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提到了产品定位在产品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以理想的方式去找到并描述自己的产品定位。在确定了自己的产品定位以后,下一步,就要进入到产品的形态设计,以及更深入的功能交互设计。 产品形态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产品形态?或者说在产品的形态设计阶段,我们到底要确定什么内容?其实在这个阶段,就是要明确为了达成产品目标,最重点要做好的几件事。 对于初级产品经理来讲,很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拿到需求的时候第一秒就开始想解决方案,然后马上动笔开始画原型图,或者写需求,千万不要这样做,除了花费30%的精力对产品定位做前置思考,你还需要投入至少20%的精力来进行产品形态的确定,输出这个需求的产品框架来。 产品形态的设计,是一个不断地运用用户思维和业务思维去思考的过程。关于具体的产品形态设计,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例如SNS类型的产品,对于这类产品的产品形态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想清楚三件事:profile、relation、content——也就是用户的资料(属性和行为画像)、关系链条、内容。 当你针对这三件事情,根据你的产品定位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你就会得到不同的SNS产品。例如关系链条,在最早期门户网站的时候,大家是没有账号的,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这个时候是没有关系链条的。后来大家有了账号,可以对文章评论,这就有了单向的用户对作者的关系链,到后来用户之间可以相互发送消息,关系链就更加丰富了。新浪网到新浪微博的发展,其实也是针对这三个形态的演进。 关系链在这个产品的形态设计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因为这块的设计一定是符合梅特卡夫定律的——一个网络的用户数目越多,那么整个网络和该网络内的每个节点的价值就越大。 同样的,针对电商类的产品形态设计,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个词——用户流、物流、现金流,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产品形态设计的四个步骤 我特别喜欢我之前的leader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做产品就是求真理的过程,这让我对我的职业发自内心的喜爱。" 产品形态的确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迭代的。这和人类接近真理的过程如出一辙,我们要不断地根据产品定位做出判断和思考,要像拼图一样,逐步去完善每一个产品的每一种形态,才能够形成一个能够达成产品目标的完整链条。 既然产品形态本身就是不完美的,需要迭代的,那么相应的就一定会遇到很多挑战,"我觉得你说的这个不重要"、"XXX应当是更需要做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做了也达不到我们的目的"。我们没办法证明我们设计中的产品形态是否就是最后的答案,因此我们不需要证明我们自己是对的,而是去验证,去迭代,这就需要产品的功能设计,交互设计了。 针对产品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模块: 功能结构设计; 信息架构设计; 原型交互设计; 视觉设计。 其中视觉设计基本由设计师来完成,暂且不谈。 功能结构设计就是产品形态设计的延伸,用户是谁,他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完成什么样的行为,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种用户行为的集合,形成一个功能模块,这就是功能结构设计,最终的呈现,是用户的流程图。 信息架构设计,是为了帮助自己梳理信息的,通常是跳出页面之外的,对于整体信息的一个分类。我们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并且进行优先级划分,最后通过对功能结构设计的梳理,找出所有的信息点,进行去重和化简,最后得到产品的信息架构,呈现出的是每个节点所包含的信息。 原型交互设计则更加细致,注重每个功能内部以及功能连接中的用户体验,例如按钮的选择、页面中的信息呈现级别的选择等等,最后形成我们的原型,提交给设计师进行视觉设计的加工。 产品形态设计的金字塔原理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我们可时刻利用金字塔原理来帮助自己。所谓的金字塔原理,就是在思考的时候,同时利用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来考虑,以此尽量保持自己的产品形态设计的有效性。 例如在功能结构的设计中,我们在纵向思维上,考虑单一功能的用户流程,而在横向思维上,考虑多个场景下的交叉,或多个用户类型在同一个操作下的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要"说人话",你要尽量把这个用户流程,用一个完全小白都能明白的方式阐述出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持续的切换用户视角和业务视角。 "用户老王为了完成今天购物后弹出的积分任务,第二天又购买了一次产品,最终获取了100积分,他爽了"和"我们为了提升复购率,先给老王push提示他有积分任务,然后让他来买,最后完成了复购目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 同样的,在信息结构设计和交互设计中,我们同样也要利用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反复切换来思考。比如纵向思维上,考虑页面前后如何跳转,交互和按钮如何设计;横向思维上,则思考页面信息如何排列,是否需要设置导航,页面和整体的VI是否一致等等。 其实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真的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产品,UE,UI,在本专业的能力上应该精通,在对方的业务领域上也应该是超过合格的水准。 产品经理的交互设计能力至少要有70分,而审美至少要有80分,同理UE应当也有70分的产品策划能力和85分以上的审美,而UI对于UE的掌握至少也要达到80分的水平。 产品形态的误区 我们在进行产品形态的设计时,很容易陷入几个误区——老板要求的、开发搞不定、运营提议的、客户非要的······ 其实,很多需求最终的落脚点可能确实如上面几种情况一样,但我们需要清晰的认知,做以终为始的思考,知道为什么结果是这样。 以终为始的思考,帮助我们看到产品形态最好的样子是什么,而最终落地,可能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做减法,但是当客观的桎梏一旦去除,你就马上有机会让自己的产品更上一层楼。产品的诞生,一定是一个先做减法,再做加法的过程。这整个过程中,最终归于产品经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独立思考。 针对产品形态如何摆脱误区,同样给大家几个建议: 独立思考,保持自己的判断 对产品定位和产品形态,做以终为始的思考 清晰的知道产品先做减法,是为什么减,什么时候能加 勇于做出你的判断,坚持你的选择 以上就是关于产品形态设计的一些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