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萍/壹心理咨询师主播 人见人爱的乖孩子,他们也会有苦恼吗?相对于那些总是被父母和老师批评的孩子来说,乖孩子的苦恼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吧。 那就让我们先来听听一个乖孩子的心声。这是一位15岁的女孩写给我的信。信是这样写的: 陈老师,您好。有些问题真的困扰我很久了。 我生活在一个小镇上,以前的我是个善良、开心、每天都笑嘻嘻的小姑娘,而现在的我,敏感、孤独、满身带刺。 我的人生转变发生在初二。那一年,父母离开我去上海工作,把我一个人丢在了小镇上。爷爷奶奶不喜欢我,而我又不喜欢参与邻居们那些八卦的聊天。父母是我唯一信任的人,他们一走,我就更加不知道怎样和邻居们相处了,所以,我只能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其实,我特别希望爸妈不要去上海,但是,我从小就被戴上了"乖女儿""好学生"的高帽,所有人都对我说:"你最懂事了,你要体谅爸妈,他们也都是为了你。" 在内心里,我特别想大声地喊:"你们体谅过我吗?钱可以再赚,我的青春只有一次呀!我不想要过富有的生活,我只想要一家人好好地待在一起。" 可是,为了"乖女儿"、"好学生"的高帽,我把所有的话都埋在了心底。这样的我,活的好累,好辛苦啊!大家都说我人缘特别好,跟每个人都可以相处的好,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内心有多么孤独。每当放假我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就那么一直坐着,觉得实在孤独了,就自己和自己说说话。这种生活特别可怕,每到学校放假,就是我噩梦的开始,对于我来说,家就像一个地狱,张满了无数滕蔓缠着我,让我喘不过气来。 现在的我,觉得别人对我好都是虚伪的。我觉得自己内心已经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了,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悲伤或喜悦,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有时候,我会特别羡慕那些所谓的"坏学生",我想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要当个"坏孩子"。 我也想过要去交朋友,却发现自己好像已经习惯一个人呆着了,稍微热闹一点就想要逃,感觉特别慌,不知道该怎么融入集体,我不想当一个不协调的音符,但我真的很想和大家一起玩。陈老师,我该怎么办?您能教教我吗? 唉!这封信让我心疼了好久。我想起托尔斯泰有句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做了十几年的老师,又做了几年心理咨询,我看见了"快乐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快乐的人各有各的不-快-乐。"远离父母的孩子不快乐,和父母呆在一起的孩子又可能会因为其他各种理由而不快乐。 来信的女孩是那么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可是,她却默默地忍受着与父母的分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孤独的孩子,她的内心越来越封闭了。虽然极其讨厌这种孤独,但却又越来越习惯于这种孤独。习惯成自然,以致于当有机会面对热闹的人群,她却想要逃,觉得特别慌。这种可怕的习惯,就像一点点滋生的蛛网,慢慢吞噬了女孩的快乐。 做父母的人、做老师的人,所有的大人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乖巧听话,希望孩子能够让人省心,希望孩子能够体谅大人的辛苦。可是,敬爱的大人们啊,你们是否体察过孩子们内心的需求呢? 孩子们最大的需求就是要被人看见,被父母看见。看见他们对陪伴的需求,对理解的需求,对与父母保持情感联结的需求,对自我存在感以及真实感的需求,对感受人生意义的需求。 陪伴、理解、情感联结,这些需求的满足只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是履行这些职能的最天然的人选。而一个人是否能发展出自我存在感、真实感、和人生意义感,这些需求就更深一层了,当然这些都离不开父母的孕育。 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史上有一位重要人物,叫温尼科特,他提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术语和概念,比如:足够好的母亲、促进性环境、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过渡性客体、母亲的镜像作用,等等。 现在,回到女孩的来信,借助女孩的故事我们可以初步感知"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这两个概念。"自体",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总体人格,可以指代一个完整的人。 女孩在信中说:"为了乖女儿、好学生的高帽,我把所有的话都埋在了心底。大家都说我人缘特别好,跟每个人都可以相处的好,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内心有多么孤独。" 在我看来,让女孩苦恼的根源在于她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即使表达了也没人听见、没人看见,为了别人口中的好而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 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能被父母看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的自体感将如何发展呢?一个孩子,如果他只能顺从环境,只能服从他人,他要怎样在环境中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呢?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足够好的父母"和"促进性的环境"。遗憾地是,现实生活中,父母们提供给孩子的环境,各种锦衣玉食、各种玩具、各种兴趣班,是不是能够促进孩子心理发展、人格成长的适宜的环境呢? 温尼科特在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关注的不是所谓的病理和症状,他关注的是个体主观体验的质量。他在心理治疗的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很多来求助的人,不是被烦扰的症状折磨的人,而是那些行动和功能像个正常人但却感觉不到自己像个人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假自体"。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很多人常说的:我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感觉我把自己弄丢了,我不知道我究竟想要什么。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假自体"的部分存在,比如我们要谦让别人,我们得遵守必要的社会规范和人际礼仪,这些就需要我们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妥协。我们需要认同和模仿他人,以便于更好的与他人相处。这部分"假自体"其实是一个人的社会功能,它能让我们的"真自体"更好的发展,所谓"适者生存"嘛。 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的顺从别人,压抑自己,那将会怎样呢? 女孩在信中说:所有人都对我说:"你最懂事了,你要体谅爸妈,他们也都是为了你。"可是,在内心里,我特别想大声地喊:"你们体谅过我吗?钱可以再赚,我的青春只有一次呀!我不想要过富有的生活,我只想要一家人好好地待在一起。" 但是,女孩最终什么话也没有喊出口。她只是默默地承受了一切。成全了父母和他人,压抑了自己。 女孩说:"每当放假我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就那么一直坐着,觉得实在孤独了,就自己和自己说说话。"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习惯了,结果:现在的我,觉得别人对我好都是虚伪的。我觉得自己内心已经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了,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悲伤或喜悦,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有时候,我会特别羡慕那些所谓的"坏学生",我想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要当个"坏孩子"。 在我看来,女孩并不是真的想要做个"坏孩子",她所希望的只是做个真实的自己,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能够被自己的父母看到自己的需求。 我认为,能够被父母之爱滋养长大的孩子,有机会与父母和谐相处的孩子,有机会在父母身边经历人际冲突并学习妥善处理冲突的孩子,自然就会懂得怎样走向社会、融入人群了。 最后,我想对写信的女孩说:孩子,谢谢你的来信,让我们有机会相遇在这电波中。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你的文字是真实的,你的情感、还有我的声音也是真实的。用文字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会对你很有帮助。在孤独的日子里,有文字和书籍相伴,学会倾听自己,学会陪伴自己,也很重要。毕竟,你的身边,还有老师,还有很多同学和朋友,在同伴中练习人际交往,这也很重要。 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他们的心里一定记挂着你,和父母多通电话,或者试着给父母写信,这也是一种情感沟通和联结的方式。 你的父母以他们的方式安排了他们的人生,那是他们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必定是建立在他们的人生经验和认知水平上的。而你已经长大了,从那些优美通畅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你独特的气息。我相信你也可以试着掌控自己未来的人生了。 昨日之日不可追,明日之日须臾期。祝你好运,亲爱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