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语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学会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积累大量语言材料,知道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并从中得到情的感染和理的启迪。 关键词:语文;引导;正确走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编者从众多的优秀文章中筛选出来的,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具有示范性。通过这篇篇文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学会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积累大量语言材料,知道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并从中得到情的感染和理的启迪。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是教师简单的传教达理,更不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原始叠加。面对课文,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正确走进课文"呢? 勤读: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因此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边读边想,边画、批、注,通过读书,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完成对文本语言的玩味、赏析和内化,方法的历练和提高,情感的体验和熏陶。 多记:作为语言学习来说,阅读的基本功能就是吸收和储备。小学生正是记忆的最佳期。因此,积累语言应该是小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要通过阅读让学生积累精彩而又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集对语言的理解、吸收、内化和运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读写迁移训练的要求,但是在有关部分的表述中还是强调在阅读中"用得出"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这些练习,通过运用,及时地把学生储备的语言由消极的转化为积极的。 细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联系上下文品味。《李时珍》一课,文中写道:李时珍亲眼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立下行医的志愿。品味"就"一词,理解李时珍立志行医的原由,联系上下文,从而感悟李时珍的伟大之处在于有一颗愿为人们服务而敢于献身的美好心灵。 对比品味。例如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如《白鹅》)。将这些语言放在一起对比品味,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深悟:由于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局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有偏颇。如读《背影》一文,没有体会到深沉的父爱,只是觉得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不知从何处感悟,不知该如何感悟,面对文本学生常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惘。消除这种迷惘,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章。 抓住文章矛盾点感悟。《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就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啊!但是如果读者知道作者在这里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与树相混淆的错误,就会更形象地感受到杨梅树是那样美好和可爱。 抓住文章细微之处感悟。《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讲志愿军战士隐蔽的地方离敌人的前沿阵地只有六十多米,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处花费这样多的笔墨,写战士隐蔽之处和敌人前沿阵地很近呢?无非是用一个"近"字,突出一个"险"字。感悟到"近",感悟到"险",自然理解了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不动的英雄行为了。 常练: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让学生认识、把握语言文字的规律是阅读教学任务之一,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内容进行练习。这种练习的优点是把对语言形式的运用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如《曼谷的小象》有个句子:"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要求学生运用这种感叹句式,写一句话赞美泰国妇女阿玲。 沿着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性练习。如《火烧云》说火烧云变化极多,像马,像狗,像狮子,我们可以让学生想想还会像什么,模仿课文的写法用"像什么——变——不像"的顺序写一段话,既学习了课文的写法,拓展了课文的内容,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迁移性练习。有阅读能力的迁移,即用本课学习的阅读方法读课文中其他的几段话,或其他的文章;也有读与写的迁移,即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断或一篇文章。通过练,学生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等。 参考文献: [1]陈英.小学中高年级开展语文课本剧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5. [2]汤世蓉.尝试解读"个性化阅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1). [3]袁华.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