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年红学研究再度出现热潮


  红楼梦研究的现状与成因
  红学研究
  摘要:
  2005年红学研究再度出现热潮,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考证派依然是红学研究的主流,文本研究有了较大的成效,索隐派异军突起。如霍国玲的《红楼解梦》、土默热的《土默热红学》、刘心武的《揭密红楼梦》等。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红楼梦研究本身的因素,因为红楼梦为我们留下太多的迷,二是市场经济和思想解放的因素。
  关键词:红楼梦研究 现状 成因
  "开篇不谈红楼梦,虽读诗书也枉然"。2005年红楼梦研究再度出现热潮,被文化界称之为"红学年"。起因固然是刘心武的"秦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但是红学研究早已是暗流涌动,花样百出,从作者到版本,从内容到形式,从成书到人物,各种说法层出不穷,愈说愈奇,人们不仅要问,红学这是怎么了?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的颠峰,红楼梦研究因此也成为一门显学,红学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最近还有越来越热闹的趋势,这在中外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魅力,曹雪芹给我们留下的许多迷团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思想文化的解放,红学市场也五彩纷盛,热闹非凡,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和成因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一、红楼梦研究的现状
  红楼梦研究源远流长,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划分出几个时期,出现过几个高潮,但是红学一直没有间断,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历史特色,其范围已经覆盖了全世界,但是主要的阵地仍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这里所说的现状主要是大陆的基本状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红学研究的主流依然是自胡适以来的考证派,以红学大师周汝昌、冯其庸为代表,以专家、教授、学者为骨干,几乎囊裹了红学研究的全部精英,翻开这一时期的《红楼梦学刊》,基本是他们的文章,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持反对意见的如戴不凡、欧阳建先生,虽然在观点上不一样,其论证方式也是考证派一路,考证派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曹雪芹的家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红楼梦版本、作者,脂砚斋批语以及红楼梦诗词、典故、医药、典章等细节的考证。其次是文本研究派,以我个人的观点台湾的余英时,香港的梅节,大陆的李希凡等为代表,近年来许多教授、研究生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列,文本研究包括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人物、诗词、文学比较、文化背景等。在这一方面也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与在几次红学研究会上大家的呼吁有很大的关系。第三就是异军突起的索隐派,真正使红学再次出现高潮的正是索隐派的再次崛起,首先是霍国玲姐弟的《红楼解梦》,据说是找到了红楼梦的真谛。其次是土默热先生的红楼梦作者洪升说,现在是无论网络还是出版界,也都炙热可手。再次是刘心武的"秦学",通过电视的魅力和出版界的推波助澜,现在还方兴未艾。其他如南明说,石涛说,朱琏说等等不一而足,但尚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克非先生出版了专著《红学末路》,继承了欧阳健先生的"程前脂后"说,也算是一家之言。
  二十一世纪的红学研究,总的趋势是考证派的研究处于强弩之末,由于没有新的资料出现,研究成果就很少,更没有引起轰动的东西,于是一部分人开始由考证转向猜测,如红学大师周汝昌对脂砚斋的史湘云说,以及《红楼夺目红》、《红楼真梦》、《和贾宝玉对话》等书,蔡义江的关于红楼梦成书的研究。有一些人转向文本研究,如冯其庸的《瓜饭楼评批红楼梦》。就连刘世德先生的版本研究也丛资料转向了文本内容,出版了《红楼梦版本探微》。文本派的研究处于上升的趋势,一大批学者,研究生加入了这个行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但是还没有重头作品,也没有出现象余英时的"两个世界"那样的新颖观点,但是对于《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人物的研究趋于深入,对于《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思潮进行了探讨,使《红楼梦》研究处于一个更大的范围,但是这些研究越来越学术化,专业化,有些人还在文中不断使用外文单词,学问是有了,只是离大众越来越远,躲进了象牙塔。而新索隐派不甘寂寞,新见解、新成果不断出现,霍国玲姐弟的《红楼解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曹雪芹和他的女友竺香玉合伙杀死了他们的政敌及情敌雍正,然后逃到西山写下了这部旷世奇书。他们认为《红楼梦》一书就象"风月宝鉴"一样有正反两面,正面是小说,反面隐藏着一个故事,他们不是和旧索隐派一样去比附历史上的人和事,而是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寻找所谓的真故事。比如书中有"竹、香、玉"等字于是就认定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竺香玉的女子。于是他们自封为"新索隐派"。还有一位是"颠覆了红学基础"土默热先生,土默热先生本来是研究洪升的,但是他觉得按曹学芹的生卒年代,他没有经历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生活,不可能写出《红楼梦》,只有洪升才能写的出来,于是他找到两条外证一是洪升到过曹家,二是洪升写过《洪舍人传奇》。《传奇》就是《红楼梦》初稿,还有许多内证,如洪升的诗词和《红楼梦》里的诗词,十二钗和他的十二个表妹等。土默热先生是研究作者问题的,结论不是索隐派的,但是他的论证方法都是猜测和比附,所以也把他归入索隐派。当然引起轰动的还是刘心武先生和他的"秦学"。他认为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朝废太子的女儿,书中写"月"的句子就是指太子,《红楼梦》就是写了废太子和乾隆的政治斗争。虽然刘心武先生自称不是索隐派是考证加探佚,但是他的方法和结论都是索隐派的,都是求索《红楼梦》背后隐藏的故事。
  二、红楼梦研究现状的成因
  1、红楼梦研究本身的因素:要看红楼梦研究现状,不能不看红楼梦研究的历史,任何现状都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了红楼梦就有了红学,最早的红学家自然是脂砚斋等人,他们对红楼梦的研究与红楼梦的创作同步,至今还是研究红楼的重要依据,也是红楼梦研究的起步。程刻本出现以后,红楼梦风靡一时,这个时候的红楼梦研究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索隐派,附会明珠家事、顺治情事、傅恒家事等等,不一而足。二是评点派,以护花主人、大山某民、太平闲人为代表,对红楼梦进行评点。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索隐派集大成者蔡元培先生出版了《红楼梦索隐》,引起了一时的轰动,蔡先生不是附会某人家事,而是力主"反清复明"说,首倡政治小说。而考证派的开山鼻祖胡适先生对索隐派进行了一场比较彻底的清算,从此索隐派不能说销声匿迹可是也一蹶不振,开始了以考证派为主流的新红学时期,脂批本石头记的陆续出现也为考证派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产生了胡适、周汝昌、俞平伯、冯其庸等一大批红学大师,对红楼梦的研究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考证派对红学的主要贡献是:考证了红楼梦的作者及其家事乃至远祖,可以说创立了一个曹学;考证了红楼梦的版本,主要是脂批本,对脂批的作者进行了一些探讨;考证了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及其不同;根据脂批透露的信息对红楼梦的结局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主题思想、人物命运、诗词谜语、艺术手法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倡导了对红楼梦的研究,作为一个政治领袖自然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可是在客观上推动了对红楼梦研究的深入,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论在红学领域占了主要地位,提倡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教科书来读,虽然失之偏颇,却也推动了对红楼梦文本的关注。 80年代以后,红学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研究越来越深入,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余英时、潘重规,赵冈、梅节等红学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国内研究红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争鸣的范围越来越大,如戴不凡先生提出了曹雪芹的著作权问题,欧阳键先生提出了脂后程前的观点,还出现了许多曹雪芹的遗物,什么壁诗、箱子、画像、墓碑等等不一而足,因为真伪问题争论的不亦乐乎,最后好象也是不了了之。文本研究经过红学界的大力提倡,有了很大进展,但其影响不甚明显。
  总之,由于《红楼梦》本身巨大的艺术魅力,由于《红楼梦》及其作者为我们留下的太多太多的迷团,红楼梦研究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局面,但是从研究的对象来看,就是分为两大类:从最早的脂批到清代的评点到现在的文本研究,有着共同的地方,就是研究《红楼梦》本身;而考证派和索隐派的共同点则是着重研究《红楼梦》及其作者为后人留下的迷团,只是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和结论不一样。由此来看,当考证派穷途末路以后,新索隐派的出现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2、市场经济和思想解放的因素: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对思想界,学术界都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上,而是全方位的,人们的思想空前的活跃,经济的发展,各种传媒快速膨胀,为人们的思想传播提供了无数的平台,同时传媒为了吸引自己的受众,又有意无意的制造和传播新奇的东西,红学也不例外。现在,打开网络关于红楼梦的网站至少有十几个,而里面的观点更是恒河沙数,一方面说明《红楼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传媒为平民百姓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的地方。除了网络还有报纸、出版界、电视台,尤其是电视台,其影响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比如刘心武先生,据说研究"秦学"已经十余年了,也很出过几本著作,可是影响不是很大,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一亮相,立刻轰动全国。使红学界的老少爷们纷纷出动,全力反击,但据网络调查,此举收效甚微,网民们支持刘心武先生的仍然高达70%以上。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巨大影响,人们都在忙忙碌碌的为衣食而奔波,生活在一种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他们喜欢和关注的是新奇和通俗的东西,学术与他们无关。那种"板凳要坐十年冷,说话不许一句空"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传媒界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其中故意的推波助澜甚至是挑拨,一个观点提出以后有批评争论是正常的,可是红学家对刘心武的批评在记者的笔下成了"群殴""围攻"等,把正常的学术之争当做打群架,加剧了红学研究的热闹场面,其实是对红学研究的歪曲和污蔑。
  市场经济的影响不仅影响了红楼梦的爱好者和普通民众,也影响了红楼梦的研究队伍,可以说一部《红楼梦》养活了一大批人,在现在的红学研究队伍里,有的人研究《红楼梦》不是出于对它的热爱,而是为了名和利(其实现在为了名和利去从事一项工作也是正常的)。有的人靠研究红学,成了学者、专家、大师,这就使一些想成为学者、专家、大师的人,也来研究〈红楼梦〉,但是他们又没有那样的学识和功底,只好另辟蹊径,靠猜测,附会、离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故作惊人之语,动不动就是"找到了红楼梦的真谛""揭密红楼梦""颠覆了红学的基础""红学末路"等等,他们只采用了胡适的"大胆假设",而不采用"小心求证",只用"我认为""我相信"之类的东西,向人们兜售自己的观点,是否经的起历史的考验不用管他,反正我出书了,成名了,有利了。我不知道这是红学的悲哀还是历史的必然。只知道这是现状。
  红学要走向何处,这是一个沉重而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我知道红学将伴随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而走向永远,而历史也必将是大浪淘沙,去伪存真,二百多年的红学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以后也必将继续证明。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网站目录投稿:听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