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应该如何沟通一个不信任你的人


  《人类简史》说,"信任正是所有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毕竟"不管是贝壳还是美元,它们的价值都只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之中。"
  人际互动之所以顺畅,根本在于信任。
  事实上,社会正常运转正是建立在人际互信基础之上的,这使得社会合作和社会进步成为可能。比如,我们之所以敢开车上路行驶,就在于相信大家都会遵守交通规则;每个人能够专心从事本职工作,则是相信社会各个阶层能够提供个体所需物品。
  借用《人类简史》(中信出版集团,P173)话说,"信任正是所有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毕竟"不管是贝壳还是美元,它们的价值都只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之中。"
  "信则灵"这一心理咨询理念,正是李克富老师通过大量心理咨询案例得出的心得。
  比如在李老师《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这篇文章中,面对一个不相信精神科医生诊断的孩子父亲,李老师意识到这个人也不会轻易相信自己,就有了下面的提问和对答,恰恰体现出优秀咨询师的水平:
  ~我没直接回答。待他落座,我说:"精神科医生不是已经明确诊断了吗?"
  ~我还是没有直接回答,再次反问:"如果我告诉了您答案,您能相信吗?"
  ~为缓和他的情绪,我笑了笑。然后,才平静地说:"我那样问,只是想知道您是否信任我。"
  ~我略微迟疑后怼了他一句:"在找那位精神科医生之前,您也一定是信任人家才去就诊的,可在人家给出诊断之后呢?"
  ~我和他说:"我没别的意思(这话我自己都不信,我之所以怼他,的确有太多别的意思隐含其中!),只是希望您能够信任我。"
  ~由于时间有限,接下来我就不再绕弯儿,直接告诉他:"心理诊断与医学诊断或精神科的诊断不同,我不可能也没有资格给出一个诸如‘社交恐惧症’的病名。尽管按照教科书上的判别标准,孩子的心理问题已超出了‘正常’的范畴,但我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仍然试图避免给他贴上一个‘异常’的标签。我的诊断是描述性的、现象学的、灵活的,而且我的诊断几乎都是和孩子商量着共同做出来的。"
  相信作为旁观者听到这些回答,已经大概率会认同咨询师,从而产生信任感,最起码不反感,关系建立没有问题的。当然咨询师很自我觉察的说,"那天他离开时仍满腹狐疑,但我并不沮丧,因为对他进行心理教育不是我的义务。"
  其实,咨询师这样的自信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孩子父亲不是来访者更不是求助者,与咨询目标实现关系不大,也就不需要其信任度有多么高;二是对这个孩子咨询完全按照既定咨询目标前进,咨询师自我觉察清晰,知道孩子再来咨询会协同有效推进问题解决。
  都说艺高人胆大,胆大的根本来自实力基础上的自信。
  一个自信的人,才会信任别人,从而在与别人交流沟通中获得别人信任,这就是心理。
网站目录投稿:新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