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一 少了"定盘星", 难说第一份工资是多还是少 又到毕业求职季,如何选择职业是年轻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第一份工作应不应该计较工资,也总会成为大家乐此不疲讨论的话题。不难发现,有经验的职场前辈们往往都会告诫年轻人,找工作不要那么计较工资,年轻人根本没有议价能力,更应该关注从第一份工作中能学到什么,但不少年轻人并不赞同这种观点,工作就是为了生存,哪有不看重工资的道理?对此你怎么看? @月亮 站在双方的立场来看,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对职场过来人,尤其是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的劳动者而言,其看待问题往往是从宏观的角度——职场发展的整体过程出发的。成熟的职场人士大抵都会经历职业发展初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这样的规律和过程,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就像一张白纸,没有多少工作经验,自然没什么"资格"去谈价钱。其实,判断第一份工资是多还是少,就像一杆秤一样,先确定"定盘星",才能真正衡量。 @草果树 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来看,第一份工作,工资到底有多重要,当然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人对工作的认识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所处的具体情境也千差万别,刚毕业的年轻人虽然没有议价能力,但并不等于没有选择的权利,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考虑,作出利己的权衡和决策,这本无可厚非。再者,每个年轻人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这个社会中年薪百万元的"天才少年"也是有的,虽然只是极少数,他们也不需要被前辈们所谓的经验来简单定义。 @花蕊 将"工资"剥离出具体的求职语境,进行孤立的讨论,甚至主观上规劝年轻人找工作不要计较工资,无疑带有一定的预设立场和片面性。一方面,择业的年轻人大都是理性人,金钱固然是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很多人选择工作也并不只看这个唯一指标,还会综合考虑一份工作的性价比和个人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一份工作的定价,是与行业、企业和具体岗位等因素相关的,能够给出更高价位,其企业门槛、岗位要求也不会太低。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也揽不了瓷器活儿,高薪的工作也是有筛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够轻易胜任,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必须相互匹配。 @s o h o 对于年轻人而言,看待问题多是从眼前的利益、微观的角度出发。每個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首要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初入社会没有积蓄,眼前的工资往往与房租、基本的生活开销画等号。除了那些家庭条件相对优渥的年轻人,哪有不为自己的"囊中羞涩"而纠结的? 翻转君 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在校园里待久了,缺乏对社会的实际认知,不排除有些年轻人缺乏自知之明,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然而,不接地气、盲目自信终究经不起时间与现实的拷问,实践最终会给每个人上一堂更加生动的课。要知道,每个人面临的工作情境和选择机会是动态变化的,自身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唯有接受现实的检验才能证明,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年轻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错",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才会逐渐清晰和明朗,每个人也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份责任,甚至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话题二 满足市场需求的"燃面学院"有何不可不可 近日,四川宜宾一院校揭牌成立——宜宾燃面学院将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科班出身的燃面人才。这条新闻立即引来无数质疑声,脑洞大开的网友纷纷跟帖:接下来可以开设李庄白肉学院、眉山泡菜学院、云南过桥米线学院、兰州拉面学院、重庆火锅学院、成都夫妻肺片学院……网友的提议纯属调侃,不过或许他们不知道的是,类似"燃面学院"这样的"奇葩"专业早已有之。这样的学院到底该不该有呢? @00爱美丽 此前,湖北潜江一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潜江龙虾学院,首批职业毕业生刚毕业"便遭哄抢",其中不乏刚毕业就"月薪过万"者;湖南岳阳平江县,开办备受瞩目的辣条专业班,为700亿的行业产值添砖加瓦;广西柳州开办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为这一"网红食品"提供急缺的技术职业人才与合格的产业工人……所以先别着急嘲笑,很多看似哗众取宠的专业设置,其背后都有经济规律和文化脉络,看似荒唐,实际上存在诸多意义。 @公益人 要提醒已经开办或者拟将开办类似专业的学校,以务实为要。学校开办专业的根本目的还是教书育人,给学生以立身处世之本,盲目标新立异不是师者所为。在开办类似"奇葩专业"时须落到实处,一定要确保有足够的市场供学生安身立命,这样才能让入学学生学有所得,实现别样的人生突围。 @大玉儿 一些城市很多类似的食品乃至工艺也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沿革和地方文化基础,但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显现。传统非遗项目大多需要拜师学艺,凭借"手工作坊"式的"传帮带"来持续运行,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些行业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拿不到文凭。正规学校教育将这些项目纳入主流教育轨道,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这些非遗项目,使得这些项目更好地传承下去。 @萍水相逢 类似宜宾燃面学院的职业技术学院多集中于餐饮行业,大多采用"原产地政府大力支持+知名食品产业"合作共建的办学模式,落子地方餐饮产业经济,为当地企业培养大批急需的餐饮职业技术人才。有市场需求,才有人才需求,这种新形式的职业教育,其实是在市场倒逼下出现的。宜宾当地的燃面市场规模近百亿,是继宜宾酒、宜宾茶之后的第三张城市名片,正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才对于科班出身,能把握全产业链的职业技能人才具有强烈渴求。 翻转君 面向职业应用的多样化教育与培训,同样利于缓解就业紧张态势。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很多工厂和行业都出现了"用工荒",而与此同时,很多行业却看得到就业大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产业高质量、多样化的发展明显与劳动力结构存在脱节,培养相应人才的职业教育体系,也能不断助推劳动力结构的转型升级。当面临就业的学生都在哀叹内卷的时候,这些特色美食孵化出庞大的产业规模和较长的产业链,为众多年轻人拓展了特色化的就业渠道,只要肯教、肯学、肯做,未必不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