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 老有所学,原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七旬高龄的杨文江老人没想到,在自己的书法作品连连获奖之后,却莫名招来了各种保健品推销的狂轰滥炸,让老人不堪其扰。 保健品推销频骚扰"自从春节后,我每天都会收到各类邮寄的保健品宣传资料和功能讲解收音机,还有推销电话,每天都要接上十几个,太烦人了。"说这话的就是家住静海的杨文江大爷。老人今年70岁,退休后,喜欢上了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光证书就有一大摞。 据杨大爷粗略统计,他收到邮寄来的保健品推销书籍少说有70多册,讲解收音机20多个,推销电话每天至少10通左右,生活被这些所谓的"健康使者"严重骚扰。自己的电话是怎么泄露的?在一次电话推销中杨大爷才知道,原来他在获奖后,信息被刊登在了一家书法网站上,由此便成了保健品推销的"重点客户"。 保健品推销术五花八门 记者在杨大爷家里的大堆保健品推销资料中发现,这些资料和电话多来自于西安、江苏、福建等地,所推销的保健品也多是一些与糖尿病、高血压等一些老年人的常见病居多,宣传的产品功效被吹嘘得很神奇。 每天接受各种推销,杨大爷和身边几个老朋友也曾经被洗脑,杨大爷有一次花2000元买了10盒包治百病的"神药",但未起到治病的作用。 律师建议 律师事务所律师建议,对于杨大爷的情况,如果这类骚扰信息仍然不断,可以选择报警。当事人需要提供骚扰者的电话号码或邮寄地址,也需要通话记录、短信或通话录音等作为证据。 律师还提醒老年朋友,一旦意识到自己遭遇健康陷阱,首先要搜集证据。在消费时,注意索要票据、签订合同等,并注意保留,作为找对方索要赔偿的凭证。其实防骗比维权更重要,重视健康的同时,还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被骗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相关 时下,养生观念深入人心,服用保健品成为健康新风尚。但是,保健品不是药品,"用错了"不仅不能为健康加分,甚至会拖健康的后腿。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总结了"常被用错了的保健品"。错误1:螺旋藻减肥效果好"螺旋藻能减肥"的说法在一些爱美人士中很有市场,但事实上,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需要从运动、营养等多方面考虑,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不是单纯通过保健品来解决。 目前,螺旋藻比较明确的功效有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提高缺氧耐受力和缓解体力疲劳,并无"减肥"作用。我国对保健食品实行注册审批制度,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获得保健食品标识,拥有相应产品批号。否则,皆为非法产品或虚假宣传。一些人认为螺旋藻具有"减肥功能",可能是因为螺旋藻中含有一种氨基酸——苯基丙氨酸,能影响脑部控制食欲。但其抑制作用微乎其微,最多是控制体重而不能减肥。 错误2:软胶囊当面膜用 除了功能上的"杜撰",一些人还开发了新的使用方法——内服改外用,如一些维生素C、维生素E软胶囊被一些爱美人士奉为"天然面膜"。 然而,很多软胶囊采用复方成分,未必适合擦拭面部。在并不清楚自己的皮肤是否适用于某类保健品时,不要轻易尝试,毕竟身体各部分皮肤的特性不同,对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反应。此外,食用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维生素C粉剂如果用热水冲,容易被氧化,还会损失药效;蛋白质粉用热水冲服会使其凝固变形,不利于人体吸收。 错误3:钙和硒得多补 补钙是好事,但过量就会弄巧成拙。钙片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每天钙摄入量以800毫克~1500毫克为宜,不应超过2000毫克。最好同时大量饮水,促进无法被吸收利用的钙排出体外。若每天超过2000毫克,就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引发不良反应。国外研究发现,过量补钙会导致肠道不适,增加结石病风险,损伤肝脏。 近年来富硒维生素片剂也很受欢迎。一般成年人每日推荐用量50微克,最高不超过400微克。过量服用,有害无益,可能导致恶心、腹痛、指甲变形、头发脱落、神经损伤等症状。错误4:什么人都能吃蛋白粉 大多数健康人群并不缺乏蛋白质,只要不偏食挑食,完全可以从肉蛋奶等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不需要额外补充。否则可能带来一些健康风险,如肾脏不好的人食用后会加重肝肾负担,痛风患者增加蛋白质,只会造成体内尿酸升高,加重痛风。 蛋白粉的主要作用在于纠正人体蛋白质营养不良,因此临床上适用于三类人:一是体内蛋白质重度亏损者,比如皮肤大面积溃烂、多发性骨折、肿瘤放化疗患者;二是蛋白质摄入或吸收不足者,比如厌食、功能性消化不良、小肠吸收障碍患者;三是处于某些特定阶段者,比如乳母和胃肠道功能较弱且进食很少的老人。这类人群吃时也要控制量,每天15~20克足矣,以防蛋白质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错误5:药品和保健品混着吃 药品治病,保健品改善身体状态,合理使用时,二者都是为健康服务,但同时服用保健品和药品就存在一定风险。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提示,药品和保健品混用不当,不仅不利于治病,还可能带来危险。如鱼油能辅助抑制血小板聚集,利于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但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期间服鱼油,出血风险可能增大。 总之,保健品是营养补充食品,不是药品,更不能替代天然食物。既不能牵强附会某些本不具有的功效,更要分清人群"对症下药",正确把握剂量和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