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微博上看到一位成都姑娘的求助。 女孩子是211的研究生,家里有5套房子2辆车,家世条件非常优渥,她的恋人是她的高中同学,只是大学本科,一个人在北京北漂,父母都在农村,家中只有6万元的存款,男孩子除了30万的年薪之外,别无他物。 可是,这样的恋情,反而遭到了男孩子父母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女孩子是骗子,甚至在见到女孩子、了解到女孩子家的情况之后,还是以一种逼问的方式来让女孩子表态。 男孩子的母亲则一直让女孩子包容理解自己的儿子,而他的姐姐则毫不客气地对女孩子说:"以后做饭都靠你了。" 女孩子很困惑,她不知道这个婚该不该结,以后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这个贴子一发出来,众多网友众口一词:分了吧!结个鬼啊,难道后半辈子用来哭吗? 很多女孩子一旦陷入爱情,总是会单纯地以为"有情饮水饱",只要男方爱自己,哪怕粗茶淡饭、哪怕上街乞讨都甘之如饴。 可是现实总是很残酷,你以为嫁给的是爱情,但是在对方的家庭来看,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烧饭做菜生孩子的保姆。 金星曾经主持过一档节目《中国式相亲》,节目中男女双方都是带着自己的父母家人来到现场,让他们为自己的"爱情"把一把关,掌一掌眼。 其中有一位男嘉宾,陪同他参加相亲节目的,是他的母亲和二姨。他还没说出自己的择偶标准,一旁的二姨就先抛出了家族的择偶观:"身体健康,心地善良,勤劳肯干,当家理财。" 然后,她又反复强调一定要会干活能干活乐于干活。"只有干才能活,不干不能活。" 当一旁的男嘉宾强调自己喜欢好看的女孩子时,二姨有些不高兴,强调说在选择婚姻这件事情上,她的主权比较大。"好看的脸蛋可生不出大米。" 现实就是这么赤裸裸,它掀开了表面华丽的外衣给你看里面最丑陋的东西。 你嫁的,不仅仅是你以为的爱情,更是对方家人所处的阶层,以及由那个阶层而表现出的思想和意识。 不管是"北漂男"的亲姐还是"相亲男"的二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他们的的观念里,娶回家的媳妇,不是要去疼去爱的,管你是不是天仙公主,有几套房几辆车,条件多么优秀,性格多么讨喜,在家多么娇生惯养。 只要嫁给我们家,就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工具",并且必须是"有用的工具",你得会洗衣做饭、擦桌子扫地、你得会生孩子会做家务会照顾人…… 简·奥斯汀说:"婚姻只考虑家境是荒谬的,不考虑家境是愚蠢的。" 结婚之后的你,不仅面对的是他这个人,更要面对他背后的那个家庭。 你谈的是爱情,他们谈的是物质。 你注重的是灵魂,他们看重的是你会不会做饭,能不能生养,肯不肯忍辱负重。 -02- 我的好朋友林华已经离婚很多年了,提起那段短暂的婚姻,她就悔不当初。 那时她刚参加工作,一次很偶尔的机会,认识了之后的老公杨凯。 林华家庭条件很好,父母都是高管,在这座城市颇有些影响力,林华本人也非常优秀,长得好看不说,工作单位和收入,在当地也都是佼佼者。 可是杨凯只是一个极普通的修理工,母亲当年出轨离婚,如今60岁了,还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透视装,抱着一只巴狗满街走。 这段爱情当然遭到了林华家庭的强烈反对。父母苦心婆心地劝,甚至不惜与林华断绝关系来要胁她,可是父母越是反对,林华就越一意孤行。 终于,在杨凯的挑唆下,林华未婚先孕,父母只好认可了这桩婚事。 可是婚后第二天,因为一点琐事,林华和杨凯发生了争执,杨凯就对林华拳打脚踢。一旁站着的婆婆非但没有劝阻,反而火上烧油地说:"你嫁到我们家,就得听话。你男人说一,你就不能说二。妇道说的什么?就是出嫁从夫啊,你看看你,又不会洗衣,又不会做饭,你还会干啥?别以为你是下嫁,我们家娶了你才叫委屈呢!你以后还是改改你的大小姐脾气吧!" 在之后的生活中,林华越来越清楚地体会到了与杨凯家庭的格格不入。 出身离异家庭的他,对一切都非常敏感而自卑,林华的小性子也被他认为是对自己的轻视,于是,轻则出言不逊,重则拳脚相加。 就连林华从父母家中拿来的小礼物,也都被他认为是一种"施舍",给扔了出去。 出嫁前,林华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结婚后,就成了天天烧饭做菜的保姆、性奴。 直到有一天,她在自己的洗脸池里,看到了婆婆换下来的内裤,她再也无法忍受了。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背景,自然会滋生不同的家庭文化、生活方式和关系模式。两个完全不同家庭的人,都带着各自家庭的影子和差异生活,如果处理不好,就是两败俱伤。 婚姻为什么一定要门当户对?因为条件般配,在相同的环境中才能滋生相同的境界和格局。而这些境界和格局,也是维系婚姻的重要条件。 婚姻中的两个人,就像翘翘板,必须势均力敌,才能相互平衡。一方太轻或太重,都会造成婚姻的失衡。 再深的感情,也敌不过失衡状态下的生活琐碎。 -03- 六六曾经有一部家庭伦理小说《双面胶》,在被改编成电视剧上映之后,引发了诸多争议。 有点小资情怀、娇生惯养的上海女孩丽娟,当初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执意嫁给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东北小伙亚平。 丽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出资为两人在上海买了房子,婚后的亚平对丽娟宠爱有加,二人的生活既浪漫又幸福。 可是这一切,被亚平的父母打破了。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念的差异,使亚平的父母对于嗲声嗲声妖妖娆娆的上海姑娘丽娟并不认可,完全看不惯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妄图改变丽娟,让她变得像自己一样,以男人为尊。这让婆媳二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夹在中间的亚平左右为难,终于,在母亲的一再教唆下,丧失了理智,把拳头狠狠地打向了丽娟,失手打死了曾经最恩爱的妻子。 这桩最初遭到丽娟母亲强烈反对的"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终以悲剧告终。 就像《新结婚时代》里说的那样:"结婚你不是嫁给了某一个人,而是嫁给了这个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你们俩的结合就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他娶了你,就等于娶了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社会关系、你的父母……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状态中,看似夫妻双方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实际上却是在不断的重复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婚姻关系,其实是每一对夫妻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双方父母互动的模式。 门当户对,不是说要贫富相当,而是恋人身后的两个家庭在价值观上,必须协调一致,必须旗鼓相当。 -04- 《门第》里的罗小贝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经历了许多事,我现在才明白,我跟春生最重要的障碍是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我们成长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观念也不同,有很大差异。"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是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 两个家庭之间的阶层、观念,都可能成为这份爱情的杀手。 他买200元买的T恤,你会觉得太便宜,太LOW。 可是你花15元买一杯奶茶,他就会觉得你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勤俭持家。 你可以买一套房子,然后毫不惋惜地轻易卖掉,然后把钱用来周游世界。 可他却可能觉得房子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奋斗成功的标志,宁愿要房子也不要你。 三观不合,还是因为家庭背景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是因为双方父母的观念差异。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开始成长,这种烙印反映在他个人的思想和表现上,其实就是他的"三观",而这种观念,是轻易无法改易的。 你们可以卿卿我我的谈一场只和风花雪月有关的恋爱,但是结婚,还是慎重吧,毕竟,恋爱只是两个人的事,但是婚姻,却和两个人背后的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每个曾经以为嫁给爱情并妄图改变对方的姑娘,到最后输的都很惨。 所以,那些想要结婚的姑娘们,一定要先见见对方的父母,他们的三观里,就藏着你未来婚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