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的中职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本文在研究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和对学生写作要求的基础上,作出了"互联网+"环境下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新尝试。
  关键词: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移动智能终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已跨入移动互联时代,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无法替代的必需品,据了解,一个人在5分钟以上的稳定状态中,他一定会把手机拿出来。而就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求学的中职生而言,他们更热衷于手机上网,手机也成为了他们获取外界信息,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一现状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是很多学校和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中职语文作文教学。
  一、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传统的中职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落后,训练方式单一。教师授课的重点往往放在教材中重点篇目的讲授上,对每一单元的写作训练视而不见,只每学期象征性的开设一到两次作文课,以期通过两次的"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部曲,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结果是从小学到中职十几年周而复始地脱离灵性的教与练,使学生越练越厌恶写作。真正到了考试作文的时候,仍然不知所云,提笔忘字,浑浑噩噩,无从下手,对写作愈加厌恶。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低效率的现实。
  二、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对学生写作的要求
  1、"真"——讲述自己的经历与体验,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写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同学、亲友等,他们的容貌体态、举止言谈、性格特征、心理活动,学生最熟悉;写自己的经历——勤奋换来成功,粗心大意带来困扰,与朋友相处的喜忧,与父母的"代沟"等等,这是他们的切身体验,学生不陌生。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寫,写得真实亲切、写得细腻精彩,能够展现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2、"公"——公民写作为重,正确认知社会现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把眼光从自身、从小我,投向他人、投向社会。公民的成长,只有在公共生活空间中才能实现。若将现实的、充满矛盾与激情的生活引入写作教学,将真实的、复杂的生活纳入写作教学,将具体的甚至是惨淡的生命聚焦于写作教学,一定能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辨析,学生也能做出理性的判断与选择。
  3、"新"——强化表达,打破思维定势。写文章既需要抛却字词句的简单堆砌,努力实现字词句的巧妙搭配,以求实现最佳的表达效果;也需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能负责地发表富有个性的观点。因此,中职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从平淡的事物中提炼出不俗的观点,从散乱的现象中找到联系、剥离出本质,然后巧思妙想,进一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经历了积极深入的思考,将大大地拓宽学生写作表达的空间,即使是有限的生活经历,也会被开拓成广袤的写作天地。
  4、"改"——多写善改,习惯切磋交流。俗语道: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多写多改多交流。多写勤练,方能锤炼文笔、精化构思;多改,才能步步提高;多与他人切磋交流,将启发灵感,并弥补自我审阅的盲点。
  三、"互联网+"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
  1、微写作,学会用微信记录生活。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一方面很多学生平时缺少对生活事物的观察,缺少写作材料的积累,作文内容空洞乏味,一方面他们又喜欢发微信、刷朋友圈。何不让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寓教于乐。
  叶圣陶一直主张:"我手写我心"。写作的外延等于生活,而随笔恰恰是生活的结晶。学生如为真情和兴趣而写,那么写作不再是件苦差事,而是情感的自然宣泄。不少佳作正是长期记录生活,思考生活的结晶。其实,学生的生活是不会贫乏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寝室,一场电影,一个场景,一次旅游,一项活动,都是写作时值得撷取的好素材。
  要求学生每天发一条微信记录生活,不仅有视频、图像还有文字。真正做到微记录,让学生写出自己生活中的好素材。结合实际生活经历,自由抒发感受,发展个性。微信上发表的多为学生的小练笔,写的是学生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感受。这类习作不严格要求文体, 降低了语言和构思要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种轻松的作文环境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就会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
  2、微点评,学会用微博关注社会。写作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学生在选择写作素材时,必须选择具有典型意义或独特的经验、感受。这种素材可以通过生活实践获得,也可以在间接生活中积累。生活实践的直接积累固然对写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但作为学生,更多要向间接生活要素材,而微博就是其中很好的素材积累方式。
  微博的信息更新速度快,参与性和开放性较强,可以从中获得最新的各类资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把时下流行的微博这样一种文字呈现方式引进作文教学的课堂,通过点评微博,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养成思考的习惯,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又一个新的角度。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周关注一条热门微博,组员对其进行品读、评析。并由组长汇总这些微点评后,选代表在课前5分钟与全班同学分享。
  借助于微博,学生通过日常的微博撰写、转发、评论,对社会发生的各类事件,将值得记录的精彩瞬间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展示在微博上。学生还可以欣赏学者明星以及师长讲过或记录过的富有生活哲理的话语,享受拓展阅读带来的快乐,并从中获得启发。日积月累,就形成学生新鲜的独特的数字化个人写作素材库,可供学生在写作时查阅参考。
  学生涉及微博这个领域后,视野打开了,关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写作的时候避免了无米下锅的尴尬。编故事的作文没有了,动辄古人的少了,关注生活、关注身边平常人的作文多了,作文更有生活气息、生命灵性了。endprint
  3、边学边写边评,学会用app构建实时评价体系。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是作文评价的主体,学生作文悉数上交,教师逐一批阅,然后发放给学生。这样的结果,教师要承担大量的批改任务,学生却只在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关心一下上面的分数,最多瞄一下上面寥寥数字的评语,该这么写还是怎么写,于作文之道毫无寸进。量大质差之下,教师也往往视作文课、布置作文作业为畏途,能省则省。学生久不动笔,考试之时又岂能有佳作?只有把作文训练融入平时课堂教学之中,徐徐图之,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才能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慢慢提高写作水平。
  要求学生在课内对重点篇目进行鉴赏与学习后,在课后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模仿借鉴,每一次的作文訓练仅仅侧重模仿学习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其他方面不作涉及。
  完成后在蓝墨云班课提交,先自我评析,再让四人学习小组成员互相点评,然后小组互评,每组推荐一篇习作由老师来做总评。
  老师收到作文后,提出适当的鼓励和相应的建议,在下次的课堂上对模仿写得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与赞赏,对小组的工作成效予以点评,肯定那些认真负责效果良好的小组,对小组间或班级间存在的具有典型与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讲评,提出恰当有效的改进办法。
  这种训练模式每周一次,引导学生注意细节上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要注明自己仿效的文章出处及原文,表达自己感知到的优点,明白自己前后两次作文有哪些不同;最后要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分点指出,书写评语要认真工整等等。
  这样,通过app,作文实现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构建了多元化的实时作文评价环境,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生生评价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看到了同学的优点,增强了作文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作文评改的吸引力。
  总之,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移动智能终端,丰富了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促进了中职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微写作,激发了学生的自由写作思维。但如何规范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形式,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仍有很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郎庆旭.浅谈中职语文作文教学[J].科技视界,2014(12):194.
  [2] 史琳.浅谈中职作文教学的"与时俱进"[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5(03):80-82.
网站目录投稿: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