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农村正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缺失问题,其中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与人才流失所导致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是问题的关键。城乡差距与不同产业劳动力价值分配的不均衡、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对人才资源的再分配向城市的偏移、农村人才对自我身份与地域的自我摆脱心理,均是导致农村建设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对农村整体人力资源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表明,欲重建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充足的现代农村主体性人才储备,必须从调整产业收入差距、推动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再造国民教育体系与农村关系等方面人手。 增加农村土地附加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从农村流向城市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使然,但在中国转型时期,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直接原因在于,同样的劳动,收益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农村土地附加值过低,它对中国农村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如农业产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物质文化需求难以满足等。据一份进城务工人员调查显示,农民进城务工的动机(该指标未限选)为:认为农村没有发展机会者占49.8%,为了挣钱养家者占42.8%,……从总体上看,进城务工的农民主要原因是认为农村没有发展机会及要挣钱养家。 "三农"问题是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收入问题。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较大,农民的人均纯收^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化文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农村,一个农民外出打工一年获得的平均收入至少相当于8个依然留在山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纯收入。各行各业的农村人才,在目睹这一现状之后,出于个人、家庭或环境的压力,从农村转移至城市,从而导致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使得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人才严重不足。 因此,政府应切实增加农村土地附加值,提高农民的农业纯收入,为扭转农村人才流失奠定基础。首先,依托高校、农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这就要求农村要依托各大高校、农校,建立各类学生实习基地,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集中或分散地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使其成长为有文化、有技能、懂科技、高素质、专业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而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次,依托专业协会、专业公司,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当前,导致农村土地附加值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小农生产、分散经营较为普遍。政府应在农村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专业公司,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参与进来,把分散承租的土地交由企业或协会统一规划,而专业协会或公司对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服务,从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结构型、互补型生产布局,并促使农业生产与市场直接挂钩,产、供、销一条龙,变小农生产、分散经营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最后,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采取一系列"帮农富农"的措施,增加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建立、健全收入支持政策、信贷支持政策、农业税收保护政策,实施农业保险,强化农业生产服务,并注重其执行实施的效果,把最终落脚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来。 推进农村生活方现代化 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种发展无论在程度上、速度上还是质量上,都是无法与城市的发展相比的。农村生活方式比较落后,教育水平低,医疗、养老保障覆盖面也较窄,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这也是农村留不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想遏止当前的这种人才流失现象,就需要努力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为留住农村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这就要努力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力推进人口城镇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统筹考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劳动就业、社会事业、行政管理,在战略、体制、规划、政策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其次,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的战略。促进人才回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内容。其中关键就是完善各级财政间转移支付等问题,尤其是要建立起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向农村尤其是落后地区确定转移支付的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公共财政体系,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最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多不齐全,存在交通不便,供排水不畅,生活污染严重,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各级政府在加强资金扶持的同时,还必须广泛深入地召开宣传动员大会,使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配合各项工程建设,加快农业生产配套、生活配套设施、公共服务、救贫济困等方面的建设,确保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拓展农民的文化生活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农民文化生活空间却未得到正常的拓展,并且传统生活文化空间也受到剧烈挤压。在城市社会制造出的流行文化的影响下,乡村传统文化正在解体,乡村本土文化秩序处于瓦解之中,新的文化形态还未定型。 一方面,要培育—种新的文化价值。针对农村中出现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现状,各级政府和各界学者要探索出一种农民能够认同、能够接受的新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在政治上应该为参与型、合作型,能够促使农民积极参加基层政权建设,推动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在经济上应该为竞争型、进取型,能够促使农民大力发展经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人际关系上应该为理性型、和谐型,能够促进邻里团结、互帮互助,营造文明乡村风气的建设。 另一方面,也要重塑农村公共生活形象。农村公共生活建设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政府应结合具体情况,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农村公共生活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自愿者组织,开办各类成人教育,开展一系列新成果报告会、知识讲座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先进技术的同时,把农民团结起来。 调整教育对人才的分配导向 我国国民教育水平有很大提高,一个由高等教育、初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组成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正逐步建立 起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育了大批急需人才。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它的弊端一一它正逐步转变成一种"过滤器",把大批从农村中走出来的人才转移到城市建设之中去。农村学生将考学作为跳出"农门"的主要跳板和机遇,越是重视教育的地方,考出去的学生越多;考出去的人多,回来的人少,越发导致了农村人才的缺失。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具有多样性,譬如中国传统思想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引导,城市自身的魅力等,但也与我国教育的理念、方法和内容有一定的关系。这需要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把"过滤器"变成"导流器",为城乡协调发展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上加深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我国是一个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而农民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是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建设的根本问题。 其次,更新教育内容,及时培养农村急缺人才。要改变过去"只为城市育英才"的错误理念,紧盯农村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改变教育内容,积极设立与农村对口专业,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宝贵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其毕业即可上岗,服务于农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最后,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农村现实。学生中虽也有部分来自农村,但大部分学生对农村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支农、助农、社会调查等,使学生深入了解农村现状,发现其中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力争解决问题,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这样做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农村的感情,立志将来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这其中不仅需要大批城市人才源源不断的投入,更需要培育起强大的农村人才体系。各级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业的土地附加值,推动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调整教育对人才的分配导向,进而在引进外部人才的同时,成功地留住农村人才,使他们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