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你对待闲暇时间的态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01
  我朋友有阵子比较闲。人一闲,有的没的事儿就突然变多了。   比如,聊起以前女同事跳槽后,成了上司的女朋友,第二年还晋升了。你说她是不是有什么厉害的手段呀?   比如,说领导孩子今天到公司,都没怎么理她,你说是不是领导在家说过我坏话啊?   比如,聚会时有人看她一眼,眼神怪怪的,你说那人是不是觉得我穿衣品味太low?   这种事多说几次,我完全不想再听了,有时就直接打断。   她有些委屈地说:"你比较幸福啊,生活中都没什么烦恼,当然不能理解我每天要面对的这些琐事有多烦心了。"   这是幸不幸福的问题嘛?   这是闲出病来的问题啊。   我白天上班,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收集素材,每天晚饭后休息15分钟,马上开始码字,接着处理公众号运营相关事务。节假日更是要抓紧难得的整块时间,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几乎全年无休。   经常一抬眼已经快晚上12点了,我哪来的精力去琢磨前同事跳槽后是怎么成了上司女朋友的?   习惯快节奏后,自然没空为小事叽叽歪歪,没工夫拉着人吐苦水,没心思去细品谁的一个眼神让我不舒服,谁是不是针对我。   真的有空,我宁愿多睡10分钟。   两个月后,朋友消停了——她准备考一个项目经理认证,再也没空想东想西,纠结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患得患失,敏感多疑,往往只是因为三个字:太闲了。   以至于生活中的小尘埃,在你眼中都是一座大山。   02:
  有位读者加我微信近1年,几乎没说话,都是发微博热搜截图,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于是没回复。最近一次,他发了张Papi酱孩子随父姓被喷上微博热搜No.1的截图。   这次终于发来几段话。   大意是,你认为Papi放弃冠姓权合理吗?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吗?你对独立女性是怎么定义的呢?Papi酱被那么多人骂真的冤枉吗?你怎么看呢?   我:…   我怎么看?人家小孩爱姓什么姓什么,我也看不着呐。   我好奇看了下他朋友圈,多数是转发帖子,谁结婚了,谁出轨了,分析上市公司老总离婚率的,对比王思聪历任女友的,转发时无一例外地加上自己的"观点":"网红就是网红,上不了台面""这种劈腿男就是应该狠狠曝光!"。   我偶尔刷微博,最感叹的不是一些光怪陆离的想法,而是:怎么闲人这么多?   不是说日常聊聊八卦吃吃瓜,而是不少人对一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热衷用满是情绪性的词语长篇大论、慷慨激昂地指手画脚甚至恶语相向。   前阵子看到一组数据。   截止到2020年4月,全国网民规模达到了9.04亿,人数居世界第一。这9亿人中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有2亿多人,而月收入不足5000元的有6.5亿人。   其实这算不上新发现。   早在2015年,社科院就统计过中国微博用户:微博用户多是"三低人群",即低学历、低年龄,低收入的人群,平均日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月收入5千元以下用户占90.07%。   当时引发不小争议。   可网络上有句话你肯定听过:你把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每天把时间花在碎片无用信息上,收获到的,自然是一堆无用的东西。   03: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脆弱玻璃心,空虚寂寞冷,八卦泛滥症,归根结底往往都指向同个原因:太闲了。   其实这世上,99%的信息都与你无关。   就说网络新闻。   微博上哪个明星行差踏错,哪个网红白莲花了,哪个公司高管的正房手撕小三了……马上就有许多人一拥而上,脏话说尽骂出一个太平洋。这都与我们有啥关系?   有人说,这是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啊,有些事还是国家大事啊,就像美国总统又说了什么毁三观的话,欧洲又出了什么莫名其妙的政策。   先不说许多网络新闻带有大量主观色彩。多数人看完信息,是不会有深度思考的。   同样是特朗普的新闻,你随便打开个资讯App刷一下,绝大多数评论都是脏话,有几个人输入有价值的观点?   《狂热分子》有句话,我特别认同:   "一个人自己的事要是值得管,他通常会去管自己的事。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自己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   肆意消磨时间,只能说明你没太多有价值的事可做,你的时间不值钱。   再说人际关系。   根据邓巴数字,我们有稳定社交的人一般不超过150人。微信几千个好友,大部分这辈子说话都不会超过3句。你又不是搞社群经济或粉丝营销,正常的社交要那么多微信好友干嘛?   朋友圈交互起来也累,面对不太熟的人发来的许多留言,随意回复吧,显得敷衍,用心回复吧,又太消耗时间,纠结不已。   信息泛滥之下,你压根没心思放在正经事上。   不少人认为,这不怪我啊,谁让网络新闻那么多,谁让人际社交那么复杂,自己也是被动接受那些海量信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认为:   你的生活模式,完全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与其他人、与以前发生过什么,都无关。   何况,你以为闲人很好当嘛?   工作没状态,刷一会手机吧;心态不太好,打几局游戏吧;觉得有些无聊,抱着手机和朋友聊会儿天吧,然后发现大家都挺忙的,没空搭理自己。   晃晃悠悠到晚上,回想一下发现什么都没干,荒废了大好时光,负罪感立马上头,唉,我这样太不对了,好迷茫啊,好没用啊,情绪开始低落。越想越自闭。   精神和物质都得不到满足,闲着闲着,别说把人闲废了,内心已经抢先一步崩盘了。   04:
  这么说吧,一个人如果空闲时间非常多,但不懂得利用,只会在无所事事中浑浑噩噩地堕落。   刷剧,睡觉,游戏,看朋友圈围观网络八卦,一天下来反而疲惫又焦虑。   如果你拥有比较多时间,不妨考虑以下两件事。   1、放松身体   电影《至暗时刻》里,丘吉尔每逢危机或困境,都喜欢安静地泡澡,泡澡时端着一杯威士忌。有时他泡澡时推敲词句,秘书就在门外拿着小本子快速记录。   现在人多数忙碌,偶尔闲暇都不知如何打发,一不留神就在手机里度过一天。   不如好好放松身体,比如冥想,比如瑜伽,比如多睡一会。   身体放松,紧绷的大脑才会放松,原地满血后继续面对这个步履匆匆的世界。   2、给自己找事做   知乎上有个问题:年轻人裸辞后过得怎样?   有位网友分享了她的亲身经历。   裸辞后第一周晚睡晚起,躺沙发、看电视、刷手机。没事干就去没有顾客的超市,蹭空调。   重复几天后,新鲜感快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内心不安感和恐惧焦虑。   她开始三餐按时在家做饭,恢复了正常作息;接着清扫整理家里,将不需要的东西挂到闲鱼转卖;然后她开始上游泳课和爬山,研究起中医艾灸;同时重新联络旧友,多陪伴家人,在各种交流中她更懂得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   她意识到自己工作几年一直在吃老本,在家大量深度阅读和知识储备后,也得到了许多新收获。   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行为更自律、消费更节制、内心更平和,不上班的日子里,她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段风平浪静的时光成为下一段旅程的重要累积。   梁实秋曾说:"生活不在于你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你拥有怎样的闲暇。"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你对待闲暇的态度,决定了你的生活样貌。   习惯围观吃瓜,就会变成行走的八卦站;   习惯到处社交凑热闹,就会变成塑料交际花;   习惯不定期放松身心,就会拥有更加有韧性的大脑。   所以,希望我们都能明白哪些东西应该适当舍弃,哪些东西值得追求。没事儿就找点有意义的事儿干。   把时间当朋友,而不是把它当做一根狗尾巴草。
网站目录投稿: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