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工作、生活等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尽量用理性的感受、理性的思考,避免感性的思维在作祟,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理性好还是感性好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感性和理性是彼此独立的。比如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很爱思考,也认同它是个好习惯,是我非常重要的标签。因为这个好习惯,我从一开始入行做交互设计就非常顺利,经常得到领导的肯定。 我甚至曾一度有些排斥感性的人,认为他们的天马行空没有逻辑性,也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 当然,整个社会的价值主张也是更倾向于理性的人,感性的人生存会更加困难。 近几年,我慢慢感受到感性的重要性。我曾经因为过于理性,和视觉设计师沟通很困难,也很难带领大家完成出色的设计。经过了长达半年的困惑,有一天我突然明白:我们之所以做不好品牌设计,就是因为太过于关注理性的推导(阿里的设计主张似乎也是更偏向理性),忽视了感性层面的创作。一旦想明白这一点,一切问题似乎迎刃而解,最终大家齐心协力创造出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设计。 我在阿里的设计leader曾对我说:专业就是科学的论证。这一点我始终难以认同。因为我自己就曾经犯过这个错误:努力尝试理性的推导,设计师苦不堪言,最终只能做出正确但毫无亮点的设计。曾经有一个从国外回来的设计师曾当着我的面直言不讳的说:阿里的设计好烂。我听的面红耳赤,却又觉得很难反驳。只能安慰自己:阿里的设计不是以好看为主,而是业务导向型;通过设计驱动业务更加成功。 感性的意义 之前看过一本很好的管理书,里面提到"人"不同于"事物",这就是为什么人更难管理的原因。打个比方,你修理汽车,只要依照特定的程序即可:第一步,xxx;第二步,xxx;第三步,…… 而人显然不是这么简单,如果你用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人",那么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最近刚看完《当下的力量》,作者主张多用意识去感受,适当的放下思考反而更容易接近自我。很多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灵感也都是来源于极其放松的状态下。我们大多数思考其实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多用内心去体会才更接近自己真实的意识,也更容易联结他人的意识。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心交换"等就是类似的意思。 所以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视觉设计师往往比较单纯的原因吧:感性的人离自我更近,更不容易认同于外界赐予的面具从而扭曲自我。 感性与理性的叠加 然而可能没有纯粹的感性或是理性。感性的人也有思考,理性的人也有感受。但过于"感性的思考"可能更像是一场灾难。它可能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拍脑子"、"胡思乱想"……思考本身是无意识的,感性的思考是无意识中的无意识。有的人会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找借口,把它们说成是"情怀"。 关于情怀,知乎上有这么一句解释,我认为很贴切:情怀是以心灵的满足而不是以功利的得失作为自己行为标准的一种品质。也就是说,情怀不仅是一种有意识的感受、更是一种固定的品质,它不是通过思考得来的,也不是一堆大部分人看起来很不靠谱的想法。如果你今天一个想法,明天又一个想法,又固执己见,那很可能不是情怀,而是"感性的思考";长期坚定一件事情,不求回报,才可能是"情怀"。 我们大多数的思想和行为来自于无意识或潜意识,所以如果想更好的掌控人生,就要尽可能多的投入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上。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尽量不要思考,而是观察和专注。举个例子,我们每天的工作可能就是处理大量信息、应对各种指令,这个过程往往都是无意识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开心却找不到理由的原因。而我们在健身、聊天、或遇到危险时往往是有意识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心或身体。这也就是我想说的"理性的感受"。 那么理性的思考呢? 我们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还是需要用到理性的思考,这就像我们利用电脑或工具解决问题一样。而当我们想获得自我成长、解决内心的各种问题时,就需要"理性的感受"了。 "感性的思考"是障眼法,表面上这个人思考了,其实根基都在沙漠上,经不住推敲或质疑,最后能执行下去多半靠的是当事人的权威或固执。而"感性的感受"容易导致不客观的猜疑、误会、情绪化。 可能有些"感性的思考者"会认为自己是很理性的,这个也没关系,人生总是需要栽一些跟头才能慢慢认清自己。 后记 总结一下:在处理外部复杂的问题时,我们要用到"理性的思考";关系到人际关系、自我成长、内在情绪等问题,我们要去"理性的感受";尽量避免拍脑子式的"感性的思考",也不要"感性的感受",这些容易导致工作、人际关系、自我情绪出现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