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3月的一个中午,温哥华的某家餐馆,一位年长的女士正和一位中年男子在共进午餐。尽管外面春寒料峭,但因着正午毫无保留的阳光,室内倒是一派温暖。 然而此时,年长的女士却不得不将注意力从悠然的天气和美味的食物上转移开,听着对面那位面色沉郁的男士不停且毫无生气地说着自己的困扰。 "我的书一直都很有专业性...这该死的经济形势,出版社不愿意出书,人们不愿意买书,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是一个作家,且自视甚高。 我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绝对的自信,尽管有时这种自信在旁人看来有些来源不明。 他们春风得意时仿佛世界都在他们脚下,自己果然就是这么厉害;而在遭遇失败时,他们怒不可遏,抱怨天怎么下雨,抱怨队友怎么都是猪。 当他们发现自己试图挽救颓势仍不奏效,便会开始消沉。然而他们消沉也消沉得很自信,他们认为自己对事情的分析非常正确,如果自己觉得没办法,那就是没办法了。 对于这种人,如果他来找你诉苦,多少应该是有些寻求建议的意味,但如果你直言相谏(往往不是他们爱听的话),他又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你也遇到过这样的人么? 你会怎么做? 年长的女士此时便身处这样的情形,她有限的时间让她无法一直不断接收负能量,她的善心又让她无法对对面的人坐视不理。于是,她找准一个时机,开口道: "抱歉,我能不能打断你一下。" "你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的故事,那个人当时也在餐厅和我吃饭,哦,好像就是这家餐厅,他遇到的困境和你的也很像。"她停顿了一下。 "由于经济危机,他的公司在大规模裁员,我们见面时他非常沮丧,他说:‘我真不知道怎么才能重新开始,很明显我整个商业模式都不对,我现在只想呆在家里关起们来什么都不做。’" 她用余光观察了一下对面的表情,发现他的眼神有些失焦,滑到了右边远处地面上的某一点。 "我对他说:‘你的遭遇其实很多人也遇到了。而只有当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才能真的找回勇气。对你而言,你的生意盘子铺这么大,到底里面哪个才是和你自己最息息相关、让你最有感觉的?’" "‘如果让你像拍电影一样,剧情是你排除万难,找到了最为之兴奋的商业创意,然后做成了,大获成功,你会怎么导这部电影?’" "当时他就坐在我对面,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一开始他也和你一样忧心忡忡,然后我一边说他一边跟着我想,等说到这个部分已然是特别兴奋了。但是他也还是有些不确定,他说:‘我觉得你说的很对,我得振作,但其实我最近一直觉得特别气馁,我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开始。’" "我告诉他的也很简单,我说:‘还是想象你的那部电影,到结尾时你大获全胜,所有的抱负都实现了。你看到那时的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怎么从现在这里走到那的?得到那个结果对你而言怎么就重要了,重要到你连经济危机都不怕了?’" "这事儿就发生在不久前," 绿色的瞳孔里闪过一丝狡黠,"确实非常不久,就是现在。"她心想。 "仅供你参考。" 贰 当你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问你为什么要读书,你会怎么回答TA? 因为要考好大学? 因为读书能完善你的人格? 还是给TA讲一个故事,比如那个前段时间很流行的打水的故事——说爷爷让孙子去打水,却给了他一只刚盛过煤的竹篮子,孙子很听话也很努力地往返于家与河边,最后很失落地告诉爷爷水没打到,但爷爷却指给他看那只篮子,原先满是煤渣的篮子已经干干净净。 当和你一起不眠不休战斗了数月成年的属下面对最终不理想甚至惨淡的收益时,你会怎么安慰他们? 工资我照发? 没事儿,失败乃成功之母? 还是给他们讲一个故事,比如……? 叁 在传递信息时,故事会比强信息更容易被人所吸收,事实上要容易多得多。 通常人都会抗拒别人直接提出的建议,哪怕是非常好的建议,他们会认为这些都是别人的做法或是过时的经验,甚至干脆就是心理逆反。 但是当你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给他们你或是他们信任的某个人的经验,而且这个故事的主题又与他们所遭遇的情况非常契合,这时你的建议就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纳。 听众一旦可以跟着故事里的主人公一同经历情节、体验感受、产生思考、作出决定,他就有可能在自己的事情当中有类似的体会。 隐喻,就是借用完全不同的背景和角色,含蓄地暗示一些你想表达的意思,通俗地讲就是有目的地讲故事。故事中有一些跟对方事情有关的东西,是让对方潜意识接收的重要讯息,但是在表面上(意识层面) 看不到。 世界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喜欢用隐喻的方式进行辅导或治疗,而且效果堪称世界一流。他曾经说过:"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用说故事的形式解决"。 稍微了解米尔顿的人会知道,他是与人类潜意识共舞的大师,无论是他人的,还是自己的。 17岁时他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脊髓灰质炎袭击,全身瘫痪,只能说话和转动眼球。疾病最终没有如医生所言夺走他的生命,却让他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观察力和与潜意识对话的能力。数年后他凭这一能力重新站了起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后来他成为了世界级的催眠治疗大师,短程策略心理治疗的鼻祖。 讲故事是埃里克森心理治疗的主要模式。在生命最后的几十年,他也将心血全部倾注在了隐喻的构建与应用。 有人问他为何相信这种方法有效,他的回答还是一个故事: "小时候,一匹马游荡到我家农场,没人知道他从哪儿来。父亲骑上马,把它领到路上,只有在马离开大路或走到田里时,才赶它回到大路。于是马很快回到主人家,主人很惊讶,问父亲,你怎么知道他是我的?父亲说,我不知道,但马知道,我所做的只不过是让它一直在路上。" 肆 一个好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 隐喻性语言不仅仅是文学修辞的手段,不限于文学范畴,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我们思维、语言、行为、历史、文化的基础。 ——Mark Johnson 隐喻的使用类似于咨询技术中的阐释(interpretation),因为隐喻和阐释都能够让来访者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产生新的领悟。 ——Lenrow(1966) 来访者不经意地表达出来的隐喻非常有价值,而且这样的隐喻是进入来访者主观现象世界的重要管道;当隐喻是由来访者自行产生时,咨商师可以单纯地透过隐喻来贴近与了解来访者的状态,也可以帮助来访者透过自己的隐喻来觉察行为、情绪或想法。 ——Strong(1989) 隐喻具备模糊与贴近的特性,因为模糊,来访者可以不那么刀光剑影地碰触自己的痛处,而有了一个安全的距离来谈论与接触自己;因为贴近,透过隐喻抒发了情绪,或者因为靠近自己而有了新的觉察与体会 ——黄士钧(哈克)(2004) 隐喻谓我而言是一个媒介,是一个桥梁,隐喻常常可以传达出我的内在状态 ——邱丽娃(2006) 文/小白 上馨编辑 隐喻课程: 7月10日-12日、8月14-16日,共为期6天的《隐喻故事治疗工作坊》要在广州开班了,导师为台湾的邱丽娃,感兴趣的朋友请联系下面的联系方式咨询! 郭老师 15989291891(可加微信) QQ1801062040 关注广州上馨心理微信公众平台:sophia_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