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释经之旅》的作者提到,圣经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之间,因着文化、时代等种种差异隔着"一条河",我们需要架设桥梁才能真正明白和应用圣经的经文。合宜的方法会给我们查考圣经带来许多帮助,今天围绕"研读圣经的方法"这个主题,给大家推荐五种大陆已经出版的图书。后面附上一篇《圣经为何需要解释?》的文字,就摘自其中的一本。 帮助你研读圣经的5本书 1.《圣经导读:解经原则》 戈登·菲 (Gordon Fee)、道格拉斯·斯图尔特 (Douglas Stuart)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12 本书由两位著名的圣经学者联手合著。书中概述了圣经著作的主要文学类型,并阐述了不同类型的解释原则及释经应用。作者还特意在每一部份都提供了深入浅出的实例分析,帮助读者切实学会解读圣经的方法。本书是研读圣经的重要工具书,在世界范围被广泛用作教材和读经指南。vrrw.net 2.《圣经释经之旅:阅读、诠释和应用圣经的实用指南 》 J.斯科特·杜瓦尔(J.Scott Duvall)、J.丹尼尔·海斯(J.Daniel Hays)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03 文化、习俗、语言、境遇和时间上巨大的差异形成一道障碍,像一条河从当代读者和经文之间穿越而过,阻碍他们明白圣经对他们的真正意义。我们需要一个不会在岸边搁浅或被丟在河里冲到下游河岸的方法,我们需要一个方法查考圣经以便恰当而正确地横越那条河。这本书的目标就是带你进入渡河之旅,将你从圣经原始听众的世界和经文带到当今的人们可以恰当地理解和应用的经文。 按照"诠释之旅",全书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教导如何谨慎观察和阅读,第二单元讨论古代听众和当代听众的情境,第三单元则说明辨认及建造原则之桥所需的神学理论,以跨过差异之河,并且抓住经文意义,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则分别说明如何根据新约、旧约不同类型的经文或文体来进行诠释之旅。 3.《十步释经法》 赖若瀚 新世界出版社 2012.01 华文世界不可多得、举重若轻的圣经研读之作,以活泼的"中国式讲道"开始,加上严谨的"西方式释经",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全书以"观察-解释-应用"为框架规划出研读圣经的十个步骤:细察事实、认清关系、注意结构、勤发问题、逐题解答、归纳总意、 找出主题、写下原则、列出细节、身体力行。 4.《华理克读经法》 华理克(Rick Warren) 上海三联书店 2011.03 华理克在这本书里介绍了12种适合个人使用的查经法:灵修法、卷章摘要法、品格特质法、主题法、传记法、论题法、字义研究法、书卷背景法、书卷综览法、章节分析法、书卷综合法、逐节分析法。每一章对应一种方法,作者提供了每种方法的说明、定义、优点、限制、步骤、例子和表格工具等详细指导。 5.《基督教释经学》 W.W.克莱恩(William W. Klein)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10 这是一部圣经阐释学领域的巨著,在许多大学和神学院的课堂上,此书已然成为教科书,深受读者欢迎。作者克莱恩、布鲁姆伯格、哈伯三位均为美国丹福神学院的圣经学者。此书涵盖的范围全面,而且容易阅读,内容涉及解释圣经时所碰到的一切重要问题。综合了圣经以外其他学科的睿智,包括哲学、语言学、社会科学和文学批评等。作者们持守福音派信仰的立场,阐述了基督教释经学的学科特征和基本任务,综述了基督教释经学的历史,描述了圣经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阐发了圣经的文本特征和基本释经原则。vrrw.net 这是一本推动这一代的人学习解经的实用手册。书中提供了许多释经的实例,用来说明所讨论的原则。透过此书,作者不仅告诉我们解经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告诉我们该如何解经。 圣经为何需要解释? 摘自《圣经导读:解经原则》第一章 我们时常遇见人满有自信地说:"不必解释圣经;只要读它,照它所说的做就行了。"通常这种话反映出一般信徒对"专业"学者、牧师、教师或主日学老师的抗议,因为后者似乎借着"解释",使圣经远离了普通人。他们以这样的话来表明圣经并非一本晦涩难解的书。他们辩称:"毕竟任何人只要有半个头脑就能读懂圣经。太多的传道人和教师的问题在于他们往往挖得太过分,以致把清水搅浑了。我们读经时原本很清楚的东西反而不再那么清楚了。" 这样的抗议很有道理。我们同意基督徒应该学习研读、相信并服从圣经。我们尤其同意,只要研读得法,圣经不应是一本晦涩难解的书。事实上我们确信,一般人对圣经唯一最严重的问题不在于缺乏了解,而是对大部分的事太过了解!例如,"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腓2:14)这节经文的问题不在于了解它的意思,而是在于遵行——身体力行。 我们也同意,传道人或教师时常先挖后看,结果往往把经文原本十分明显的意义盖住了。我们一开始就要说明——而且会在整本书中重复:好的解释之目的不在求见解独特;我们不是要努力发现从未为人看见的事物。 力求见解独特,或以独特取胜的解释,通常可归因于骄傲(试图"聪明过人")、误解属灵之真谛(认为圣经中充满了深奥的真理,等待心灵敏锐、具有特殊洞察力的人挖掘),或既定的利益(需要支持某一神学偏见,特别是在处理与此偏见相反的经文)。独特的解释往往是错误的。这并不是说,对经文正确的了解很少会使初次听到的人觉得独特。我们要说的是,独特并非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好的解释之目的很简单:找出"经文明显的意义"。实现此任务最重要的因素是开明的常识。好的解释之标准是,它把经文解释得合乎道理。因此,正确的解释会使人心灵得着激励,心思舒畅。 但如果解释只为找出明显的意义,那又何必解释呢?光读不行吗?经文明显的意义难道不是读出来的?就某种意义来说,对。但就更正确的意义来说,这种说法既天真,又不实际,原因有二:读者的性质及圣经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