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成功没有捷径试试变量思维


  作者:陈后圣
  来源微信公众号:陈辞令(ID:ccl2019-0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还在上小学的时候,这句话就被我刻在课桌上,用来勉励自己。
  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就会把这句话在心里默念几十遍,然后继续学习。
  你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岸。
  勤奋重不重要?
  当然重要。
  但是不是勤奋就一定能成功?
  当然不能。
  勤奋不一定能保证成功,但想要成功必须要足够勤奋。
  换言之,勤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那么,有没有办法能让这个非充分的条件尽可能更加充分呢?
  有,在足够勤奋的基础上,加上变量思维。
  你听我慢慢道来。
  1、出租车司机教会我什么是变量思维
  说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
  由于多地办公,我需要经常打车。
  经常听到很多出租车司机抱怨:"现在车子太难开了,滴滴这个东西太害人了,以前一个月跑万把块钱轻轻松松,现在八千块钱都要跑掉半条命,很多没有运营资质的人,随便在滴滴上注册个账号就能拉客,政府真应该管管。"
  这类抱怨听得多了,我也就不当回事。
  直到前天,我从高铁站打车到公司,一位出租车司机结结实实的给我上了一课。
  上车没多久,司机主动找我聊起来:
  司机:小伙子,你在大公司上班吧?
  我:公司规模还可以吧。
  司机:那你应该经常出差吧?
  我:是的。
  司机:你平时打车用滴滴多还是在车站打出租车多?
  我:大部分情况下,我还是支持出租车的。
  司机:代表出租车群体感谢你。是这样啊,小伙子。我这有一个群,群里面都是和你一样,素质很高的上班族,也经常出差。他们每次出差需要用车的时候,会提前在群里告诉我,我会在约定好的时间去接送他们,如果碰到出行时间、目的地差不多的,他们还可以拼车,节省车费。你看有没有需要,有需要的话,我加你进去。
  我:师傅,你这可以啊,进群都是你的固定客源了。
  司机:哪里哪里,还不都是给滴滴逼的。
  我:滴滴对你的影响大吗?
  司机:以前影响确实很大,但现在几乎没有影响。我的固定客源越来越多,你看我这个群里快300人了。每天晚上,我都会把第二天的出行路线规划好,基本不会出现空车找客的情况。别人一天只能跑20单,还要看运气,而我现在一天基本稳定在30单,而且用的时间比其他人还少。这个群,加到400人,我也就不会再加人了,因为那时候我肯定跑不过来了。
  我:师傅,你这确实厉害,快加我进群吧。
  当大部分出租车司机在抱怨滴滴抢了他们生意的时候,这位出租车司机已经觉察到,"人人开滴滴"是他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于是他采取了新的应对措施,这也让他马上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得先机。
  这就是变量思维。
  2、在常量竞争中,能找到变量的人,赢!
  从常量竞争中找到变量之后,你就可以不跟竞争对手比常量了。
  粥佐罗写过一本书,叫《学会成长:爆发式成长的25个思维模型》,我推荐你可以看看。
  在书中,他提到了自己成长的经历。
  我做新媒体编辑时,我们一帮人比的是谁一个月里写出的10W+文章最多,比到最后其实是差不多的,因为大家的写作技巧等都趋同,无非就是谁更拼命一点。
  我当时确实属于最拼命的——下班不休息,周末不休息。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日复一日地这么走过来,我确实成了小有名气的新媒体编辑。但是,我没有真正胜出,我还是要累死累活写稿子。
  直到有一天,我不跟大家比了,我去做讲师了,这才算胜出了。当我做讲师时,我和其他讲师比的是谁的课程好、谁的体力旺盛、谁更受学员喜欢。
  可有一天,我突然不用跟他们比了,我自己创建了一个自媒体账号,我有自己的流量了。在知识服务行业里,有很多讲得不错的老师,可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流量,只能靠平台工作。 粥佐罗《学会成长》
  这就是在常量竞争的同时找到变量,从而胜出的成长过程。
  大家不妨想想我们自己。
  我们很多人每天早上8点多出门,到公司打开电脑、查看邮件、开会、接受老板批评……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多回家,累得洗漱完倒头就睡。
  明天如此、后天如此、甚至周末都是如此……
  很多人忙到连认真读几篇好文章的时间都没有,忙到连听1小时课的时间都没有,这样的我们跟一天在流水线工作十小时的操作工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两三年过去,基本上没有什么成长。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要想持续成长,就要始终给自己留出培育变量的时间。
  3、如何找到属于我的变量?
  你现在知道了变量思维的重要性。
  你可能会问,我该如何找到我的变量呢?
  恭喜你,当你能这么问时,你就已经开始具备变量思维意识了。
  要找到变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下面就是我总结的3个变量来源,分别是:
  第一,从细节中找变量;
  第二,用公理化思维寻找变量;
  第三,必要时,我们需要拓展新的战场。
  我们一个个说。
  第一,变量往往藏于细节之中。
  罗辑思维的罗胖说过:"所谓的高手就是不断看到新的、更容易的被忽略的那些变量。"
  变量不是说,要找到多么了不起的变量,很多时候就是别人没有注意到。
  有个美食家说,说真正的美食家,就是更关注怎么把普通食材做出到最好。
  他举了个做西红柿炒鸡蛋的例子。他说这道菜真正的抓手在西红柿。
  鸡蛋都差不多,而西红柿上的汁和籽如何处理会给这道菜带来不同的变化。
  在大家在注意火候、配料、餐具的时候,高手知道去找一些人们没注意到的变量。
  第二,用公理化思维寻找变量
  回到开头的出租车司机故事,这个出租车司机实际是在用公理化思维发现了他的变量。
  什么意思?
  我们一起做几道简单的数学题:
  总收入=订单数*客单价。
  对出租车司机来说,由于不能拒载,客单价无法控制,所以要提高总收入,只能在订单数上做文章。
  订单数=城市总出行客流数*某个经验数据比例(我们假设是5‰)。
  城市总出行客流数,也是我不能控制的,所以要提高订单数,只能提高比例,比如,将整个经验比例由5‰提高至6‰。
  如何提高这个比例呢?
  把外面不确定的客流变为自己确定的客流。
  用互联网的词,就是发展私欲流量。
  因此,无论是建立微信群,还是其他什么方式,本质都是通过公理化思维,撬动了某个变量,从而获得了竞争优势。
  你可能会说,这个道理是不是推演得太复杂了,凭经验就能知道该这么做,很少有人会这么去做逻辑推演吧?
  关于你这个疑问,我想说两点。
  第一,正如变量思维,很多工具或方法正是因为用的人少,所以才更有价值。
  第二,经验主义有一个巨大的Bug,那就是经验可以在过去成功,但不能保证未来也成功。
  为什么?
  因为经验主义的本质是归纳思维,归纳思维能否成立,有一个大的前提是前置条件不变,一旦前置条件发生变化,经验只会成为负债。
  这也是大部分公司转型宣告失败的主要原因:用过去的成功经验解决现在的问题,除非现在和过去一模一样,否则转型注定失败。
  而逻辑推演,本质是一种演绎思维,更能帮你找到事物的本质。
  第三,必要时,我们需要拓展新的战场。
  变量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当进入的人多了以后,变量也会变成常量。这时我们需要去寻找新的变量。
  我们公司最近两年转型,接触了不少新业务。刚开始接触的那些人,现在都成长为某个方面独挡一面的人了。可是后续进入的人,也很快就在专业技术领域可以独立做项目了。在这个时候有个人,在管理等方面比别的同事做得好就比其他同事有竞争优势。
  有时候也许我们在常量方面做都80分,同时拓展其他别人还没注意到的领域,只要做到60分,就能比别人更有竞争优势。
  最后的话
  成功=99%汗水+1%灵感。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这句话是用来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但这句话也可以这么理解:即使你付出了99%的汗水,没有1%的灵感,也无法成功。
  换言之,1%的灵感的重要性不亚于99%的勤奋。
  1%灵感怎么来?
  寻找变量。
  成长是一个不断寻找新的更变,不断迭代自己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从常量竞争中找到变量之后,你就可以不跟竞争对手比常量了。
  这个变量最有效的时候,一定是你先找到并且先玩起来的时候。
  因此,对于寻找变量这件事,你应该是"永远在路上"。
网站目录投稿: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