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为什么我们想法很多付诸行动的却很少


  Managershare:致和我一样,有很多想法,却缺乏行动,导致想法完成度很低的朋友:"期待不劳而获;匆匆行动,太过急切要一个或很多结果,却缺乏细致谨慎的思考与谋划;害怕被评价,害怕自己的观点失效或错误,而拒绝他人的意见",这些可能都是我们都需要去克服的心理障碍与思维误区,毕竟,得到并没那么轻松与简单。
  "我想在学习或工作之余,学习一门爱好,绘画、吉他、游泳、外语或者烹饪,我想开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我想给杂志专栏投稿;我想自己做一些小生意;我想对这个居住了很多年的城市来一次深度主题游……"
  你的内心是否曾经涌现过类似的声音。那么,首先恭喜你,你没有"习以为常"当下的生活,对生活仍有追求,渴望生活更丰富多彩,自我更丰富、完整。可是,这些声音,有多少已被你实现,有多少就这样虚呼飘渺地逝去,只偶尔在你想起它的时候,闪回心头,接着又飘忽不见?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就属于典型的前者,"内心声音很多,把它实现,做到的却很少。"
  从正反两个经验出发,我发现那些我没做到的有,"我想好好写一篇书评,我想给杂志专栏投稿,我想运营一个微信公众账号……";而那些我经常能做到的事情有,"每天会主动把家里的碗给洗了,每天坚持锻炼、运动……"。
  回顾这些经验,我发现,那些我做到的,并已经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的事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需要多少思维,只需要机械的劳动,就可以让你看到成果的事,比如洗碗。另一种是"过程型"坚持的事情,认为只要做了就是已实现,而不是在乎结果有多好,比如每天跑步。
  我发现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这两种事情,其实是非常低层次,以及对个人提升有很大隐患的。机械性劳动,给了我每天的生活一种虚幻的充实感,但它其实对人的智力、精神的提升并无裨益;"过程性"坚持,不在乎结果的产出,让我总是停留在达成一件事的初级水平,就像我会一点游泳、会一点舞蹈、会一点音乐,但也都仅限于"会一点儿"。
  而对于那些我没做到的"我想运营微信公众账号,我想给杂志投稿……",都是以"我想干这,我想干那……"的句式开头,所表达的只是一个个众多"欲望的结果",而从来没有过细致的谋划与实施。也就是说,我憧憬的是"不劳而获",即跳过所有需要精神智力、劳力以及其他付出,而直接得到一个结果。
  可有时候我也会纳闷,为了写好一篇文章,给杂志投稿,为了运营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我也想了,思考了。可是,我是真的思考了吗?是为了一个结果,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计划表,步骤实施表,做了调研,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方案的那种思考吗?还是仅仅凭感觉和经验,呆坐在电脑前,仅凭大脑在那里对每个想要的结果在泛泛的空想。
  我曾经以为自己,执行力的缺失在于自己想得过多。现在才发现,执行力不够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在思考,或我称之为想得根本配不上"思考"二字。
  "谋定而后动",要做出一个行动,意味着你已经参照现实,通过观察、权衡、比较得出一个结论与思考的方案和完成行动具体的时间表,而这我没做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你有一个想法,结论或者行动方案,是否通过现实的实践、试验,在别人的评价与其现实效果中,比对自己完成的效果是怎样的。
  虽然将想法与行动接受他人的检验,意味着我们的观念可能被推翻,我们先前的知识可能失效,但我们所有的成果,不都是凭借自己的创造,为他人提供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与他人发生联系吗。而这一点,我也没做到。
  没有经过细致的思考,没有明确完善的行动方案,其后果是,我往往通过匆忙而又慌乱的行动,去寻找出口,结果却是恰恰适得其反。在莽撞行动之后,耗费精力却一无所获。
  对于那些和我一样,有很多想法,却缺乏付诸行动,导致想法完成度很低的朋友,"期待不劳而获;匆匆行动,太过急切要一个或很多结果,却缺乏细致谨慎的思考与谋划;害怕被评价,害怕自己的观点失效或错误,而拒绝他人的意见。"这些可能都是我们都需要去克服的心理障碍与思维误区,毕竟,得到并没那么轻松与简单。
网站目录投稿: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