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数学知识给人的感觉是抽象难懂,内容枯燥无味,许多学生都"谈数学色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如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学数学的潜能,使他们主动地学习数学,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高素质高品德的自身要求,更重要是把握好数学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对此我谈几点思考: 一、师生间良好的情感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教师要充满激情,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还可以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识。教师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就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积极探索,合作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设计一种让学生感到数学的趣味,嗅到探究味道的实效方法,虽然朴实,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圆的概念前,提出这样的问题,汽车的轮子是什么样的?同学们的回答是圆的,又问学生:轮子可造成四边形吗?同学们回答:不可以。又问学生为什么?学生们回答:做成四边形的轮子,汽车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坐在汽车里就不舒服,故汽车的轮子必须做成圆形才能坐得舒服,原因汽车轮子边缘到轴的距离相等,这样就引出了圆的轨迹概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充分调动起来,带着好奇心学习,学生就会对数学知识充满渴望和兴趣,同学们就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探索。 三、探索新教法、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的特点决定了这一门学科是一种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标的学习等各项推陈出新,鼓励教学上的大胆创新。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其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竞赛了。例如,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五组,以组为单位,然后进行做题比赛。规定时间内哪一组做对的题目最多,就给哪组按人数加分,然后把这组的最后得分记入他们的学期总分,学期末进行奖励。由于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学生上课的参与热情相当高,他们大多做题时相当认真,更是激起了同学们对于数学的热爱。在一个学期中,我不间断地开设了诸如"选题竞赛"、"几何模型制作竞赛"、"讲课竞赛"、"数学故事比赛"等等。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其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于一体,有很强的可感性、趣味性,所以得到了学生们的喜欢。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比较好,我利用课余时间加紧钻研,努力学习,逐渐掌握了这种授课方式,适当加以运用,让数学课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初三几何中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知识时,如果不加深学生对这类特殊图形的形象感知,即使学生对其相关的概念了如指掌,对其图形位置关系的特殊性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认识,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的。为了在上课之前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知和感知的能力,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关于轴对称的几何图形和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图片,把它们制作成课件,上课时进行演示,既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也有力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整堂课下来,学生们都显得意犹未尽,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五、动手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动手实践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 六、以体会数学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中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并非对数学的重要性有多少认识,而是觉得数学很深奥、很美,几何证明很神,数学运算很有趣。每当解决一道难题,心中的喜悦便会油然而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数学内在的魅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数学的语言叙述简洁与纯粹完备,数学推理与证明的严密周全,数学的思想丰富多彩,数学图象优美对称且变化万千,数学解题过程中方法奇异突变等等,所有这些,无不体现数学的简洁性、和谐性、统一性、对称性、奇异性等美感,通过各种精美的数学问题,绘制精美的数学图形,达到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领悟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力。 七、从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增加动力。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摸索学生心理底限,增加数学解析的条条通道,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感到高兴和骄傲,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