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好范文网的会员"笔试者"为你整理了这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巩固提升井冈山市脱贫攻坚成果,10月中旬,市统计局对井冈山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与市政府职能部门深入交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我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基本情况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实现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后,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明确"产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党建为基"总体思路,实施"产业增收、能力提升、兜底保障、党建引领"四个全覆盖和可持续,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井冈山自2014年到2019年底,实现脱贫入口4751户17172人,剩余未脱贫21户8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8%降至2019年的9300元。2020年预脱贫21户86人,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05元。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并用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推进精准脱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吉安市的高度认可以,获得了多项殊荣:被评为2017年全国十大新闻、2017年中国改革年度十大典型案例、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2019年江西省及时奖励集体三等奖,井冈山脱贫攻坚实践的成功安全参展"决战2020脱贫攻坚展"。 (一)聚力工作格局更加坚实。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深入推进"党建+" 扶贫。实施"321"党员帮扶机制,实现领导挂点、干部包户、第一书记驻村、党员结对、技术人员指导的帮扶力量"五个覆盖"。向17个乡(镇、场、街道)全覆盖派驻扶贫团,2017年以来,各级扶贫单位统筹帮扶资金达1.168602亿元。选派了124名第一书记协同扶贫驻村工作组全程驻村,实现了贫困户家家有帮扶责任人。推广"支部+全作社+农户"、" 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群众致富。同时坚持"志智"双扶,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二)政策保障体系更加扎实。在政策落实方面,在原有的产为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继续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实践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跟进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脱贫政策更接地气、更为精准、更有底气。加快了产业扶贫的提质增效,培育了"井冈山九丰农业"、"井冈山夏一农业"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长塘古韵民宿产业、大仓村全域旅游扶贫产业示范点等民宿、研学扶贫产业。同时进一步健全了产业扶贫的利益联系机制。2019年,4579户贫困户有3993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获得产业扶贫资金的扶持,参与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4605元。全力帮助扶贫对象就业创业,全市贫困劳动力9710人,实现就业8034人,其中园区企业,农业合作社以及就业扶贫车间就业1485人,外出务工3148人,公益性岗位就位1995人,从事旅游以及第三产业就业1406人,扶贫对象转移就业率达82.83%。增长率扶贫覆盖贫困学生从学前到大学各个阶段的一揽子帮扶资助政策,仅2019年财政资金和社会资助资金共计972万元,资助学生7446余人。健康扶贫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并加强了村卫生室的管理,17042余贫困人口享受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充分了村民就近、便捷就医、缓解了基层群众"爱病难"、"就医难"的问题。提高了重大疾病救助保障能力,10种大病免费救治、21种重大疾病实行专项救治;提高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和门诊特殊性性病待遇;贫困人口免费参加城乡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医疗附加险,通过建立和完善"四道保障线",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近观贫问题。 (三)扶贫工作作风更加严实。创新脱贫"三大纪律"。严守政治纪律,树立党员干部正确的脱贫政绩观,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严守群从纪律,驻村帮扶决不增加群众负担;严守经济纪律,紧盯扶贫资金使用,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以作风攻坚促进了脱贫攻坚,涌现了一批感人先进扶贫事迹,密切了党群干群血肉联系。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极少部分脱贫户仍有返贫的风险。目前我市对极少数贫困户的帮扶措施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给钱给物"慰问式"帮扶或政策性扶贫层面,对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实现稳定脱贫的办法不多,帮持措施助推脱贫效益没有充分发挥。此类没有家庭劳动力、没有稳定产业支撑、没有稳定就业渠道的脱贫户和贫困边缘户很容易因病因灾返贫或致贫。 (二)极少数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极少部分脱贫户思想消极,脱贫增收的主体意识不强,自我脱贫的技能和内在动力欠缺,"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以致出现"上急下慢、外热内冷"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属于被动脱贫。 (三)部分扶贫产业的脱贫基础不牢固。一是贫困户劳动技能和素质偏低的现象比较普遍,自我发展能力较低,部分到户的特色种养扶贫产业项目规模小,农产品盈利能力弱,部分项目可持续性不强。二是我市虽有较多新型经营主体,但大型龙头企业不多,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扶贫产业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同时由于部分经营主体产业链条不长,产品品牌化建设滞后,订单式产业比率较小,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扶贫产业效果都没有达到预期。三是部分产业扶贫带动脱贫业内稳定脱贫增收的利益链结效果不佳,部分农民在部分扶贫产业中分享土地出租+务工收益,只能实现基本生活保障,交没有充分共享扶贫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红利,难以达到产业扶贫重在帮助贫困户受益的目的。 三、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巩固长效机制,遏制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建立完善的全市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重点在于继续保持现有的扶贫到户政策一定的时期内继续延续,并对产业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结对帮扶、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予以细化。一是实行政府兜底保障机制。关注潜在的可能因病因灾等情况导致的返贫致贫群体,根据不同的贫困成因"量身定做",制定针对性强、组合式的差异化巩固帮扶措施。将"低保户、五保户"等年老、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对象单列出来,实行政府兜底保障。二是构建长期"造血"机制。对于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家庭,要继续通过技能培训、扶持发展可持续产业、转移就业等切实可行的方式帮助其致富不返贫或致贫,将短期"输血"解围与长期"造血"脱贫有机衔接,确保脱贫户长效稳定脱贫,有效遏制脱贫户返贫和新增贫困户现象。 (二)进一步实施"志智"帮扶,激发自主稳定脱贫意识。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脱贫户的内生动力才是稳脱贫致富的关键和保证。要继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加强对脱贫业内志智方面的教育,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已的事情自己办",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他们农业科技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既有心志稳脱贫,又有能力致富。 (三)进一步夯实脱贫产业根基,实现产业扶贫行稳致远。产业脱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一是建议建立全市产业扶贫指挥部,形成大产业扶贫格局。统筹推进多部门、多角度、多维度规划整合,实现指挥、资金、平台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整合,促进产业扶贫政策的"合力效应"最大化。要通过精准施策和资源整合,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的多层次集聚发展,在增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目标。二是要结合井冈山实际,找准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的平衡点,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发展与农民增收高度融合的产业。例如我市现有的"一业内一丘茶园、一户一片竹林、一户一块果园"的服务社、竹、果"231"富民产业,就充分体现了重在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目标。三是要加大对产业产品市场培育和拓展的扶持力度,要在技术、加工、营销、品牌等方面发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增强产业抗市场风险能力。特别是对于脱贫户发展的短平快、面广点散的种养产品,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想办法牵线拱桥,把农户、企业、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等连接起来,帮助打开销售渠道,做到持续稳定脱贫增收。四是要构建完善的"利益共享"产业扶贫机制。让农民充分融入到扶贫产业体系和嵌入扶贫产业价值链,激发农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确保农民能分享更多扶贫产业发展红利,持续稳定增收。五是在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促进产业扶贫到乡村产业振兴的有衔接,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要探索将现行产业扶贫政策转化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条件,政策支持的重点从生产的种养环节逐渐转移到加工、销售、品牌建立、产业融合等环节,不断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