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全球任何一个国家,中小企业在市场中都是扮演着最活跃的成分,是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就成了重中之重。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不单单是其对国家GDP的贡献,其更大的作用是增加就业、促进出口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以及出口促进等方面发挥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13年三季度末,全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总量超过4200万家,比2007年增长了49.4%,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同时,中小企业也贡献了58.5%的GDP,68.3%的外贸出口额,52.2%的税收和80%的就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人们对中小企业也日益关心。而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中小企业在资金上的供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尤其是私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来,据统计,近2万家中小企业因为难以融到资金面临破产停工;几十万家中小企业为融资难这个问题而奔波。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在原因 最突出的原因是信贷配给。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使银行倾向于对企业进行信贷配给。在许多情况下,即使借款人愿意接受更高的利率,同时银行也具有继续提供信贷的能力,银行还是不愿意提供信贷。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信贷中很常见。许多中小企业通常愿意以高于市场平均利率的水平获得贷款,但银行也不完全满足这些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这种情况就被称为"信贷配给"。我们已经分析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显然更加严重,导致潜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更严重,这成了阻碍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真正原因。也正因为此,银行实行信贷配给的主要对象也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就是因为受到商业银行的这类信贷配给而导致了融资困难。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在原因 如今,中小企业融资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除了外在的原因外,中小企业自身所特有的状况决定了其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足额及时的贷款需求,中小企业似乎总是处在资金饥渴的状态。概括起来,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 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百年老店诚然可见,但是,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够存活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而在中国,据《科学投资》的调查结果,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3~4年之间。中国每年有100万家企业倒闭,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这种很低的平均寿命使得给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相当的风险性。 2.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的不透明性 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的不透明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外部资金供给者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等金融中介在收集、分析中小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问题上存在障碍。中小企业一般都存在财务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所以财务信息的保密也就成为其在竞争中自我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如果信息是完全的,以及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是充分理性和合理的,并且不存在信息成本,就不会有决策的失误。优质的贷款需求者就会获得金融机构的足额贷款,金融资源也就获得了合理最优配置。但是,完全信息只是一个理论假设,真实世界中的信息从来就不是完全的。但是,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最关心的是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当高收益不足以抵消其对安全的需求时,利率的调节杠杆就失去了作用。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基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所处的非凡阶段,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权衡融资成本和融资收益 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根据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身资金的需要量,也就是在决定资金需求时要"量出为入",基于合理的融资规模充分利用不同的融资渠道,组合不同的融资方式,以确定自身最优的融资结构。另一方面,处于创立期的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相当严重,使得其和外部资金持有者之间进行融资交易的效率相当低,企业更多地运用内源融资虽然不会使企业的控制权旁落于他人,但由于权益资本要求的报酬比较高,且无法产生抵税的功能,因此它的实际融资成本往往高于外源融资,尤其是债务融资。在企业内源融资不足、金融机构惜贷的情况下,企业应重视融资规模和投资需求的匹配,对融资成本和融资收益进行科学评估,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重融资,轻用资"的现象。 (二)谨慎运用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既可使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得杠杆收益,又能产生抵税效应,但企业管理层和债权人之间存在利益不一致现象,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签订债务契约。债务契约具有刚性约束功能,一旦企业无法适应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外源融资中过多的负债会加重企业的利息负担,财务状况日趋恶化,企业就会面临破产。同时,企业碰到报酬更高的投资机会时会受制于原有的资本结构而无法顺利融资。此外,逃债、躲债更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致使其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考虑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切不可以为金融机构贷款"多多益善",而向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地下钱庄借贷则更不足取。 (三)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达到50.3万亿元,政府应积极引导这部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鼓励居民个人自主创业,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中小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打下基础。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它为中小企业迅速融资提供了条件,是处于创立期的中小企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风险投资有利于企业的股权结构趋于合理,防止"一股独大",并能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外源融资的能力。这种融资方式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运用,虽然近年来我国有些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数量在增长,但有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的国外风险投资和国内本土风险投资的投资额比例分别为89%、11%,我国的风险投资规模仅仅是美国的3%。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要积极利用风险投资来融通资金,促进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岳,谭之博.电子商务、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一个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12(07). [2]安春梅.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3]陈文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解释及其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 [4]胡乃武,罗丹阳.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新解释[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