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越国的镇与建鼓座


  近十余年来,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越文化遗存的出土资料,以浙江绍兴印山越王陵与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最为重要,不仅填补了春秋战国时期越文化考古资料的空白,对越国贵族的埋藏制度、等级制度、中国音乐史、越国礼乐制度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两处墓地出土"镇"与"建鼓座"的有关问题,
  一
  发掘于1996年至1998年的春秋末期印山越王陵,共出土玉镇19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印山越王陵》,文物出版社,2002年3月版),这是反映先秦时期人们生活起居的重要实物资料,不仅直观展示了镇的功用,而且解决了一些战国墓中出土青铜"半球形器"的用途、定名问题。   印山越王陵所出的玉镇(图一),整体似半球形,实心,顶面呈弧形隆起,弧顶的中心有一个扁圆形小钮,器体一周有八条纵向的折棱,平底,底面也为等边的八边形。高7.5厘米。通体阴刻精细的勾连卷云纹,表面经过打磨抛光。在质料、形制、纹饰上大体一致,但玉质较差,颜色呈白色,夹有灰黑色。   18件出土于墓室内,一件发现于盗洞扰土中。18件出土于墓室内的玉镇,无规律分布,应是盗墓者蓄意翻动扰乱所致。但中室底面上发现了两处竹席或竹编痕迹,其中东北角一处竹编痕迹上压有两件玉镇,还发现了几件较小的玉饰品;另一处在独木棺的北侧底面上,有一大片细密的竹席,竹席上有一堆细小的玉管等。以上迹象表明,当时在中室底面上局部垫有竹制编织物,而发现的玉镇则用于镇席。   《楚辞·九歌·东皇太-》有"瑶席兮玉镇"辞句,东汉王逸注"以白玉镇坐席也"。印山越王陵出土的镇,用实物为《楚辞》作了形象的注解。   湖北荆州天星观二号战国楚墓东室出土4件半球形铜镇(图二)。外壁为青铜质,内部为铅质,圆顶上设置便于拎提移动的环钮衔环其中一件的器身装饰了16只凤鸟,作展翅欲飞状,纹饰均为阴线构成。高5.3厘米。此墓室亦出土一件人字纹席,折叠成长方盒状。(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第98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镇与席同出一室,说明两者为同一套用具。   在考古发掘中也出土过一些相同的器物。   1978年发掘的江苏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了一百多件青铜器,其中,有8件定为"坠"的器物,形制为半球形,内充铅,顶设环钮,平底。钮的四周及近底处饰云纹,器表饰直条瓦棱纹。高9厘米。大概是发掘者对于这种器物的用途有疑问,所以在"坠"后加了问号。(淮阴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第227页)年代大致断在战国中期前后。   广东四会高地园战国墓l也出土过形制与纹饰相同的青铜器物,共两件,一件高6.8厘米,另一件高7厘米,报告者定名为"半球形器"。(何纪生:《广东发现的几座东周墓葬》,《考古》1985年第4期,第361页)   广东广宁铜鼓岗战国墓14,出土一件,形制为半圆球,内有铅块,顶设半环钮,连接环钮。钮缘饰涡纹,器表为三组风纹,每组两两相对,近底缘为一周流云纹。高5.2厘米。报告者定名为"球形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广宁铜鼓岗战国墓》,《考古学集刊》第1辑,第112页)   此外,《越魂》第38页收录了浙江省博物馆所藏4件一套的青铜镇(图三),形制为半球形,弧壁圆鼓,顶部隆起,设有半环钮,套接环钮,下腹部斜弧收,平底。器表上层装饰风纹,下层装饰龙纹,纹饰线条内凹,原应有镶嵌物,现均已脱落。图录的编撰者指出,龙凤纹的风格与绍兴306号战国墓出土的龙纹镇墓兽座相同。高5.8厘米。   江苏、广东等地所出的"半球形器",有论者提出其功用尚不能确知,但从造型和内部充铅的情况分析,与印山大墓以及天星观二号墓所出者为同一类器物,皆为压席用的"镇"。从墓葬的年代来看,半球形镇的行用时间为春秋末期,主要是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这类器物"是仅见于南方越族的特殊器物"。(王厚宇:《淮阴高庄战国墓的发现和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42页)但天星观二号墓为楚墓,所出之镇器壁装饰的凤鸟也颇具楚文化风格。因此,半球形镇并不一定为越族所特有,可能只是越族使用得比较多。   江苏无锡鸿山越墓的邱承墩、万家坟、老虎墩三座墓葬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瓷或硬陶乐器明器,其中,有一类半球形、中空、弧顶设圆环的器物,形制与半球形镇相同(图四),发掘报告据《太平御览》引《伯乐相马经》:"目如悬铃",将其定名为"悬铃",并认为鸿山越墓中出土了成组的大小有序的悬铃,从而可以确认该类器物应为乐器。(南京博物院等:《鸿山越墓发掘报告》、《鸿山越墓出土乐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5月版)有学者就定名问题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铃的结构由腔体和铃舌组成,使用方法上以悬挂摇晃自击的方法发声,因此,这种器物定为"悬铃"是不妥当的,根据其形制特点和文化属性可以命名为"越系圆编钟"。(王子初:《鸿山乐器五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编《第二届东亚考古国际讨论会论文集》,第3页,2009年10月)我们认为单纯就结构、发声方法而言,"越系圆编钟"应当比"悬铃"更确切。同样的青瓷或硬陶器物亦出土于浙江绍兴城关镇西施山(沈作霖:《绍兴出土的春秋战国文物》,《考古》1979年第5期,第48()页)、绍兴平水镇陈家坞村(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绍兴文物精华》下卷,第42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编著者定名为"原始青瓷权")、余杭崇贤水泥厂战国墓(余杭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余杭崇贤战国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第122页)、海盐黄家山越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浙江海盐出土原始瓷乐器》,《文物》1985年第8期,第66页)、长兴鼻子山越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兴县博物馆:《浙江长兴鼻子山越国贵族墓》,《文物》2007年第1期,第4页)、安吉龙山越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第50页)。由于鸿山的发现,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种中空的器物是乐器。最近有学者公布了慈溪市博物馆所藏的两件青瓷半球形器的资料,出土于慈溪市彭桥公社埋马大队,这两件器物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是腹内实心,无疑为镇,但与青铜镇有区别,应当是明器。(刘侃、陈元甫:《从绍兴博物馆新征集青铜镇看陶瓷半球形器的用途》,《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第66页)这则资料很重要,解决了陶瓷球形器的定名问题。持乐器论者,主要是认为这种器物大多腹内中空,具有钟等乐器的形制特点。我们认为,中空的现象可以从陶瓷器的制作工艺角度解释,这种半圆形器物,如果是实心,由于外表和内部的收缩率不同,在胚胎干燥过程中容易开裂,入窑烧制也易产生窑裂,废品率比较高;如果是空心就容易掌握,可以大幅度提高成品率。因为是明器,只要外观类似就可以使用了,因此鸿山越墓等墓葬中大量使用中空的陶瓷明器镇。   二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有5件原始青瓷插座。邱承墩墓葬(DⅦM1)出土了4件:标本 D VII Ml:1053,整体为覆钵状,正中有管状插孔,座身环饰四道凸弦纹,并分布有9条盘蛇。标本 D ⅦM1:1010,整体为覆钵状,正中为粗矮的管状插孔,座的边缘有四个铺首耳。标本DⅦMl:1011,整体为覆钵状,正中有管状插孔,插孔上下凸起,座身环饰五道凸弦纹,环绕插孔均匀分布了三组双头蛇纹,两蛇一组,体躯相交。标本DⅦMl:1023,整体为覆钵状,折沿,座身正中有较高的管状插孔,插孔上下凸起,座面环饰四道凸弦纹,边缘有四个铺首耳。万家坟墓葬(DⅥM1)出土了1件(DⅥMl:169),整体为覆钵状,正中有管状插孔,座体有四个半圆形镂孔,并分布有6条蛇,四蛇两两相交,蛇首昂起至插管口部,两蛇横卧座上,座的边缘有四个兽首耳(图四)。   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过l件相似的青铜器物,由圆形底座、承插空心柱和纠结穿绕的立体龙纹构成。出土时有一件木质蒙皮鼓倒落在旁,纵贯鼓腔的圆木柱断裂,有一段尚插在青铜座的穿孔内(图五)(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第152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从形制分析,鸿山墓地发现的5件器座与曾侯乙墓出土的鼓座为同一类器物,为仿铜鼓座。   除曾侯乙墓的鼓座外,青铜鼓座的实物,目前已公布的资料尚有7件,1980年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晚期墓出土1件(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第229页);1996年山西太原金胜村附近674号墓出土1件,时代为春秋晚期(侯毅:《鼓座、建鼓与战鼓》,《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第48页);1981年湖北随县擂鼓台2号墓出土1件,时代为战国中期(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擂鼓台二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期,第16页;随州市博物馆:《随州擂鼓台二号墓》第107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版);2002年河南叶县旧县4号墓出土1件,时代为春秋晚期(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叶县文化局:《河南叶县旧县四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9期,第4页);保利博物馆收藏1件,时代为春秋晚期(孙机:《蟠龙纹鼓座》,《保利藏金》第248页,岭南出版社,1999年9月版);上海博物馆也收藏了2件,一件为蟠龙鼓座,一件为镂空蟠龙纹鼓座,时代均为春秋晚期(周亚:《鼓座、建鼓及其他》,《上海文博论丛》2008年第3期,第28页)。其中的蟠龙鼓座(图六),与鸿山万家坟的硬陶鼓座相似,两者的龙纹、蛇纹皆直颈、昂首。这种建鼓座至少在宋代就有出土,《宣和博古图》卷二十七(亦政堂本)就著录了一件,品名为"周双螭表座",龙纹引颈昂首于插孔口部(图七),造型与装饰与万家坟鼓座、上博藏鼓座极为相似。   曾侯乙墓出土的鼓以圆木柱纵贯,《仪礼·大射仪》:"建鼓在阼阶西。"郑亥《注》:"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由此可知,这种以圆木柱贯载的鼓称为建鼓,曾侯乙墓出土的鼓座可称为建鼓座,这是楚文化区域的现象。吴越文化区域是否流行这种建鼓,绍兴306号墓出土伎乐铜屋模型(见《越魂》第76、77页)可以提供考察线索(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期,第16页),屋内有六人,其中一人击鼓(图八),所击之鼓的形制与曾侯乙墓建鼓相似,但固定鼓身不是纵贯鼓体的圆木柱,而是用悬挂的方法,即所谓悬鼓。从这件铜屋模型看,悬鼓的鼓座,似与建鼓没有很大区别,但由于鼓身系吊悬,柱的上半段设计为弯弧形,顶端置类似吊钩的固定物。江苏丹徒北山吴墓曾出土一件类似的悬鼓(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3、4合期,第13页),鼓体已经朽烂,仅存一片红色漆皮和一个青铜悬鼓环以及一件石质鼓桴头。悬鼓环1件,环呈椭圆形,上饰云纹,环座呈正方形,其上部由四个跪坐的人形构成,人形上身内凹,与环套铸,可以转动(图九)。这种悬鼓应当是一种颇具吴越文化特色的乐器。
网站目录投稿: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