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苦熬了二十年终究选择了向时代低头一老牌通讯软件宣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互联网产品的更迭速度, 几乎快到每一天都在改写大家的认知。
  于是,长江前浪推后浪,
  无数红极一时的老产品被顺势"拍死"在了沙滩上,
  通讯软件雅虎通正是其中一员!
  近日,拥有雅虎核心互联网资产交易的Oath公司宣布:将于7月17日关闭老牌即时消息应用雅虎Messenger(雅虎通)。
  苦熬了二十年的雅虎通,终究选择了向时代低头……
  (一)
  雅虎通是由全球互联网公司雅虎(Yahoo!)推出的即时聊天工具,
  诞生于1999年,甚至比QQ还要早上一年。
  它的出现,让电子邮件和短信瞬间黯淡无光,
  不仅如此,雅虎通还是最早实现语音、视频聊天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抓住了时代的风口,又保持了功能上的先进性,
  可想而知,其必定会受到了不少用户的欢迎,
  在雅虎通鼎盛大的2007年,全球每天有超过5千万人次登录和使用。
  但这其中,中国用户的贡献却并不多。
  当然,这并非是因为雅虎通不重视中国市场导致的,
  主要是彼时,在中国即时通讯领域,QQ已经一家独大。
  而为了挑战QQ,
  2004 年 6 月 7 日,雅虎中国正式推出雅虎通 6.0 中文版,
  在这个版本中,不仅增加了全球首创的近百款"巧嘴娃娃"的发声动画功能,还在聊天窗口内整合了雅虎搜索、在线相册及多达七款的互动小游戏。
  对此,时任雅虎中国总裁的周鸿祎更是野心勃勃的表示,"雅虎通"极有可能全面改写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格局。
  到了2006年,雅虎通再次放出一剂"猛药",宣布和微软的MSN互联互通,
  即双方用户可以进行即时交流,并能查看对方软件中的个人基本信息及离线留言。
  可惜,这些举措统统没有让雅虎通在中国火爆起来!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到2008年第二个季度,QQ的市场份额已达80.2%。
  也就是说,雅虎通需要和移动飞信、MSN、新浪UC等其他众多即时通讯工具一起,竞争剩下的20%份额!
  (二)
  市场是残酷的,
  每一种产品都面临着无数功能相似的产品,
  想要留着黏性本就不强的用户,并从中脱颖而出就显得异常困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6月9日下午的新书发布会上,周鸿祎分享了自己这样一段做产品的经验教训:
  我们也做过类抖音产品,但却失败了。
  从工具角度来看,我们做的那款产品该有的功能都有了,包括滤镜、特效、配乐等。
  但是对这种偏内容、偏社交的产品,最重要的不是功能的开发和实现,而是你怎么把里面的人调动起来,即把运营做好,这一点很关键。
  可见,互联网产品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并不是拥有了多少前沿技术,
  而是如何将这些技术落到细微处,以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对比之下,作为本土公司的腾讯,自然比雅虎通要更懂得如何迎合中国用户的习惯,
  君不见, QQ秀、Q币、QQ空间等一堆受欢迎的产品被腾讯创新推出,
  继而让QQ从简单的通讯工具,蜕变成了披着个人色彩外衣的虚拟世界!
  (图片来源:网络)
  与此同时,作为跨国企业,雅虎内部却有着较严重的官僚作风。
  周鸿祎在自传《颠覆者》中就曾这样介绍雅虎:
  其技术产品实行的是中央一体化,具体到中国的产品,总部希望仅仅汉化一下界面就可以了。如果中国有任何有关雅虎技术改进的重要建议,必须先得到总部的认同,并由总部的工程师完成。
  反观腾讯,对待产品的理念却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每一个产品都是beta版,坚持每天发现新问题,修正问题。
  即把握不住消费者的心理,又不能快速的对产品进行升级,
  这样的雅虎通,想在中国激起浪花实在太难了!
  (三)
  如果说, QQ的太过强大,浇灭了只是雅虎通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话,
  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给了雅虎通最致命的一击。
  在雅虎通还在留恋PC时代的辉煌时,
  具有危机优势的马化腾,已不在满足于QQ取得的成绩,
  2011年,腾讯正式推出微信,
  它让用户的社交行为真正从付费变成了免费,还搞出了朋友圈等各种逆天功能,
  于是,微信迅速走红,成了各种交友、休闲乃至工作的利器,
  毫无疑问,它的问世撼动了QQ的地位,
  马化腾就曾说,"微信如果不是腾讯做出来,不是自己打自己,是在另外一个公司的话,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
  但正是有了微信,腾讯也顺利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门票",成为了时代的巨头!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与此同时,在全球,Facebook公司旗下的WhatsApp和Messenger,阅后即焚为特点的Snapchat等都在如火如荼的抢占着移动市场。
  结果,雅虎通却是后知后觉,
  待到其反映过来开始大力推手机客户端时,
  因为用户习惯已养成,而自己的产品设计也没啥新意,便再也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
  可见,在这样一个消费需求快速变化的时代,
  对于企业来说,一旦错过了产品升级的风口,那么,很可能将完全功亏一篑。
  但这就是商界,
  如果不能加快革自己命的步伐,甚至将没有革自己命的机会!
网站目录投稿: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