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014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责任体系和保障机制,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迈上新台阶指明了方向。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国有企业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活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观念上要不断创新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首先体现在服从、服务于企业科学发展这个中心上。脱离了这个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形成"空对空、两张皮",处于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境地。因此,企业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一是要按照经济工作需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覆盖,做到哪里有经济组织,哪里就有政工组织;哪里有企业职工,哪里就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围绕经济工作重点,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当企业进行大的决策时,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围绕长远利益,对广大职工开展鼓劲教育,引导大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思想、真抓实干,为企业新的发展共同奋斗;当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困难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开展艰苦奋斗、共度难关的教育上,鼓励大家齐心协力,闯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当企业遇到突击性任务时,思想政治工作则要把握时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加强主人翁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和其他任务的顺利完成。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二、内容上要不断创新 做思想政治工作要避免形式主义,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实际和员工思想实际来设置内容,围绕不同时期员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虚功"实做,要见实效,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要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中情、理、法几个关键点,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底气、正气、大气、顺气",要脱俗气;要消除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怨气、邪气、堵气",使之"顺气",最终形成"回肠荡气"。 要加强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提升员工素质,并通过统一企业形象标识,突出企业个性特色,增强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进一步达到激发人、凝聚人的目的。同时,要深化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在干部职工中形成热爱学习、积极上进、岗位建功、奉献社会的良好风气,更加积极地融入企业的改革发展之中。 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宣传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讲解中央的决策部署,帮助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形势、准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要针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热点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讲清楚,把对职工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做好释疑解惑、增进共识工作。要及时向干部职工阐释企业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和企业改革发展的新任务,介绍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实施步骤,坚定干部职工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三、机制上要不断创新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意见》要求,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责权分明、运转协调、渠道畅通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兼职政工干部队伍为骨干、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为特色的大政工格局。 一是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企业党政高度重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在工作开展中,党政领导目标一致,分工不同,各有侧重。党组织负责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侧重于指导原则、组织实施等方面的领导,行政负责人在参与思想政治工作重大问题决策的同时,侧重于具体活动、经费支出等方面的领导,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在确保思想、政治、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是强化"一岗双责"的日常工作运行机制。目前由党政工团等系统组成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已形成以党员干部为主体、以群团组织为纽带、以党的各级组织为保证的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干群结合、专兼结合、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网络。要充分发挥好其重要作用,就要强化"一岗双责"的思想政治工作日常运行机制,发挥好党员和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把管人、管事、管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个角落,确保所有党员和党员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能积极承担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党政融合、权责明确、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相互促进"的工作局面。 三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体系。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软"变"硬",增强可行性、科学性,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以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无法衡量、考核和比较"的困难局面,实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以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 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认真研究变化了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社会条件以及干部群众接受方式等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一是要做到"实"。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的实际来进行,变以往"我们讲什么,职工听什么"为"职工关心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使其作用发挥在决策前,落实在执行中,渗透到管理上。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摸清不同层次、不同工种人员的心理和思想,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二是要注重"情"。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做到情理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政工人员更好地坚持"五必访、五必谈"制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思想上主动关心,在生活上主动帮助,了解他们的困难,关心他们的疾苦,把解决实际困难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要突出"树"。选树好典型并实事求是地宣传学习典型,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好方法。企业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宣传平台要持续突出身边人、身边事的大力宣传,形成比、学、赶、帮激励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 四是要力求"新"。随着人们掌握信息的途径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手段和方式上要有主动性。特别是互联网对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影响很大,我们要切实把互联网等现代媒体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通过创办企业网页、开辟员工聊天室等等,与职工进行沟通,掌握思想动态,发挥网络教育引导作用,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空间和渠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五、建设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力,关键在于人。由于形势的发展,政工队伍建设从总体上说,仍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年龄偏大,后继无人等方面。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不适应的状况,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政工干部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一方面,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者选拔任用机制,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吸引和选拔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青年干部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政工岗位上工作,并通过实行业务干部和政工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使政工干部合理流动,在不同岗位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使政工岗位既能留得住人才又能培养人才。同时,也有利于政工队伍年龄梯次结构的形成,确保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营造有利于年轻的政工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同时,要拓宽政工干部的知识面,提高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政工业务素质,使之成为懂技术、懂业务、会管理的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