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杂文鬣狗原文及鉴赏


  有一种动物,叫做鬣狗,不知道你见过没有?注意过它的模样、行藏和风格吗?
  鲁迅第一次以"鲁迅" 的笔名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就提到过这种动物。那个被假托为患了被迫害狂的 "狂人",感觉到处都有人要吃他,鲁迅借他的口,悲忿地喊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篇小说中谈到许许多多吃人的事。其中,就提到鬣狗:"它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这里面的"海乙那",就是鬣狗,也有译作"土狼"的。
  从前,我们只是在书本里知道有这种动物罢了。这些年动物园事业发达,因此,我们也就有机会亲睹鬣狗的尊范。
  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久负盛名"的动物时大吃一惊,它也是食肉兽,但样子却很猥琐,走起路来一颠一踬,皮毛没有光泽,还隐隐有几块大暗斑。它那个模样儿,就好象刚给人打了一顿,或者刚从什么阴暗的角落里被揪了出来,光天化日之下,显得有点狼狈的模样。总之,它是豺狼一类走兽,但比起有点骠悍的豺狼来,样子要猥琐难看一些。
  鬣狗的这付难看的模样儿,和它的行径,倒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它是这样一种动物:远远跟在食肉兽,例如狮子之类后头,猛兽搏击噬食了长颈鹿、斑马、羚羊以后,继续行进,鬣狗们就一涌上前,嚼食那余下的尸体。它并不需费什么劲,却同样吃到了肉。岂止吃肉而已呢!连骨头也要细细嚼碎,咽下肚子里去。而在狮豹之类搏击未就的时候,它就远远窥伺着,期待那一只只食草兽能够尽快溅血仆地,以便它也能够一膏馋吻。它的"土狼算盘"可打得到家啦,真是又省力,又安全,又可以大吃一顿。说它的长相和它的行径"相得益彰",你说对吗?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内容大致是:有一条船被狂风恶浪打坏了机器,在茫茫大洋中漫无目的地漂流。船上的人都饿坏了,船上的小生物都给捕食净尽了,凶恶的人就建议杀一个人来充饥,善良的人坚决反对,宁可饿死也不吃同伴的肉,但是凶恶的家伙却拿起刀子开始追逐刺杀某些身体最衰弱的人。于是,船上就出现了四种人: 被迫害者,企图杀人者,坚决宁愿饿死不喝人血不吃人肉者;第四种呢,他们并不象那个想捅第一刀的凶狠家伙,然而却渴望他杀戮成功,好去"分一杯羹" ,也吃一点人肉和喝一点人血。故事最后的结局是: 海平线上出现了另一艘轮船,这条漂流无定的船有救了,于是操刀的人,渴望分吃一点人肉人血的人,也突然收敛起那付凶相和馋相,装成个"文明人" 的样子,"咸与维新" 了。
  这篇小说是颇好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吃人"的状况的。那些凶狠的杀戮者,使人想起狮虎,而其中的"第四种人"呢? 就使人想起了鬣狗。这一类人,究竟是鬣狗在人类中的投影呢? 或者,反过来说,鬣狗,就是这一部分人类在动物界的投影呢? 在万恶的 "四人帮" 横行中国的日子里,鬣狗式的人物,科学地说,实事求是、毫不夸张地说,是着实出现了一批的。"四人帮" 荒谬地抛出 "文艺黑线专政"论,就有人奋拳捋袖,执戟前驱,一定要骂臭全中国的老作家。"四人帮" 要把某一个人拘禁起来,就有人唯唯诺诺,不但象个传说中的 "无常" 似的,手持索链前往,不问青红皂白,立刻把那人投入囹圄,而且"加二奉承" ,还要拳打脚踢,殴破那人的脑袋,或者打断那人的肋骨,借此 "娱乐"一番。"四人帮" 要过荒淫无耻的生活么,也一定有人遵命唯谨,"锦上添花"地奉承一场,想出了 "主子"原来还没有想出的花样,广搜山珍海味,折磨服务人员……。鬣狗式的亦步亦趋,讲穿了也很可怜,不过是为了 "分一杯羹",舐一点人骨头的碎骨肉屑,践踏一切原则,在所不惜罢了。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屡次喻旧社会跟希腊神话中三十年没有洗刷过的"奥吉亚斯牛圈"一样脏秽不堪,在它被推翻的时候,它的死尸的臭气自然弥漫于新社会的不少角落。资产阶级仍然存在,岂止存在而已,还有些贪婪卑鄙之徒,削尖脑袋拼命向这个没落的阶级的队伍里钻呢!本着阶级观点来看,虎豹式的人物,鬣狗式的人物,依然存在,也并不奇怪。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道: "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六十年前的话,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将来",就得改为"现在"了。此所以揭批"四人帮"和清查他们余党的斗争,非步步深入,搞个水落石出不可。
  鬣狗式的人物,自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四人帮"的亲信和死党,但也未必个个到头来都算做亲信和死党。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的确未亲自操刀杀人,未能下命令胡乱捕人,只是远远地蹲着,看到气候差不多的时候就奔上前来咬点骨头。而当"远方的轮船冒出海平线"的时候,他们也会立刻装成个文明人,没事人的样儿。正因为这样,报纸上奉劝"震派" "风派" "蹓派"人物改恶从善的文章就越发显得语重心长了。我们要向这类具有鬣狗风格的人物(不管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到头来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也罢)大喝一声:这一套是卑鄙的!什么叫资产阶级思想?你们这一套,就是不折不扣的丑恶的资产阶级思想相当淋漓尽致的体现!
  (1978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赏析 在揭批"四人帮"中,涌现出不少运用类比写法的好杂文,有的用横行的螃蟹来形容"四人帮"的霸道;有的用鳄鱼的眼泪来写出"四人帮"的假慈悲;有的用狼来表现出"四人帮"的凶残,都十分准确、泼辣。而秦牧同志的这篇杂文,特别受到读者的推崇,这与他选取"鬣狗"这一丑恶的形象来描画"四人帮"的亲信、死党的丑相是有很大关系的。用生动的比喻来突出事物的特征,托物言志,这是形象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使自己所写的杂文取得成功的一条好经验。文章详细写出了鬣狗的外貌、神态、行藏、风格,其目的当然不仅止于画狗,而在于画人。"在万恶的 ‘四人帮’ 横行中国的日子里,鬣狗式的人物,……是着实出现了一批的。"作家不惜笔墨,写出了鬣狗与这些人物的共同之处: 可憎的外貌,贪婪的习性,卑劣的行径,特别是它们见风使舵,阴险狡诈这一特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这样的类比描写,激起读者对鬣狗式人物的愤恨,使读者受到教育,提高识别能力。
  文笔犀利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特点。为了发挥杂文的战斗作用,作家通篇用的都是幽默、讽刺的笔调。写鬣狗的行径: "它跟在猛兽后吃残食,并不需费什么力,却同样吃到了肉"; 写鬣狗式人物亦步亦趋的目的: "讲穿了也很可怜,不过是为了 ‘分一杯羹’,舔点人骨头的碎骨肉屑",揭露深刻,讽刺辛辣。为了加强语言的锋利,作家还大量的运用了反语、成语和四字短语。当然,这篇文章写得如此锋利,是与秦牧同志对"鬣狗式的人物"的憎恨、愤慨之情是分不开的。
  秦牧的杂文知识丰富,善于联想。从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鬣狗谈到动物园中的鬣狗,从杰克·伦敦笔下的鬣狗式的人物谈到现实生活中的鬣狗式人物,信笔写来,左右逢源。可见,写千字的杂文,也绝不是随便可为,而是要有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
网站目录投稿: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