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同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不仅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严酷的国际竞争的紧迫需要。中国是制造大国,但此时的我国却不是制造强国,如何实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呢?"工匠精神"需要贯穿始终。
  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业,说到底就是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这就需要"工匠精神"。在制造业强国纷纷推出更高更新更强的制造业战略时,中国制造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转型升级压力,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工匠精神"是催化剂。如何培养"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应该发挥决定性作用。
  日前笔者随技工院校骨干校长赴德培训团考察德国职业教育。通过聆听专家授课、观摩课堂、参观企业和培训学校,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而且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感受到了德国人高度的文明自觉和高标准的工作自觉。
  一、法制健全,结构合理,确保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学习,笔者认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主要源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政府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绝对性作用。首先是立法,德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州立法使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其次是行业参与,行业的加入为企业和学校之间架起了桥梁,使学生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形成了交叉学习的形式,行业负责对企业进行评估、对学生在企业实践情况进行督查、为校企对接提供平台,有效节省了学校与企业的精力和时间。由行业负责对教育成果的评估,真正实现了考评分离,提高了职业资格的含金量。再次是校长职能明确,校长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治学,对教师进行评估、修改和完善教学大纲、对学校实施管理,确保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的其他辅助工作均由政府负责,减轻了学校的负担,使办学、治学能够更加专精。
  二是企业参与度高。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有关,那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达到了入学即实习、学习即工作的要求。在德国,大中型企业和较为有实力的小型企业均吸纳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实习生,并为他们提供工作实践的平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学校分配难、社会富余劳动力多的问题,有效实现了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的多赢。
  二、学校企业,各司其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一是技能养成的重心侧重于企业。德国"双元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深入的校企合作。同比国内职业院校,技能养成的重心更侧重于企业。在参观德国职业学校时笔者发现:他们几乎没有国内职业院校标配的大型实训场地,主要采用的是强调"教、学、做"贯通整合的一体化教室。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减轻了学校的资金投入压力;另一方面,在企业完成的实训课程有的放矢,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二是项目教学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主。与国内不同的是,学校教学中的大部分项目课题是由企业提供,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课题设置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生自主研究解决,解决的方案是多元化的,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教师开始并不进行讲解和手把手地教方案,而是通过通知、计划、决定、运行、检查、评估这6个环节,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学业与就业同步,突出就业导向。教学内容符合企业实际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入职能力是职业教育的落脚点。在德国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必须要找到实习单位,并将在企业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研习。解决问题的主线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提升了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
  三、教學环节,融入教育,有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由于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不住校,因此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学生开展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与我国不同的是,德国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而是将所有的教育融入到学校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案例一:项目教学融入企业流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德国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听课笔者感觉到教师已经将综合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项目教学中,通过分组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要和组内人员进行配合才能将一个项目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得到提升;为了解决项目涉及的课题,学生必须自己设计需要的原材料,并以书面形式向其他角色组提出购买需求,这时就需要进行成本核算,通过一系列的程序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统筹思考能力和成本意识。
  案例二:精益求精、重视细节,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在德期间,我们观摩了一些学生的上课过程,印象较深的是印刷课,教师带着学生进行色彩的调试,在调试的各个环节,每一名学生都能认真地用滚刷进行着色,学艺术出身的笔者和团里的一位印刷专家一眼便看出颜色调试得已经相当准确,几乎没有色差,但学生依然用对比镜将自己调试的色彩与色卡反复比较,可见教师在细节的要求上是十分严格的,这正是对"工匠精神"的培养。
  案例三:严谨精准、注重质量,企业员工敬业乐业专业
  在德国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西门子、宝马、MAN等多家知名企业,在企业生产线上工作的员工大部分都有在职业学校学习的经历,通过交谈,体会到他们在工作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每位员工都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每一项工作都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他们在学校中所培养的"工匠精神"在企业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通过参观企业,亲眼目睹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更进一步验证了通过职业学校学习的员工,都具有较强的"工匠精神"。
  四、教学质量,职教生命,教师培养评估当务之急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德国的职业学校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评估,教师会定期参加培训,同时会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训,以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校长会以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评估,当然,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听课,通过评估为教师加分定级,校长是从最好的教师中产生的,此做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德国,从国家立法到学校职能,从校企合作到教学方式,从教师的自身能力到学生的严谨学风,环环紧扣,成为了培养大国工匠的闭环。其中,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相比国内大部分应试教育而言,"双元制"教育更有利于深入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自我提升,缩短了学生在企业磨合的时间。同时,在学校期间所培养出的"工匠精神",已经厚植在学生的行为习惯之中,为德国工业4.0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笔者认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职业学校的作用不可或缺。因此,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继续深化与企业深度融合,让企业参与大纲制定、教学评估等各个环节,使培养方向与企业的需求相一致;二是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尤其要定期到企业进行提升,使之适应社会的需求;三是加速推进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四是要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不要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每一个细节入手。
  职业教育只有从理念上彻底改革,才能真正成为培养"工匠精神"人才的基地,成为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为助推《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为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党委书记】
网站目录投稿:半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