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事业单位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要求事业单位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对比企业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势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产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企业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企业财务管理模视角下对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程度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国各个行业、部门都在深化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要求事业单位不断规范财务制度,2012年财政部为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不规范等相关问题颁发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首次将财务监督写入财务规则,对财务监督的具体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并要求事业单位在建立财务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内外监督[1]。因此,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经营水平提升以及优化事业单位资产合理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2]。区别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则主要是为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举措,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更好的从内部和外部双向获取相关经营信息以更好的为决策提供决策依据,从而获得企业利润最大化[3]。 通过对比企业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势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产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企业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企业财务管理模视角下对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一、企业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二者之间既有区别有又有联系。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二者都是为了对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进行预算、核算与监督的一种行为,对经营者以及与之相连的投资者,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财务核算,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优化单位资产的优化配置[4]。但是,二者之间也主要存在以下3个区别:(1)会计要素方面:由于企业与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企业主要是为了通过生产经营获得经济利润,而事业单位则主要是为了向社会给予各个方面的社会服务,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具有一定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标,因此,二者在会计要素方面的差别主要是利润、所有者权益等相关内容[5]。(2)财务管理工作的目的不同:由于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事业单位经营水平、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以及优化事业单位资产合理配置。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财务活动进行控制、监督从而获得最大的企业经济利润[6]。(3)会计等式不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等式:支出+资产=净资产+负债+收入,主要是为了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收支结余与净资产增值的情况,对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进行监督。企业财务会计等式: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主要是为了反映企业内部会计要素数量與资产归属关系[7]。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独特地位以及特殊性质,存在的一系列的客观原因,导致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8],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缺少应有的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由于在事业单位财政改革以前,财务管理不够规范,财务人员财务监督意识缺乏,缺少一种对国有资产管理应有的重视,忽视财务监督的重要作用。虽然进行了财务体制改革,加强财务监督,但是意识的转变需要时间的积累,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相关教育。 (二)时期内的预算编制不科学。科学的预算编制是进行财务监督的基础。一方面,目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大多采用原有的增量预算法,并未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的零基预算法。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收支预算缺乏相应的资源统筹,预算编制未能完全建立在事业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 (三)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监督方面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范围较小,相应的监督机制也不完善,导致事业单位在财务监督的过程中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 (四)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当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需要掌握更多的财务知识,当前事业单位的相当部分的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日益复杂的财务需求,导致财务人员在财务监督的过程中力不从心,不能够做到技能与岗位需求相匹配。 三、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举措 针对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为出发点,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增强财务监督重视程度。事业单位需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财务监督意识,其他部门员工也应加强相关意识… (二)建立科学预算编制机制。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要求事业单位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统筹工作成本编制预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编制进行调整。 (三)完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系统的涵括财务监督管理制度、执行准则、考评标准在在内的系统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管理制度是进行财务监督的制度保障。 (四)加强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是进行财务监督的基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更新财务人员知识储备和会计审计准则等相关制度的深入了解、使之做到培训系统化,培养具有财务监督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戴小娟.行政事业单位与下属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6):79-80. [2]韦佩舒.探讨事业单位和企业在会计财务处理的异同[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278-279. [3]徐爱梅.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的比照[J].中国商贸,2013(31):92-93. [4]李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13(02):196-197. [5]李加兵,赵斌,潘正海.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财会通讯,2012(05):103-105. [6]郭媛嫣.试析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及其成因[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1(02):32-34+39. [7]刘亚芳,高静.借鉴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加强经营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01):38-40. [8]李建发.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规范——兼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J].事业财会,2004(0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