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网全面考察了立春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丰富的理论内涵。早在春秋时期,立春就已经作为节气出现了,并形成了占气的信仰。在先秦文献中,出现了关于迎春礼的描述,而在东汉时期正式产生了迎春礼俗,并出现了有关立春饮食和立春服饰的民间习俗。无论官方礼俗和民间习俗在唐宋时期都得到了巨大发展,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显着变化。明清时期是立春文化的鼎盛时代,但是辛亥革命之后,立春的官方礼俗骤然消亡,民间习俗也逐渐衰微,当代的立春已经不再作为节日进行庆祝。立春文化具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过程。立春文化的历史变迁对于诸多理论的考察提供了典型的范例,这里仅回顾和总结本书所重点探讨的几个理论问题,即关于官方礼俗和民间习俗的关系、结构和功能与历史变迁的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的断裂与代偿的理论。 立春文化是以立春的节日为基础形成的,是一个整体。但是这个整体是以两个大的部分组成的,在立春文化的发展中,也是由两条线索构成的,这就是官方礼俗与民间习俗。它们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并且相互影响。 立春文化中的官方礼俗就是以迎春礼为中心所形成的礼俗,包括京城中央政府举行的立春迎气礼、进春礼和地方政府举行的迎春鞭春礼及其相关的礼俗。官方礼俗的产生是儒家礼制和行政措施的产物,可以通过一个决议或者一个命令进行推动,而在一个相当大的行政区域内实施。迎春礼就是在东汉时期,中央政府依照礼书制定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由于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预,官方礼俗具有产生快捷,推行迅速,覆盖面广,统一性强的特点,但是它的实行也易于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因此,在政局动乱或者改朝换代之际,官方礼俗常常急剧衰落。如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禁止举行某种官方礼仪,那么相关的官方礼俗也会骤然消失。然而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礼仪 制度的连续性,虽然朝代更替,但是迎春礼和其他重要的礼仪并没有遭到被禁止和被取消的命运。 与官方礼俗相比,民间习俗具有自发形成和缓慢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立春的民间习俗在东汉以前即已经出现,开始只是饮食习俗,到了晋代以后才逐渐丰富起来,而在唐代得到全面发展。民间习俗的发展不是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而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民间习俗在不同的地域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在官方礼俗和民间习俗的关系上,官方礼俗对于民间习俗有着主导和推动的作用,官方礼俗的兴盛可以导致民间习俗的扩展,例如家庭迎春实际上是与官府的鞭春相对应的",春日,府县鞭春,士庶各迎春于庭。" 可见二者的密切关系。再如占春的习俗以芒神的服饰和春牛的颜色为根据,撒痘的习俗以迎春游行为前提,抢春的习俗以鞭春礼的实施为条件。 送春本来是一项官方礼俗,小芒神和小土牛要由政府预订,由工匠制作,并事先送到官署保存, 民间馈赠小春牛的习俗是受官方送春的影响而形成的",百姓买小春牛,依官式五色装,或相献遗"。有一些地区,贴春帖的习俗也与官方礼仪联系在了一起,福建《漳平县志》载":邑绅衿率童稚向有司丐春鞭,而居民写宜春贴丐县印悬于家以为春彩。"可见官方的迎春礼仪对于民间习俗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反,民间习俗也能够影响到官方礼俗,丰富官方礼俗的内容。例如立春饮食本来是民间习俗,官方的立春宴会吸收了民间春盘、春饼等立春食品才形成举春宴的礼俗。戴春花、春胜本来是南北朝时期的民间立春习俗,在唐宋时期进入官方礼俗,成为皇帝赏赐的节物。在清代迎春时,官员都要戴春花作为标志。 有的地区,书写宜春和收藏牛土的习俗也进入了官方的礼仪。 这都表明官方礼俗也在不断吸收民间习俗的营养,丰富和扩展自己,并增强民众的认同感。民间习俗是官方礼俗的基础,如果官方礼俗不能和民间习俗相联系,官方礼俗就会失去民众的参与和支持,就不会成为官民同庆的国家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