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织图》是南宋楼绘制的一套描绘我国江南地区农桑之务的图谱。它包括耕图21幅: 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淤阴、拔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刈、登场、持穗、簸扬、磐、舂碓、簏、入仓;织图24幅:浴蚕、下蚕、喂蚕、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大起、捉绩、上簇、灸箔、下簇、择茧、窖茧、缫丝、蚕娥、祀谢、络丝、经、纬、织、攀花、剪帛。共45图,各题以诗,这是我国耕织图中以诗配图的发端。南宋高宗即位,下劝农之诏,其时楼任临安于潜令,谙熟当地农夫蚕妇之劳作情形,遂作《耕织图》, 并以之进呈高宗, 深得皇帝嘉奖。 楼的《耕织图》绘成后,并未立即刊刻印行,及至嘉定三年(1210),始由他的孙子楼洪、楼深以诗刊志石,侄楼钥为之书丹,刊行以传。楼《耕织图》原本已不传,据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可知后世屡有描摹翻刻,可考者有:1.宋《蚕织图》卷。1983年大庆市发现,卷长513厘米、高27.5厘米,绢本、线描、淡彩,为宋高宗时期翰林图画院依据楼所进《耕织图》摹画的《织图》。长卷由24个场面组成,自 "腊月浴蚕" 至 "下机入箱"。背景用长屋贯穿,每段画面下有楷书小字注,为宋高宗吴皇后所书。2. 元代程棨摹本。此本长期以来下落不明,乾隆初年画家蒋溥进刘松年《蚕织图》,编入《石渠宝笈》,后经乾隆帝考证实为程棨摹本。程氏摹本《耕图》、《织图》2卷当时相互附属并行,后乃分帙单行。至乾隆获此2卷,才又将它一并存放在圆明园多稼轩之北的贵织山堂。1769年,乾隆命画院在多稼轩双钩临摹刻石,并存放多稼轩。该图有耕图21图,织图24图, 每幅图的右面用楷篆两体书写楼五言诗,并用行书书写乾隆御制用楼原韵五言诗。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将它掠去,现存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为水墨设色纸本卷轴画。另有在圆明园遭洗劫后幸存的部分刻石,民国初年被伪总统徐世昌攫为己有,镶嵌在私宅花园的墙壁上(今北京东四牌楼八条胡同)。直到1960年左右拆房时,方归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现存历史博物馆的刻石有23图,其中耕图有浸种、耕、耙、耖、碌碡、插秧、二耘、三耘、灌溉、收刈、登场、持穗、入仓13图;织图有下蚕、分箱、采桑、择茧、蚕娥、捉绩、剪帛7图。其余3图已难以辨认。3明刻本。明朝英宗天顺六年(1462)曾重刊此图,但至今尚未发现。日本廷宝四年 (1676) 狩野永纳复刻的《耕织图》(内阁文库及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古朝鲜版耕织图》(缺耕图全部及浴蚕、下蚕等图)、南朝鲜汉城博物馆所藏金弘道画《耕织图》(耕图12幅、织图18幅,绢本着彩) 及明代农书《便民图纂》所收之《耕织图》等等,应与天顺刊本比较接近。4. 清康熙 《耕织图》。康熙二十八年(1689)圣祖玄烨南巡时得见南宋楼《耕织图》,康熙三十五年(1696)命宫廷画师焦秉贞重绘《耕织图》。焦秉贞受西洋画的影响,在绘制《耕织图》时,采用了西洋画的透视法,画面所描绘的风俗一律改为清代习俗。图谱内容也略有变动,耕图加"初秧"、"祭神"2图;织图略去 "下蚕"、"喂蚕"、"一眠" 3图,而加 "染色"、"成衣"2图。顺序亦有变换。该图不仅保留了楼五言诗,每幅图都还题有康熙御制七言诗,图前有康熙序文,名曰 《御制耕织图》,鸿胪寺序班朱圭镌。5.清雍正《耕织图》。雍正帝尝袭旧章命院工绘拟,52幅,其中重复六张,图上无题诗,设有绢地,每幅上方有御笔分题句,并钤"雍亲王宝"、"破尘居士"二印。6. 清乾隆《御制耕织图诗》。清乾隆年间黄履旲广仁义学刻,墨黛套印本,图中远景用黛色套印,给人以虚旷空蒙之感。本书刊刻设色及刷印均称精到。乾隆时还曾命冷枚、陈枚各绘耕织图一册,冷、陈两家之作,未闻雕版。另外,美国格利普特美术馆收藏有《耕织图》残卷三片,绢本着彩,行笔严谨端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类似的 《耕织图》,纸本淡彩,耕与织两卷俱全,江户时代写本。越南也有翻刻,名为《耕织图副本》。清后期还留传有各种写绘本、刻本、石印本等,不再一一著录。 楼(1090—1162),字寿玉, 又字国器,浙江四明(今宁波)人。"初除行在审计司,后历任广闽舶使,漕湖北、湖南、淮东、摄长沙师,维持麾节,十有余载。以为义庄,宗党被赐者近五纪,则其居时,惠利之及民者多矣" (曹昭: 《新增格古要论》卷十三)。 楼《耕织图》较全面地反映了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桑生产过程和农夫蚕妇辛勤劳作的场景,并如实地描绘了当时农桑生产中所采用的新技术。"图绘以尽其状,诗歌以尽其情,一时朝野传诵几遍"。它作为一部耕织图谱,不仅对普及推广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统治者一贯的农本思想,因而能受到如此广泛的宣扬。但是清后期出现的众多版本,有不少已作官廷后妃的把玩手册,关心民事的点缀,其作用主要已不是 "重农桑" 了。 《耕织图》对其它的艺术创造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在瓷器、雕刻、建筑、墨匹中都经常可以看到"耕织图"的翻版。它也是研究农业史、蚕织史、经济史、美术史及风俗时尚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