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教学,既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语言,也是一种信息与文化载体,使之成为学生自动开启世界文化宝库的"金钥匙",并以外语实验为手段,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英语教学新路子和現代化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对英语学习的关键期、语言的触发、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情感过滤等方面的论述,强调儿童语言学习关键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进一步说明从小学英语的可行性、必要性,同时提出具体做法。 关键词:关键期;语言习得机制触发;情感过滤 改革开放,万象更新。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作为与外界交流的工具,英语显得尤为重要。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班如雨后春笋出现,而作为未来希望的孩子,也成为这支学习大军中的一部分。对此,有人欣喜有人担忧,有人认为英语不必从小学学起,因为从小学英语的条件尚未成熟(桂诗春,1993),有人甚至认为从小学外语是浪费人力、财力、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我认为在学习外语的关键期即从小学习英语(一般指幼儿园开始)是有必要的、有条件的,而且越早越好,将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一、儿童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 提早学外语有一个最主要的神经生理学的依据。莱伦伯格(1967)提出,三至五岁的儿童语言学习能力最强,以后呈下降趋势。十岁至十二岁前,人的语言能力便完成其侧向大脑左半球的过程。彭菲德(1959)等人更明确提出,各种语言学习在九岁以后就会越来越受到大脑的僵硬和呆板控制。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理论认为,儿童习得语言主要依赖于"语言习得机制",它是属于儿童大脑中的一种初始状态,这种"语言习得机制"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所以把十岁至十二岁前称为语言的"关键期"或语言的"青春期",与人生理的青春期一样是必然发生的,过了语言关键期,学习语言就相当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教成人学外语如此困难,而儿童不要教就能很容易学会一门语言。 二、从国语得到的启发和触发 狼孩有其固有的语言中枢――语言习得机制,由于长期与狼生活在一起,没有人类语言的"触发",最终丧失语言能力。因此,必须有足够的丰富的环境刺激,才能保证遗传决定的发育过程,按照预定的发育方式发育。这点像汽车一样,当你转动钥匙启动时,汽车就开了,否则就是性能再好的汽车,也难行千里。要使设定的功能起作用,必须有正确的"触发"因素。就像每个人都要经历青春期,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发育良好,这还与营养、外界因素等有关。儿童的大脑有巨大的语言潜能,听觉也非常灵敏,关键在于外界有效的刺激、触发、激活,从而有效发挥他的语言习得机制。实验证明,15天大的婴儿,就可以给他输入有用的信息,尽早开始接触词汇、句子,以后他早已懂得的词、句就会像喷泉一样冒出来。3岁前接触了大量的国语,且整天生活在国语的环境,因而对国语的掌握已经得心应手。3岁后就可以让他接触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语言,3岁的孩子接触到感兴趣的英语(如英语动画片、夹带汉语的英语小故事),是非常乐意学的。当然有人说,语言的关键期,语言的触发,国语就足够了。其实孩子完全生活在国语环境中,接触国语的机会相当多,国语是无需学习就可以习得的。作为完全不同的英语,它是另一番新奇世界。处于语言关键期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学习英语,在大脑中留下许多"划痕",储存相当的信息。这对于其语言习得机制的有效发挥,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很有帮助。所以从小学习英语可以得到完全不同于母语的语言、文化方面的"刺激",使语言习得机制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 三、情感过滤假说 儿童时期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有英语的"激活"、"触发"不等于就能学好英语。Krashen(1985)认为语言的触发,必须是有效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能对语言习得产生影响。语言能力的习得还与情感因素有关,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如果"情感过滤"过强,就会在大脑中形成障碍,语言输入就会受到阻碍,无法进入语言习得机制,结果就不能产生语言习得。如果"情感过滤"降低,而且语言输入是可以理解的,就可以顺畅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于是产生语言习得。这一假设可以这样表示:语言输入―情感过滤(强,弱)―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能力习得。因此,对语言习得而言,除了语言习得机制发挥主要作用以外,还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学习者必须接受到足够多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另一个就是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必须适度。 1、足够多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于初学英语的孩子,进行足够多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确实不容易。如果只是选用一本儿童英语教材,单词、句型一遍遍简单重复、反复操练,所选的材料枯燥乏味、毫无意义,对于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来说,那是毫无兴趣与效果的。我的孩子开始学英语就是这样,没少挨打,直到找到Gogos English,Disneys English的磁带、光盘,他简直是如痴如醉。生动有趣的Gogo历险故事,夸张的语气,美妙的音响效果,极易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动画场面,孩子百看不厌、百听不烦。夹带汉语的英语故事,借助画面理解的单词、句型,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当然,光有书、磁带、光盘这样的语言输入还不够,还要靠老师针对孩子的特点,精心安排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教唱英语儿歌、英语歌曲,组织单词接龙游戏,讲解夹带中文的小故事,在轻松愉快中自然而然地学习。 2、适度的情感过滤。Krashen把学习的兴趣、动机、自信心、焦滤感等统称为"情感因素"。当学习兴趣浓、动机高、自信心强、焦滤感适度、学习语言的心理障碍小,情感过滤就弱;反之,情感过滤就强。儿童学英语,其兴趣、动机、自信心、焦滤感是与成年人学习英语不相同的。成人的兴趣、动机、自信心、焦滤感已形成定势,而且难以控制,而儿童的兴趣、动机、自信心、焦滤感却易于培养和控制。首先,儿童的兴趣容易培养,只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设计的教材、教法,大多数孩子都是喜欢的。许多孩子参加儿童英语班的学习,并能坚持下来,不用像学小提琴、钢琴那样靠打骂来坚持。其次,儿童的学习动机不如大人那么抽象。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必要的奖励、口头表扬、物质刺激等联系在一起,那就显得更具体,也就更易激发与控制。 尽管在关键期学习英语的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尽管从小学习英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同未来英语的重要性相比,我们不能坐以待之,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无论是从孩子学语言的"关键期",语言的"触发",语言的"情感过滤",还是从大环境来说,从小学英语是对孩子重要的智力投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国家教委作出明确的要求:在小学低年级中开设英语课,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英语课,有的学校甚至用双语进行教学。尽管对于从小学英语这一问题还没有定论,但从小开始学英语不能不说是明智的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