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生母乳性黄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很多时候孩子竟然因为母乳发生黄疸偏高的状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母乳性黄疸有什么病症及危害?应该如何治疗呢? 发生母乳性黄疸原因 母乳性黄疸一般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一般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往往被家长和临床忽略。如果黄疸持续时间长达12周消退者称为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妈妈们关注的往往是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孩子在4周后仍有黄疸表现,超出了生理性黄疸的时间。 目前引起母乳性黄疸的原也并不是很清楚。但考虑可能与几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和婴儿本身的肠肝循环有关,一个是与母乳有关。前边我们曾提到胆红素是引起黄疸的主要物质。胆红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大概就是由血液经过肝脏排到肠道,然后排出体外。在排到肠道的一部分胆红素可以由肠道重吸收,再次入肝进行代谢,这就叫肠肝循环。如果肠肝循环增加,那么机体的胆红素就会升高,产生或加重黄疸。而母乳正是充当了增加肠肝循环的角色。母乳中有一种酶,叫葡萄糖醛酸酐酶,可以促进肠肝循环的发生。同时,母乳中的某种胃肠激素抑制了婴儿肠蠕动,减少了胆红素从肠道的排出,从而也促进了肠肝循环的发生。 母乳性黄疸症状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如何治疗母乳性黄疸 1.喂养与护理 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 2.光疗 当胆红素达到20mg/dl,可予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3.支持疗法 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黄疸。 4.酶诱导剂 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由于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多数都能自行恢复。因此,综合性来看,其实母乳性黄疸并没有太大的危害,各位爸妈也不用太过担心。但是还是要注意引起孩子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就医缓解黄疸症状,合理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