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产品经理的你,是否常被问:做产品究竟是做什么呢?如果有,不妨来读下这篇文章,本文作者为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回答方向。enjoy~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你们做产品的到底在做什么呢? 对于非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做产品在他们的理解里等于把这个产品从无到有做出来。在某种意义上,外行理解的做产品就等于"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理解,就好像我作为外行去理解汽车生产一样,觉得汽车厂是把车"做出来"的地方。 那做产品究竟是做什么呢?行业内的人,有的会说是设计产品功能,有的会说是画产品原型图,还有的会说是发掘用户需求并通过产品功能去满足用户需求。总的来说,这些说法都对,但都只是做产品的一个环节或者一个部分。 最近在读一本书,叫做《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书中通过对7个习惯的阐述来论证如何提高个人效能,7个习惯中有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习惯叫"以终为始",这个概念强调的是思考和行动之间的衔接,作者认为很多事情的发生其实都是属于"二次创造"的过程,我们开始着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是属于第二次创造了,第一次创造的过程已经在我们的脑子里完成。 例如建筑师要造一栋房子,在工人实际开挖动工之前,建筑师需要通过图纸设计将房子的构造和基本结构设计出来,设计完成后工人才能通过这个设计蓝图去具体施工。如果把造房子看做一件事情,第一次的创造是建筑师通过思维完成了蓝图的规划,第二次创造才是工人通过施工将物理世界的房子建造出来。 做产品也是一个"二次创造"的过程,产品经理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产品解决方案,开发工程师根据产品设计方案进行代码编写然后上线发布。 "二次创造"的过程反映了人类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即先通过大脑思维然后转化为肢体行动,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工程的处理,人类必须通过这种"二次创造"的过程来完成。例如造房子、修铁路、制定飞行计划等,边思考边行动的模式人类也可以做到。但往往对其结果的极大不确定性,所以经常只能在一些无意识的情况下会使用到,例如吃饭时先吃哪个菜、走路是先跨左脚还是先跨右脚等。 既然做产品是一个典型的"二次创造"过程,那如何利用好这两次机会让我们能真正做出好产品呢? 1、一次创造:决定方向和实施路径 做产品的"一次创造"过程是在概念期和设计期,这个过程更多的是在大脑中完成,即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面向哪类目标用户群,用什么方式去解决用户需求。这是一个决定产品方向(产品战略)和确定实施路径(设计方案)的过程。产品的"一次创造"具备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这种创造更多的是思维的碰撞,解决产品是谁、要去往哪里的问题。"一次创造"的过程更多的是框定基本原则,制定出产品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可选的路径会非常多,而且很多看似都会很合理,关键就是我们是否能放弃看起来很美的路,而去选择那条最正确的路。 处于"一次创造"过程中的产品,对产品定位、用户需求、产品框架、实施路径都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计划,形成共识后将进入第二阶段的"创造"。"一次创造"阶段的特点就是可以不断调整,因为处于蓝图和方案阶段,调整带来的影响会比较小,一旦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调整和改变带来的成本会很高。所以,我们总是说想清楚了做就很容易了。 2、二次创造:修正方向和因地制宜 做产品的"二次创造"过程是具体方案实施期,根据"一次创造"的结果进行方案落地,具体到产品开发和测试上线过程。这个过程中仍有可能进行一些微调,但对方向性的内容不会有大的调整,通常是围绕目标进行方向性的微调,例如产品核心体验流程的优化,产品关键路径的调整等。 "二次创造"是一个不断迭代和修正的过程,每一个小版本产品的发布投入市场面向用户后,会收到用户和市场的反馈,基于这些反馈又会进入新一轮的"创造"过程,以此不断根据实际落地情况修正产品方案,以求更贴合用户需求和市场反馈。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一次创造"的过程偏产品规划和方案制定,属于比较高阶的产品经理工作,而"二次创造"属于偏方案执行和落地的环节。 例如一些基本产品功能设计,属于产品经理的基础工作。如果我们把做产品的过程解构成上述两次创造,对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就会有更清晰的理解,对产品经理的工作也会有更明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