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敬畏生命和谐共生年高考作文预测及


  本文作者:刘美辰 指导教师:孙延堂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9年沈阳市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材料一:李叔同在去世前,再三叮嘱弟子在安置他的遗体时,要在阁子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在火化时虫子爬上遗体被无辜烧死。
  材料二:在日本施工单位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棵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
  材料三:西班牙建筑师高迪从1883年开始接受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工程。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教堂的建造,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要使这个工程尽善尽美。他造了40多年,才完成了一个立面。他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建造。13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工程还在继续,然而,这座未完工的建筑早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四;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明)方孝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综合理解材料,并联系现实社会,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升格作文】
  敬畏生命,和谐共生
  李叔同的慈善,日本施工单位对大树的善待,方孝孺的向善,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至善追求,都离不开一个"善"字。善念,是人的立足之本;善念,是人与万物和谐的根基。
  从善,必须从敬畏开始。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就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敬畏自然,是人类祖先得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当人类还处于生产力低下阶段,对一切的认识都是朦胧的。人的衣食住行都要靠自然的给予,人们知道依靠自然才能生存,因此产生了图腾文化和宗教信仰。知道崇拜并尊重万物生灵,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享才能共生。可见,祖先的智慧与价值观。
  行善,必须从行动开始。李叔同去世前,对虫子这幼小生灵的挂念,是修行到至高境界的标志;日本施工挖出每一棵树都要移栽,是对树生命的善念;西班牙建筑师追求工程尽善尽美,这是对物的信仰;方孝孺求心正言规行止,是追求善者的真谛。孟子齐宣王时,见齐宣王对一头将要屠宰的牛产生怜悯之情,要用羊来替换,孟子因势利导,批评他假仁假义,如果把这份爱心落实到行动上对待百姓,那么就可以称王天下。可见,齐宣王有爱心而缺少爱民行动。那么这颗爱心善念只是空头支票。
  至善,需要言行心一致。爱心、善念与同情怜悯之情,都是人对人,人对物的表现。
  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人的行为不仅要遵从内心,不忘初心,还要落实行动,言行一致。对某国领导人的评价常常是: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心想"某国优先",行为还要贴上标签,掩盖不了野心。一边在胸前划"十字",礼拜天到教堂祈祷,一边动用杀人武器,挑战火荼毒生灵,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令人不齿,将大国的文明形象,打入原始的"森林法则"中,岂能重塑?
  善与爱是灿烂鲜艳的文明之花。中华民族自古就追求自然规律,和谐共处的理念,这中精神深深根植于民族生活实践中,从古至今,到了今天仍然绽放着永恒的光彩。且不说《诗经》的"乐土""乐国""乐郊",不必说《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金按时入山林,木材不可胜用,就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一颗镶嵌在民族精神上的钻石,闪烁着永恒的光辉。
  今天,中国已踏上追圆逐梦的新征程,可持续发展,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联合国认同的中国智慧。我们青少年不仅要接受践行,敬畏生命,和谐共生,还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辽宁省沈阳市第20中学2020届20班 刘美辰 指导教师:孙延堂
  【升格指导】(845——983字)
  一是原文题目《让民族精神之花永远绽放》的确有跑题之嫌;阅读材料,审题立意的重要性从中可以看得出,要在审题上下一番功夫。材料交代的是对昆虫、大树的善念,对建筑物的至善至美,三则材料都没有离开一个字:善。他们是对"善"的所作所为的外在表现;第四则材料是如何才能做到"善"?告诉我们从内在培养敬畏之心,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二是前后存在逻辑关系:形式与内容,外在与内在,表与里,现象与本源的关系。告诉我们写作的逻辑思维;三是由于观点错误,写作材料自然偏颇,这是自然的事情,需要在提炼材料,审题立意上下一番苦功。
  【原文】 让民族精神之花永远绽放
  当今时代的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百花之中绽放的最灿烂的一朵,便是中华民族精神。
  何谓民主精神?李叔同去世前,对虫子这种幼小生灵的挂念是民族精神;日本施工中对树木的保护是民族精神;西班牙建筑师对大教堂建造的精益求精是民族精神;明代方孝孺教育人们要言行合乎规范,是民主精神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民族精神深深的根植于各个民族的生活实践之中,从古至今,到了今天仍然绽放着永恒的光彩。
  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又是什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有梦想的民族。从嫦娥奔月到嫦娥探月工程;从哪吒闹海蛟龙号深潜;从打拓疆土、发现世界到现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开放……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梦想,中华民族梦想的脚步也从未中断。当代的量子通讯和天眼彰显着我们进一步探索世界的新理想;中华民族早已踏上了追逐梦想的新征程。
  中华民族的敢想敢做早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民族传统之中,梦想精神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往今来,无数例证向世人彰显:中华民族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秦汉以来,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增加了各民族的文化交往,增加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增强了捍卫本民族尊严的使命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从此进入了屈辱的近代史。统治者们、地主农民们、民族资产阶级、工人无产阶级团结一致,在他们共同努力之下,新中国站了起来,侵略者被赶跑,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生。在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圆满完成,纵使前进的道路上有些曲折,我们要团结一致勇度难关。在新时代之下,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完美地诠释了这一含义;每逢国家大事,国内国外的华人华侨都勇于发声支持祖国。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中国正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出现在世界舞台。
  中华民族的团结一致早已根植于各式各样的生活事件之中,团结精神正如一颗镶嵌在民族精神上的钻石,闪烁着永恒的光辉。
  在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还远不止是梦想与团结。创造精神、奋斗精神都是其内涵,然而最核心的是爱国主义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守住自己的历史使命,发扬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之花永远绽放。
  辽宁省沈阳市第20中学2020届20班 刘美辰
  本文由语文阅刊(yuwenyuekan) 编辑
网站目录投稿: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