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饭后六个习惯会折寿饭后养生学会这些好习惯


  一根稻草会压死骆驼,隐藏在生活中的小细节、小习惯也许就会摧毁你的身材,让你变胖、变丑。在饭后注意一些小禁忌,你的身材或许会发生惊人的变化。下面跟随本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饭后六个习惯会折寿
  饭后立即坐下或躺下
  吃饱喝足后,人们"饭气"重,容易犯困,很多人会习惯坐下或躺下休息一会儿。但是,饭后立即坐下或躺下,对肠胃造成压力,不利于食物消化。长期下去,肠胃消化系统紊乱,可能出现便秘情况,无法排出身体毒素。毒素累积,导致身体浮肿、腹部肥胖。另外,饭后久坐会影响淋巴畅通,不利于身体代谢。
  饭后吃水果
  饭后吃水果可以解腻,但是这并非是一个好的饮食习惯。食物进入胃以后,需要时间消化。饭后立即进食水果,水果会受到之前进食的饭菜的阻滞,无法被正常消化。水果滞留胃内时间过长,将会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如果长期坚持这种生活习惯,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此外,吃过正餐后,身体所需的能量已经得到补充。水果的热量虽然不高,但是对于身体热量需求来说,这部分热量就是"多余"的。"多余"的热量囤积,会形成脂肪,令人发胖。因此,饭后并不适宜马上吃水果。水果最好放在正餐之间进食,这样既有利消化,又能增强人的饱腹感,减少正餐进食量,避免热量摄入过多,有利减肥。
  饭后喝酸奶
  酸奶确实是减肥好帮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喝酸奶都不会导致肥胖。酸奶本身含有一定的能量,100克酸奶热量为72大卡,即便是脱脂酸奶能量也不低。饭后喝酸奶,就等于额外摄入这些能量,天天如此,体重就可能大增。一般来说,饭后30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饮用酸奶效果最佳。
  饭后饮水
  饭后马上饮水会稀释胃液,使胃中的食物没有来得及消化就进入了小肠,削弱了胃液的消化能力,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如果饭后喝的是汽水那对身体就更为不宜了,汽水产生的二氧化碳容易增加胃内压,导致急性胃扩张。
  饭后吸烟
  有人认为,"饭后一颗烟,赛过活神仙。"事实上,这种做法对人体危害是极大的。因为饭后人体的肠胃蠕动十分频繁,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消化系统开始了全面的运动。如果在这个时候吸烟,肺部和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力度大大加强,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被吸收,对呼吸、消化道都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无疑会给人体机能和组织带来比平时吸烟大得多的伤害。
  饭后喝浓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单宁酸,饭后喝浓茶,会使刚刚吃进的还没消化的蛋白质同单宁酸结合在一起形成沉淀物,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茶叶中的物质还会妨碍铁元素的吸收,长期养成饭后喝浓茶的坏习惯,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此外,饭后马上喝茶,大量的水进入胃中,还会冲淡胃所分泌的消化液,从而影响胃对食物的消化工作。
  饭后养生好习惯
  饭后靠墙站
  饭后靠墙站能够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帮助消化,防止便秘,有利排毒,对腹部减肥效果明显。并且站立本身就是一种简单运动,能够消耗热量,帮助减肥。饭后靠墙站时,要注意姿势正确,整个身体背向着紧贴墙壁,夹紧臀部,让臀部、背部、腿部、腰部、头、脖子等都尽量贴紧墙面。站立时间为15~30分钟为宜。
  养成收拾碗筷习惯
  懒人们饭后不爱收拾碗筷或是草草了事。像个"强迫症"的人那样去收拾碗筷,碗筷分几次来回收拾,能够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帮助消化还能消耗热量,塑造好身材。
  饭后按摩腹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中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腹腔内血液循环,有益于增强胃肠功能,又可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神经传入大脑,有益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和发挥,有益于健身防病。
  具体做法:以掌心着腹,以脐部为中心,慢而轻柔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各20圈。
  饭后漱口
  "贪吃鬼"永远吃不够,就算正餐吃饱了,总想来点甜点。饭后用温开水漱漱口,可以降低食欲,避免正餐之后再进食其他食物。
  饭后要漱口
  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指出:"食毕当漱,令齿不败而口香。"食后漱口,可保持口腔湿润度和清洁固齿,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强味觉功能,还可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齿的疾病。
  保护好口腔和牙齿,有益于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吸收,如此,老年人就会感觉吃得香、身体好,就能健康长寿。
  保护好口腔和牙齿,有益于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吸收
  饭后赏音乐
  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柔和轻快的音乐,乃至赏心悦目的环境,都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与此相反,喧闹嘈杂的声音、强烈激昂的节奏、混乱不堪的环境、污浊难闻的气味,毫无疑问会对情绪和食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食后欣赏轻柔明快、美妙动人的乐曲,对人体大有裨益。
  一日三餐是我们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础,科学饮食可以为健康加分。若想把三餐的好处放大,达到养生效果,饭后一段时间的养生好习惯你一定不要错过。
网站目录投稿:痴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