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神探狄仁杰官职一览表狄仁杰是什么官职


  在唐朝建立初期,对中央官制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化,主要是由三省、六部、九寺和五监组成,小编这里主要说说三省。唐代三省名称恢复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确立三省分权制度,即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形成三省相互制约的格局。
  1、三省
  1.1、中书省
  1.1.1、沿革:中书省隋代称内史省,唐高宗龙朔二年,改成西台,高宗咸亨初年,又称中书省。武则天光宅元年,改成凤阁,神龙初复旧。唐玄宗开元元年,改称紫薇省,开元五年,恢复中书省。
  1.1.2、职员:中书省长官,唐初沿隋制称内史令。唐高祖武德三年,改成中书令。光宅二年,改成内史,所以我们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能听到"内史"这个词,狄仁杰就是中书省的长官。中书省的副长官称为中书侍郎,其名称亦随着中书省名称的改变而改变。中书令和中书侍郎制度上都设二人,中书令理论上是正二品,中书侍郎理论上是正三品。在中书令与中书侍郎之下,又设六名中书舍人,为正五品。主要负责"掌侍进奏,参议奏章",帮助中书令和中书侍郎决策。遇到大事,中书舍人以"商量状"提出意见,供裁决参考。另外,有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右补缺六人,右拾遗六人,掌侍从、顾问。通事舍人十六人,掌朝见引纳、殿庭通奏。
  1.2 、门下省
  1.2.1、沿革: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称东台,咸亨初年复旧。武则天临朝,改成鸾台,神龙初年复旧。唐玄宗开元元年,改称黄门省,开元五年,恢复门下省。
  1.2.2、职员:门下省长官,隋末称侍内,唐朝建立,改称纳言。唐高祖武德三年,改成侍中。侍中就是门下省的最高长官。门下省的次官是门下侍郎,但门下侍郎的官称也随着门下省名称的变化而多次变化。制度理论上,门下省侍中设二人,正二品;门下侍郎设二人,正三品。侍郎之下,有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左补缺六人,从七品上。右拾遗六人,从八品上。
  1.3、尚书省
  1.3.1、沿革:先后改称中台、文昌台、都台,武则天神龙初年,又改称尚书省。
  1.3.2、职员: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理论上,尚书省设尚书令一人,正二品,职"掌典领百官"。然而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于唐初曾任此职,此后,"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遂成虚职。唐代宗时期,李适因收复东都有功,获授尚书令之职。德宗时期,郭子仪因功受拜尚书令之职,辞而不拜外,唐代基本不授尚书令之职。尚书省的次官是尚书左右仆射,从二品,贞观时,房玄龄和杜如晦就分任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六部,此处暂不赘言。
  2、政事堂
  政事堂是三省议事的地方。唐初,三省长官常于门下省议政,即以议政之所谓政事堂。政事堂制度,是为了解决三省分权后的权力协调问题而出现的,特别是为了协调中书与门下的关系而需要的。
  政事堂会议组成人员主要有三省长官、副长官以及钦命人员。钦命人员由皇帝给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作为与会资格。"同中书门下三品"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者的含义相同,意思都是获授此衔者,可以同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一样"同知政事"。因为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实际上皆为三品,故以"中书门下三品"代指中书令与侍中。
  太宗时,杜如晦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或曰"参知政事"之类,都是宰相。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不能天天上班,便"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就起源于此。后来李勣(徐懋公)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同中书令、侍中,"同三品"就起源于此。
  唐代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政事堂会议属于宰相办公会议,与会人员都可被视为宰相。会议设有"执行主席",由与会人员轮流担任,称之为"执笔",执笔负责整理会议意见,但无决断之权。政事堂事实上成为唐代的中枢,即决策中心。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迁与中书省,唐玄宗开元中后期,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
  清代的宰相"中堂"就来源于政事堂。
  因而,狄仁杰的内史之职其实就是中书省的长官。"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在武则天时期就是参加政事堂会议的敲门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目录投稿:宛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