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网络就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的背景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很大,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网络实现与语文教育的高度结合,依托网络上好一堂优秀的中学语文课,已成为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该文就教学理念以及通过博客等网络资源对现行的语文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探究。 关键词:语文;网络工具;教育 1.引言 浙江大学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教授,有很多观点对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尚文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一个问题即:语文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会有很多回答。但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就是对语言汉字的理解和运用。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的职责是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并在文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们了解中国化的性质和特点,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灵和思想的陶冶。 传统的语文教育的模式是:老师——教材——教室,三点一线的教学方式。在信息化的今天,特别是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学校学校的教育,对人们的生活和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小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的冲浪、查找信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三点一线、粉笔加黑板枯燥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要求。现在的网络通信越来越发达,在语文教学中让网络走进语文教堂也许值得大家研究和借鉴。 2.让网络通信工具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正在改变传统的网络和社会结构。互联网走进教育,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正逐渐成为开展网络教研教学的信息平台、工作平台、资源平台和交流平台。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善用互联网的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它也能成为师生的好帮手。 2.1利用网络通信工具提高备课效率 要上好一节好的课,做好备课是关键。能否得到学生预习所反馈的信息是教师进行备课的重要依据。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时间、空间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有关学生预习的信息直到上课前甚至是课堂上才能反馈给教师。学生到底预习得怎么样。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都只能依自己的经验作出预设。用一份固定的教案以不变应万变。现在互联网的各种即时通信软件的出现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QQ、MSN、博客、QQ空间等即时通信软件实现了网络用户间的实时及非实时交互,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答疑和交流不再受时空的约束。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向老师提问、讨论或者和其他的同学一起聊聊自己今天学习感受和交流学习心得,传统的面对面答疑方式得以延伸。学生按要求充分预习后,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也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教师浏览后,就知道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哪些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再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二次备课。老师也可以把预习的要求和课文的重点写到自己的博客上引导学生的预习。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教案,就不再是仅凭教师个人经验的预设,而是实实在在的针对学生的学情设计的学案。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上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该文是我喜欢的一篇亲情佳作,每每读来心头总有一种涩涩的感觉。特别是我自己参加工作后,对于朱自清笔下的父子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当然,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也很想把这种感情传递给学生。特别是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得到的父母和周围人的爱太多,不能发现感受爱,甚至于对爱麻木并以此作为负担,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发现体会文中的父子之隋,懂得什么是爱?并从中受到教育呢?于是,我提前一周在我们班的QQ群里面让学生根据他们每天的观察,以父母在生活对我们关怀和照顾为话题,让他们回忆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父母对他们细心照顾。让大家把自己最为感动的一次背景找出来,并谈谈感动的原因,进而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无微不至又无需回报的亲情。这一讨论的过程过程,不仅让学生懂得父母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也使全体学生对朱自清笔下的父子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不是通过网路让学生提前在QQ上的讨论,可能课堂教学效果就可能会大打折扣。 2.2通过博客和QQ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源 网络是一个知识聚宝盆,运用网络搜集资料是学生预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互联网的资源良莠不齐。学生往往无法很快地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正确、有用的信息。并且很容易被互联网上低俗的信息误入歧途。这时,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正确的使用互联网。教师可以通过博客日志和QQ日志提供的一些参考资源链接,将经过过滤的信息推荐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减少了学生在网络中大浪淘沙、做无用功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预习的效率也有效防止学生被低俗文化毒害。如我在我的博客里面提供了各种语文学习的网站、文学网站和一些比较优秀的作文。比如中国语文资源网(www.ht88.com)、语文网语文论坛(www.yuwennet.com/bbs)等一些链接。学生通过浏览这些网站,能了解到很多文学的相关知识。既激发了学文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为课后的练笔做了准备。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在我的博客贴出了很多文学大家关于《背影》的读后感和一些相关的阅读。如三毛的同名作品《背影》等。 2.3利用网络,进行课后的课堂延伸 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能力。例如,学习《背影》、《孔雀东南飞》等课文后,如果单凭课堂教学,很难对文章有更恰当的把握,这时,可以让学生按课文后面的网址去浏览网上的信息。然后,老师在组织一次课后的讨论,最后老师组织综合各种信息,师生共同甄别比较。最后,学生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独立确定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一段时间下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学生保持了在语文学习上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真正落实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念。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学生的语文成绩也会得到了明显提高。 3.小结 互联网是一面双刃剑,我们不能一味地排斥它。面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创设形象、直观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方面转变:借助信息技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总之,要把信息技术下的语文学习,变成能给课堂注入了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驰骋想像的空间,培养能力的沃土。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学——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王毅.网络时代语文教学的思考[J]人民教育.2002(2):36-37. [3]李冰霖.《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J]2002年第4期. [4]冯秀琪、徐红彩.《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通惠利华网,教育信息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