品力、在品牌力这个共同点上回到了共振点,这些是商业亘古不变的一些真理,当一个企业觉醒过来开始进行触网以后就爆发出这个活力。
  但是我把第二个阶段仍然称为可能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开始发生的一些重构。过去几年发展比较好的商家,大多是在企业内部解决了组织保障问题、解决了整个供应链电商线下门店在企业组织关系问题,做到了这样一部分能力的商家它的整个运行效率开始爆发出来,整个品牌力、商品力在电商这个渠道当中能够爆发出来。
  但是我想今天整个走向新零售的核心,它不仅是要完成在企业内部的组织之间的重构、职能之间的重构,利用互联网爆发商业新的力量。更重要一点是能够完成企业组织之间的重构,来完成商业进一步革新和演变,这个是未来一个阶段我们共同要去经历的东西。
  而在企业之间的重构,我想在整个商业生态当中的重构,在不同的场景都会发生,其实我们再一次回到了商业的本原,当我们谈消费品的时候、谈零售的时候,我想最终还是回到三个字:人、货、场(景),我在不同场合还是喜欢讲老话。
  今天互联网带来了很多变化,但是人、货、场(景)没有带来改变,我们的商业最终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想去重新构架人、货、场的关系,重新在这中间寻找新的机会和产生新的效率。
  而在今天整个商业的发展走向新零售,在第三阶段围绕着人、货、场的重构,特别是人、货、场当中所有商业元素的重构,我想是今天走向新零售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它的成功与否其实核心就是我们围绕这些人、货、场商业元素的重构能不能有效,能不能真正带来效率。
  新零售带来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怎么样来看未来这个发展的趋势?我们怎么样来看今天整个新零售带来很多的变化?其实它带来的变化,围绕人、货、场的重构可以有很多的方面。
  先从线上讲起,在过去一年当中,特别是无线化移动电商充分普及以后,换句话说80%、90%消费者通过无线这个入口,通过手机这个入口进行消费、进行消费浏览的时候,这时候整个商品跟消费者接触的人和货接触方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或者说,不是微妙,是一个微妙而重大的变化。
  在无线的时代,传统的货架式商品陈列,货架式在PC时代,我们一直在公司内开玩笑说跟线下有什么不一样?线下是放物理的货架,线上是放虚拟货架,一个一个商品并排,一个一个类目分类、属性,一层一层束装结构浏览,而这个结构正在因为无线化的到来正在被打破,或者一定程度上被打破。
  今天无线时代,用户跟互联网最亲密的接触方式发生了改变,发生了什么改变?他从点击这个动作变成了滑屏,不要小看这一滑屏动作变化,带来的本质是巨大的变化,使得消费者接触消费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能够让消费讯息,包括商品,商品是一种消费信息,能够更好地被消费者去接触,这是今天整个阿里,特别是以手机淘宝为代表的无线化矩阵,讨论天猫无线化、淘宝无线化着重解决的问题,整个内容铺陈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第二点,因为这种方式的改变,使得商品作为单一的一个消费讯息、消费方式在扩展,我们在今天提出了不仅要推动商品供应链的发展,更要推动内容供应链的发展。在差不多2016年年初,我们提出了整个电商的内容化发展方向,我们这一年也是这么走的。
  我们认为未来的内容化是整个新零售当中跟消费者触达整个消费资讯内容化和多媒体化是整个过程必不可少的阶段。而这中间对所有商家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所有的商家之所以这个品牌能够成功,核心是做品牌强、做产品强,零售公司强是因为做零售强。
  但当我们今天要产生内容的时候,这个时候未必是好的商品生产者就是好的内容的生产者,这两者是有微妙区别的。所以在这中间其实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化的内容生产力量正在蓬勃发展,而这些力量已经构成了整个电商生态未来新零售生态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兴力量,这些力量我认为是不可以被忽视的一群新的力量,而且未来会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力量可以是第二方的,可以是第三方的,可以是企业内部培养的,也可以是外面培育独立变成一个新的商业机会。这是我们看到在整个互联网上发生的第一个改变,是整个讯息铺陈方式被改变了,信息消费内容被改变了,最终商品变成了一个结果,商品成为整个内容的一个元素,最后消费者因为喜欢内容进而喜欢商品,最后被消费,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过程。
  而在这个背后利用大数据完成的个性化,实现在用户端的千人千面今天在阿里已经变成一个现实,当然在变成现实以后,今天对阿里来讲,在整个互联网我们在着重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解决的问题我今天特别说一句,目前我们着重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商品对消费者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和对商家库存的准备、货品准备跟相关流量确定性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没有找到,所有商家的经营都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抓手,因为当所有问题都说是个性化的时候,整个生意的基点⋯⋯你怎么去备货呢?怎么做销售计划呢?
  所有个性化背后一定有共性化的东西。这是今天在整个电子商务尤其移动互联网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看到的在互联网世界上发生的重构,就是整个互联网上本来这些元素也在发生重构。
  第二个,我想在走向新零售过程当中,我们今天非常清楚地看到整个商业生态中各个合作伙伴必须发生新的反应,这中间包括了品牌商和渠道商的关系,品牌商和零售商的关系,零售商和商业地产商的关系,品牌商和物流商的关系和服务商的关系,都必须发生某种意义上的重构。
  我一直在很多场合说:我们传统的商业关系是一种竖状的关系,就像刚才讲的第一点,传统的互联网世界消费讯息铺陈方式在PC时代是一个竖状关系,跟原来商业关系一脉相承,上面有品牌商,有一群渠道商,一年开一次两次订货会,把产品亮一亮,,大家上来订货,把货订走了,到点把货送走,或打个电话,把货压过去。
  过去五六年当中,我们看到这个竖状过程当中、这个填鸭式当中的种种不合适,有些货抵押到渠道里面去,然而只要货没有到消费者手里,不管销售报表上是不是这个品牌公司的货,他都要对此负责,最终品牌崩溃了,销售商也好不到哪里去。
  今天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人口跟消费人口充分普及和重叠,今天我们走向新零售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其实整个渠道关系,刚才说的商品生产者和服务者的关系、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今天完全可以运用互联网形成一个扁平网状的渠道关系,形成最直接的消费者洞察,而这些信息能够更好地去服务真正的商品设计者、商品生产者、品牌创造者,能够打造更好的品牌,生产更满足消费者现在需求的商品。其实在这中间我认为又回到了很多时候说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对消费者的洞察性和与此产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是今天在市场致胜的关键。
  在今天,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在整个阿里电商平台上可以看到一些商家,其实过去几年耳熟能详的一些商家,都在通过各种声音跟我说这样一件事情:逍遥子,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流量好象比以前少了点,流量下滑,我这生意怎么做?
  这是今天我们共同面对的现状,无论从平台来讲还是从每个商家来讲,互联网时代、电商依靠流量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我们整个进入整个商业变革的深水区,进入到真正商业元素重构才能更好发挥效率的深水区,拉一批线下好卖的货放到网卖一卖,利用网上流量红利轻易能够触达终端消费者,更高效地排除掉中间环节把货卖掉,这样一个时代正在过去。
  我们怎么样利用互联网的力量,不仅能够把网上做成一个好的销售渠道,同时把它做成一个真正的消费者洞察渠道,一个获得新的客户的渠道,最终站在全网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对整个生意的升级,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今天消费升级是大家都在说的一个话题,其实消费者是越来越难伺候了,为什么?因为消费者口味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者的信息收集渠道现在不是信息封闭,是信息爆炸。
  全球各地只要这个星球上发生过好玩的事情,新的潮流、趋势,瞬间点爆。这个时候我们的商家怎么样抓住这些流行趋势?抓住这个消费者口味的变化,能够在这中间捕捉到消费者的洞察?同时不但能够获得这些有价值的资讯和情报,最终能够化成企业供应链的能力,能够以一个柔性供应链快速去反应,真正能够及时生产出消费者试销对路的产品、他们喜欢的产品。
  我想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在2008年的时候说的C2C、B2C最终走向C2B,这件事情我想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我们正在走向C2B的路上,我们正在走向新零售的路上。所有这个战略的思想,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和趋势其实都是在不断演进当中发生的,都不是一夜之间突然一只老母鸡变成了一只鸭,一定是在不知不觉演变当中发生,最终量变发生了质变。
  这是整个新零售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空间,所有信息结构变成了网状结构,互联网的浏览方式不仅变成了网状结构,整个渠道的方式、渠道的建设方式也有可能变成网状结构。而在这中间最重要的事情即将到来,其实有些企业已经经历了,有一些企业即将经历,就是在重组企业和合作伙伴商业关系的时候,比如怎么样处理现在的品牌商和现在加盟商的关系,怎么来重新定位加盟商的作用,怎么来重新定位线下所需要的服务和谁来承担?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像这几年很多做的好的企业在内部理顺了电商部门到电商公司、到电商总经理、到电商团队的激励机制整个利益机制理顺一样,我想在未来一个阶段,在企业组织阶段,刚才我说的这些角色之间怎么样构架利益机制,我认为是所有利益的核心,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讲的新零售、我们讲的O2O、我们讲的全渠道,所有问题的发生都依赖于这些商业合作伙伴之间,在打破原来商业关系的同时去构架一个新的关系。
  我想大家都能够知道整个社会分工仍然会越来越细,互联网不代表直销,直销只是互联网带来销售方式的一种,其实我们仍然需要多种角色共同一起合作,来服务共同的消费者。而这样一个关系,我想是未来我们走向新零售过程当中在整个商业组织之间我认为会发生非常剧烈的一些变革。而这些变革当中,阿里巴巴集团也是义不容辞,我们也主动跳下水去引领和创造这些变革。这个是整个商业、整个形态当中的变革。
  第三个我想说的是,不仅这样的重构发生在线上的浏览行为、线上的商品元素、发生在线下的商业关系,更重要的是发生在线上和线下最终和用户整个人、货、场最后让用户感受到的价值?
  我后面讲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今天中国的商业设施、大卖场都长的差不多,今天真正懂货的百货公司有几个?没几个。购物中心,那就离货更远,百货公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地产商。
  今天所有的百货走进去,一楼是化妆品柜台,二楼是女装,三楼是男装,每个品牌要有一个面积,装修得美美的,同时百货公司也装修得美美的,消费者到底是消费商品还是消费装修?消费者的浏览效率到底是以格子铺去浏览、以柜台去浏览?还是能够形成一种真正高效的商品接触方式和浏览方式?一种场景浏览的方式?
  我想这是今天在线下零售业态当中正在发生很多微妙的变化,而这个变化特别需要我们今天零售的商家和品牌商家、平台共同来努力,来完成这样的重构,而在这中间是缺一不可的。
  举一个例子非常鲜活地说明缺一不可的原因。过去一年很多商家都知道阿里在大力推行"三通",其中有一点是货品通,第二是会员通,第三是服务通。这中间我们做了一件事情,比如对服装商家我们做了一件事情,是线上购买如果不满意线下可以改尺寸、退换货或者修改,可以到就近的门店,我们把一些合作商家线下信息做好。
  我听到一个哭笑不得的故事,最后有品牌跟我讲,说这个事做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商场发现这个事了,原来商家在这么干的,原来在网上卖的东西可以在线下发货,网上的东西跑到线下来退货这可能愿意,但是网上买的东西线下发货,那商场的25%的扣点拿不到了。
  然后开始让保安分门把手,严禁快递员进店里取货,因为要进商场的大门才能到这个柜台。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场景,因为这中间整个商业关系,在平台品牌发生关系以后,还有一环,很多门店是长在今天的购物中心、长在百货当中,它们怎么发生变化?在整个业态当中它们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今天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全新的设计,只有这样这条路才能跑通。
  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发生正是因为整个商业重构还没有完成,我们必须要在这中间考虑不同角色在里面能够提供的服务和获取的利润。毫无疑问,这样的重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不可能让现有既得利益者都满意,如果这一切不变化,最终一定是我们来考虑消费者是不是更满意,商业的效率是不是更提升?
  我想我们要一起完成这样一个重构衡量的标准,只有这样这个事情才做的下去。而这中间一定要进行一些建设式的创新,能够使原来的利益分配机制走向一个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商业组织之间发生变化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整个新零售下一个阶段展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今天越来越多的商家,其实我们已经看到这样萌芽的态势,已经不仅把互联网看成一个跟消费者去销售的通路,越来越多商家正在走向把线上和线下一体化地去考虑、一体化地去经营。
  我想在这中间非常重要的可以去判断我们是不是真正走到了一个真的新零售的时代,或者这个企业能不能走到这个阶段,我想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是我们能不能在全渠道范围内,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不管是哪个销售通道,都是可以被识别的、我的客户(消费者)都是可以被识别的、我的客户都是可以被触达的、我的客户都是可以被洞察的、我的客户都是可以被服务的。我想这几点是所有企业来衡量我们完成这样一种商业和互联网化学反应以后必须达到的东西。
  每个企业都要变成一个数据公司
  今天为什么那么多企业愿意做电子商务?愿意做互联网?其实愿意到天猫来、到阿里平台上来,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什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今天在网上这是品牌的经营阵地,品牌经营以后不仅卖出了商品,消费者的信息、买家的信息大家都获得了,大家根据这样的商品和信息的结合,其实根据这样的数字化的订单、数字化的交易、客户信息的数字化,这中间能够获得很多的洞察。
  其实走向新零售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要完成刚才的可识别、可触达、可洞察、可服务,最终每个企业都要变成一个大数据支撑的公司,每个企业都要变成一个数据公司。
  不管你是一个零售企业还是一个品牌企业,每个企业都必须走向数据公司,我们才有可能做到这四点,才有可能走向新零售。而在这中间,今天我们经历的阶段是,越来越多的商家已经开始不仅把网上看成是一个销售通路,同时开始把网上和网下销售通路一体化考虑,把网上和网下销售产品一体化考虑。
  前几年我们讲过很多次,今天我依然再次讲,在第二阶段非常流行的,我开场说的我认为过去八年、十年发生的三个阶段,在第二阶段非常流行的网络专供款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个时代正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这是一个企业内部还没有理顺生产以及供需关系的产物,这是一个利益机制还没有平衡好的产物。今天当线上和线下完全打通以后,其实网络专供款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当我们的商家在完成线上线下销售通路重构以后,价格完全趋同以后,其实后面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做一件事情,其实大家明白随着每个消费者、每个用户都是互联网用户,我们其实可以对整个品牌塑造、品牌推广、营销都可以通过电子化的方式来完成。
  而互联网给这个商业带来的价值,正在从销售大范围走向营销,这两年所有的品牌公司,大家整个市场的预算都在大幅度从传统媒体走向数字媒体。
  而这样一个转换,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在绝大多数企业发生的还是一个物理反应,我经常开玩笑说一句话,也对着我们自己的团队说,对优酷的团队,我说你拿了一个客户,原来它在某某电视台放一个15秒的广告、30的秒广告,今天你说我把这个客户争取过来了,我在这里投放了15秒、30秒的广告,无非就是换到一个网络电视台,内涵有什么变化?
  我认为今天对绝大多数所谓媒介投放数字化渠道所有的商家来讲、所有的品牌来讲,这件事情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只是放的地方发生了变化,发生了物理变化,但是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什么?化学变化是通过这样的数字化媒体不仅能够让消费者接受到讯息,同时能够发生双向互动,同时能够发生进一步的行为,同时能够获得消费者的数据。
  我想这是我们今天在销售端走向营销端,走向数字化媒体跟整个零售商业结合,我们正在经历的一个过程。所以现在我看到一个越来越清楚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把媒介这条线和电商这条线同步考虑,因为原来电商花一点销售费用做做效果类广告,更多的钱在做品牌人的手里,他们做的广告叫品牌广告,但是品牌广告到底用什么来衡量效果呢?
  我想所有最后的推广、广告,最后应该用真实消费者的行为来衡量效果。而这个行为应该是可感知的,是双向互动的行为,所以这是我们看到的整个商业发展走向新零售的路上,正在从销售端大幅度走向营销端。
  而在这个基础上,今天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从市场侧进一步走向供给侧的变化,这是在未来一个阶段走向新零售的关键,和真正企业能够用好对消费者可识别、可触达、可洞察、可服务,做完这些之后最终才能走向真正对供给侧的改革。
  今天因为互联网的渗透里,使得我们有一种可能,就是无论消费者在哪里进行消费,在一个物理世界里还是在一个虚拟世界里,他的经济行为其实都是真实的,只要是真实的经济行为,我们完全有机会把他变成一个真实的数字交易,而真正能够沉淀出每一笔交易、每一个客户的数据。
  而这些东西最终不仅用在了销售侧,不仅用在了营销侧,我们需要大踏步让他发生在我们生产供给侧。而这样一个联动,就要刚才说的在C2B过程当中,越来越从B2C慢慢走向C2B,我们对消费者洞察能力在加强,通过线上线下的连通,使得可识别用户可以大幅度增加。
  原来一个门店里只要不是会员,我走进店里走了,那就是买了一件就走的状态。但今天如果是一个数字化的生意,我就可以跟线上数据比对,我就能知道他是谁,我可以对他进一步了解,我同时存在二次触达可能性,也许不是在一个门店里,也许在一个视频网站,也许在一个电商平台店铺里面,也许在一个社交媒体上,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个巨大变化,其实对用户数据越累计越多,在全域营销、全域触达上能发生巨大的作用。
  但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有了这个手段以后真正的改变还是要回到商业的本原,就是我们的商品。我们怎么样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真正快速地响应,能够生产出、设计出他们需要的商品?今天阿里巴巴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其实这五新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在这一个点上,互联网的影响正从销售侧走向供给侧,其实反映在我们提的五新当中,就是新零售和新制造的关系。
  今天的制造再也不是一种以闭门设计获得订单,然后批量化地生产,大批量地发货,而真正走向以消费者洞察为前提进行快速地响应,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配以柔性化的供应链,快速地生产,能够最终用网状渠道结构及时触达消费者,并且能够获得真实的消费者消费数据之后再进入一个循环的过程。
  我想这个过程是未来几年整个商业、整个品牌商、所有的商家面对新零售的机会、面对互联网机会的时候我们共同要去构造的东西,这是未来第三阶段在做好线下,或者说整个商业伙伴之间利益重构和整个商业场景人、货、场之外,我们在供给端必须要满足这个需求来完成供给端的重构,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服务好用户,我们获得的数据才能够发挥出用处。
  因为数据获得的越多,数据不用那就是负担、是成本,那就是存储,数据用了才能产生新的价值。但对所有消费品企业来讲,数据最佳的使用场景,最近应该是在生产侧,应该在设计,在整个供应链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我所看到的,从过去我们叫电商,面向未来我们叫新零售发展当中我们必须看到的一些变化的趋势。
  今天我们在路上,未来完全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里,我们怎么样去改变,我们怎么样抓住未来的机会?我想回到原点还是一句话:每个公司都因为互联网的产生、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因为互联网的渗透,都正在变成一家数据公司,我们怎么样利用数据真正给我们插上翅膀?
  给包括阿里在内的所有同行赋予重构商业的灵感和驱动力,最终去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就是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我们化繁为简,一定是要经历的这个过程。我们正在路上,在2016年年底的时候,也祝愿所有商家朋友们、所有合作伙伴们在这条路上一路前行,和阿里巴巴一起共同去探索未知,共同去探寻新的惊喜。
  注:原文标题为《阿里CEO张勇:走向新零售的核心,是企业之间和商业生态的重构 》
网站目录投稿:雁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