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视导活动中,一些教研员说他们通过看学校的课表就能分辨出校本教研是真教研还是假教研。新学期,学校教务处为让每一名任课教师能腾出半天时间来搞集体教研活动,在任课安排上很是花了一番心思。 那么,有了时间保障的校本教研能否弄出个新花样来?情况不容乐观。一些教研组倒是打破常规,先是集中观看优质课视频,后又组织了几次理论学习。可是仅仅一轮下来,部分老师又开始打退堂鼓说没意思,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说"自己还有很多作业本没有改!"几番交锋下来,"半天无课日"校本教研不得不又回到集中听课,分散评课,上交评价表的老路上去。 校本教研效率低下的问题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无论是管理者、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有必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校层面要明确开展校本教研的目的意义。所谓校本教研,就是"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校长,或者分管教学的部门领导,首先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教学现实场域中存在哪些值得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明显制约学校发展的新生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科教学的共性问题,还是某个学科的个性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还是学生成长问题?研究,往往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只有弄清楚了问题所在,才能形成可供研究的课题,校本教研也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二是教研组长要明确自身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职责任务。一名教研组长,无论是教学理论知识水平,还是教学实践能力,都应该是学校内本学科领域的佼佼者,在校本教研中应是学科的权威者、领头人。因此,校本教研研什么,究什么,在教研活动之前,教研组长应该进行认真地思考和备课。要分析当下身边教师关心的问题,要知晓新时期教育领域讨论关注的新课题。只有将校内校外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校为本,以人为本,让每一个组员置身其中,制定出"人人有责、人人有事,人人有获"的科学合理的集体研学规划,校本教研活动才不至于出现冷场、放羊、炒现饭的无厘头研学局面。 三是教师个人要明确校本教研中专业发展的具化目标。当下一部分教师对个人该怎么发展,从哪些方面入手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依然不是很清晰。正是这种模糊认识,让部分教师找不准发展进步的方向,失去了奋斗的内生动力,以致产生了倦怠情绪。几年如一日,甚至几十年如一日,专业发展在原地踏步,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手段"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人不在少数。 那么,一所中小学校如何改变这种耗时低效的校本教研现状,真正办好这所家门里的"继续教育学院"呢? 一是要在校本教研的目的意义上达成统一。 校本教研不是为了弄一柜子档案应付业务部门检查,而是为了解决学校发展中的现状问题。它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一个学校的长效发展,离不开金点子,这些金点子或许就源自于一个我思故我在的智囊团。学校领导要激发动力,利用好教研组、备课组这个智囊团,碰撞思想,集思广益,全力全方位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 二是要在校本教研的潜能作用上达成共识。校本教研从理论上讲,应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学自培模式,比起任何外在的培训来说,都有其优越性和实用性。无论是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抑或是教师个人都应该充满自信,积极自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专业发展目标共同体。 三是要在校本教研参与态度上形成合力。校本教研的目的在于避自己之短,博众家之长。每一位学科教师要摒弃怕做好事人的保守思想,做一名成人达己的智慧教师,要以心换心,在教研活动之前要有充分准备,要带来自己独一无二的教育教学思想。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积极求知的空杯心态,要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积极踊跃地到达研学会场,耐心倾听同伴的教学主张和教育设想,就问题说问题,不含糊,不保留,不送恭贺,不恶语中伤。只有这样的教研投入,才能促进良好校本教研生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