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几位教师那里听了几节寓言课,反省颇多。在《寒号鸟》那节课时,我多么希望听到喜鹊与寒号鸟的对话能变成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以达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学目标,遗憾的是没能听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但是现实中育人效果不佳一直困扰着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提高立德树人成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我们要弄清人才培养的内涵。人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然而人们理解这个词常常落脚在"才"字上,古人"不拘一格降人才"讲的是才,今人培养人才讲的也是才。人有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有三力,即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形容人的词是自由、快乐、幸福,度量才的词是成绩、成功、成就。育人重在理解人文价值,坚守人格底线,反省人生意义;育才重点是追求成功,学问的成功是立言,事业的成功是立功,道德的成功是立德。 其次要遵循先成人后成才的原则。成人和成才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顺序有先有后。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过分重视分数,忽视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到了大学再"补课",颠倒了先成人后成才的顺序。前几年,人民日报一篇名为《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文章在朋友圈疯传,文中写到大家对教育不满:现在的学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或者轻生;只知道做题,创造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太自私,团结协作能力不足……这些说到底还是我们在"培养人"上出了问题。 最后,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育人方法和途径。育人主要包括人文精神、人格养成和人生发展三大方面。人文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告诉你什么是真理,人文告诉你说真话的价值。人文素养强的人,会更有力量,更能包容,更柔软,更丰满。人文素养有重大缺陷的人,其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人格养成是人的教育的基础,一个有较高才能的人,如果人格高尚,他的正面作用会很大,如果人格有较大缺陷,他的负面影响也会不小。学生接受教育是反省人生的开始,反省人生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每日三省吾身,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然后想方设法加以弥补,这样及时得到匡正的人生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