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是一本由(美)韦慕庭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孙中山》精选点评: ●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孙中山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本孙博士的传记了。 ●扎实,论从史出 ●三星半,11年8月29日-9月2日 ●可读性太差了 ●翻译得很糟糕,无法读下去 ●略具阅读价值的学术论文,一本坑蒙拐骗乞讨一生的烂帐。 ●識見平平 ●挺有意思 ●了解了最平常,大家都知道的孙中山。 《孙中山》读后感(一):不一样的孙中山 一直对孙中山这位国父的态度很纠结,才疏学浅的我总认为他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偶然代表人。 这本书很类似一本研究论文,读此书本是想从中寻找孙中山得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成功后为什么没有立即回国的原因,孙在1911年底才回国。此书写他是为了"试图阻止对清政府贷款协定的签署",我个人认为他显然在做稍显次要的事情。 此书读于去年外场试验期间,读后重新认识了孙。首先被孙坚定不移地投身革命事业所折服,真可谓百折不挠;然后对孙为实现自身的目的,曾多次出卖或交换国家利益,大为吃惊;三是,对于书名,壮志未酬的理解,认为对孙的总结恰如其分。 《孙中山》读后感(二):信念 能坚持把这本书读完,挺不容易的。全书几乎是由各种旁征博引的资料填充、张括起来的,绝少作者的主观评价和个人情感,所以感觉枯燥、单一了些,不似一般人物传记的饱满可读。本书被权威人士(此处不是贬语)称为"至今仍是最持平的和最全面的孙中山的英文传记"(85年语),正是作者的不着个人痕迹,成就了此书的持平与公正。作者对海外珍贵史料的征引,让我们从一个调调中跳了出来,看到一个新鲜可感的孙博士。于是,回过头来,我告诉自己,我要看的正是这一类的传记。孙中山没有记日志的习惯,他留诸世人的文著、论述,全是关乎革命事业,是面向外部、有预期目的的,几无直接的个人情感抒发。所以,了解孙中山,我只要面对一堆客观陈列在那里的东西就够了,我不需要读那些带着个人色彩、政党色彩的,不管是褒是贬的任何评价。 诚如书的标题所说,孙中山是一个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从早期策划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到后期建立南方革命政府、以期推翻北京政府统一中国的努力,以及贯穿其中的寻求外国资金援助、道义援助的不懈追求,孙中山屡屡受挫,一败再败,直至最后的病逝身亡。但是,他从未灰心丧气、自堕其志,他永远充满抱负、一身干劲、不知疲歇。虽然,他时常不务实际——比如大而无当的铁路修建计划,比如从未间断的对列强所抱的幻想,但是毫无疑问,他是个有着宽广视界的人——立足现实、中西结合,他的许多想法之所以不现实,是因为受到种种历史条件的束缚和制约。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悲壮,是一种超越的无上的精神。这一切,只能用一个词来解释:信念。正是对革命事业的至死不渝的信念,使他一路狂奔,不顾左右。这一信念就是他致力国民革命四十年之目的:国家强大富足,国民自由平等。 《孙中山》读后感(三):伟大的传记 感谢韦慕庭教授(Clarence M.Wilbur)撰写了一部如此伟大的关于孙中山的传记. 开始阅读之前,我曾经想过这样的一本由外国学者执笔的关于一个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中国伟大人物的传记是否会足够客观,但随手翻阅几页看到的是海量的关于参考文献的注解,使我相信作者绝对是站在尊重历史,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真实性的立场进行创作的. 说实话,要很顺畅的读完这本书是很困难的.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都是喜欢看轻松的读物,即使是关于"历史"这么沉重的题材,我们也希望读那种通俗的,甚至是带有娱乐性的作品.(拜某些著名教授开创先河式的讲述历史的方式所赐,中国现在似乎进入了全民读史的时代) 《孙中山 壮志未酬的爱国者》这本书是学术性很强的著作,同孙中山一生的经历一样,是"绝对严肃"的,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我正在读一篇300多页的博士论文.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被这本书深深吸引,里面几乎所有的内容对于我都是新鲜的,我被孙中山的命运牵肠挂肚.在读到孙中山1925年在北京留下"总理遗嘱"并最终在3月12日与世长辞那段,我的心情无比沉重,并在那一刻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去一次南京中山陵去祭奠这位伟大的爱国者. 有一个命题是我读完之后一直试图假设的:如果孙中山没有在其革命活动后期与苏俄,共产国际合作,并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并在国民党改组中允许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话,那我们对孙中山这位国民党的创始人的态度会不会与现在迥然不同?中国几乎所有大城市都有的"中山路"是否根本就不会以此命名?(不管孙中山之前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多么鞠躬尽瘁) 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因为政治的原因而得不到其在历史中客观的定位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关于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政府,以及后来推翻袁世凯和随后的北京政府而到处筹款以及争取外国援助的描述,我感到非常惊讶.孙中山在某些事情上的做法与我想像中的"伟人"实在不符,包括他发行不可能兑现的债券;为了获得西方列强的援助而不顾中国未来利益,什么都能承诺(历史如果稍有阴差阳错,留下"卖国贼"称号的可能就不是袁世凯了,而是我们的孙博士);当与俄国合作同时,继续联系西方国家,脚踏两只船. 但正如孙中山所言:替手段正确性作出辩解的,在于目的本身.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则以上各种手段似乎是必不可少的. 孙中山曾三次在广州执政,广州也有一些重要的遗迹来见证那一段历史.例如黄埔军校,大元帅府,孙中山文献馆,纪念堂,农讲所等等. 孙中山在广州执政期间,为了其革命事业筹集经费而将苛捐杂税强加到普通民众之上,必然引起群众的不满.当地的"老广",尤其是那些富裕的商人,非常痛恨孙中山政府的统制,他们是这样形容孙中山:一生只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1924年,孙中山下令镇压商人叛乱,在西关一带(现广州荔湾区)烧毁近千座房屋建筑,我相信这给广州市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孙中山在广州大元帅府(广州海珠区,离我现在住的地方很近) 《孙中山 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是目前为止我读过的最优秀的人物传记和历史读物.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书籍来正确认识历史.不应该因为政治而歪曲历史,改变历史,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 《孙中山》读后感(四):国民党毁灭的种子是由孙文播下的 费正清派学者易劳逸有一本书,名叫《毁灭的种子》,讨论的是中华民国为何覆灭的问题。当然,费正清学派的观点是一贯的,就是史迪威——白修德史学的一贯模式,和我党的教科书所持的观点基本雷同,大抵都是说腐败是国民党政权灭亡的原因。但真正懂一点史料而不存偏见的人都知道,这种分析基本上是无稽之谈,因为国民党政府奉行低税收政策,即使在战争年代,所获得的财政收入也是极其有限的(占据GDP的比例更低至3%,考虑到军费占据绝大多数,国民政府简直可视为是一个几乎不花老百姓钱的政府),当时的政府也不存在系统性的盖章腐败,不论放在中国历史的任何阶段,整体上皆可算是一个廉洁的政权。 那么,什么是毁灭国民政府的种子呢?日本可算一个、苏联可算一个,甚至美国也可算一个。然而,若没有某一个人的某个政治决策,国民党不会毁灭,因为,如果共产党最初没有在中国进行某种大规模的传播和积累,就是有以上因素,国民党亦可以稳坐江山,就如它在台湾做的那样。(如果中共没有通过那种快速积累和沉淀,斯大林即使要在东北针对国民政府发起颠覆运动,也找不到一个强有力的代理人) 毁灭国民党政权的种子不是别人播下的,正是它的创始人孙文。 如果认真研读历史,你会发现,孙文虽然如此热爱中华民国,但他的某些作为却成为日后埋葬民国政府的"毁灭的种子"。 说孙文是国民党天下的"掘墓人",是因为他搞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严格说,孙文只承认中俄合作,也就是所谓的"联俄容共"),通过这次合作,国民党的意识形态被瓦解、组织结构被渗透,苏俄和其学生TG成了最大的赢家。孙文得苏俄一小利而失去根本,导致了长时期的恶果,由于组织血液完全被渗透,这让国民党继起的政治与军事强人蒋中正面临了很大的困境。蒋先生即使抽刀断水,果断发动"清党运动",亦极难清除侵入组织的"病毒"(共产主义的大部分卧底都是在这个阶段渗入并潜伏的,到三年内战时期,这些人成了蒋的梦魇),又在意识形态上处于困难的守势(三民主义本来就不如马克思主义时髦,孙文一合作,这点意识形态也被毛夺走了,毛用孙的"三大政策"成功地把蒋塑造成三民主义的"叛徒",这使毛有了用三民主义打倒继承三民主义的蒋的便利,并使很多国民党人迷失了方向,甚至连"国母"宋庆龄也被对方的意识形态成功"虏获")。 其实,只要孙文好好练兵,以北洋军阀当年的无理想无志向,即使不和苏俄合作,革命军队打败北洋也是毫无疑问的,孙文联俄只是使这一步奏加快了一点点,却付出民国最终被颠覆的代价,委实是得不偿失。试想,如果孙文不采用牺牲组织意识形态和组织结构的方式和苏俄合作,而是采用日后蒋中正与希特勒的中德合作模式,目的同样可以达到,但却可以规避所有的政治风险。 所以,不论是战略能力,还是战术能力,孙先生都不及他的继承人蒋先生。国民党之所以在大陆有一个较为持久稳定的统治期,皆是因为有一个蒋中正。 国民党若无蒋中正这样的天才人物,继任者只能是两个人:汪精卫或胡汉民。如果是汪精卫代表国民党掌权,政权绝对直接被苏联转交给TG了(鲍罗廷能在国民党党内只手遮天,与汪精卫执掌国民党党务极度出让党权有很大关系),至于胡汉民,比汪精卫更有见识,会更早地与苏俄决裂,但终究是一个文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会被苏俄的鲍罗廷和其小兄弟中共快速击溃(当时,苏俄携带我党掌握了国民党的大部分党权,并渗透了大部分国军,党内若无蒋这样的强人,会被苏俄倒过来"清党"),如此,政权将迅速归于我党。 孙先生是一个理想主义这者,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其缺乏战略眼光,缺乏对国民党和中华民国建国的长远规划,其晚年推行的联俄政策犹如"饮鸩止渴",亦如古龙大师武侠小说中服食"熊姥姥糖炒栗子"的可怜人。 蒋中正很强,他像一个遏制艾滋病的高超大夫,对感染"病毒"的患者(国民党)进行了一次强有力的治疗,基本控制了病情,无奈,又碰上了日本入侵和西安事变,导致患者(国民党)二次"感染"(第二次国共合作),元气大伤之后,在斯大林和小兄弟的联合夹击之下,已经"免疫性缺失"的国民党政权终于走进了坟墓。 《孙中山》读后感(五):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模糊的铜像 对于孙中山,这个两岸两党都尊之为国父的伟人,我们究竟了解多少?说实话,我了解得并不多,关于他的一切知识,基本来自于课本上所学到的东西。知道他在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上的功绩,知道他的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知道他的第二次革命,当然也知道他与宋庆龄的爱情故事。然而,却仅限于此,至少于我来说,是如此。两岸分裂之后,这边的政权亦将之视为先行者,将中山先生奉上了神坛。到处都矗有他的铜像,他的面貌对于国人来说,应该是不陌生的,但尊尊的铜像,都很模糊,都以模糊的背影对着我们。 美国历史学者韦慕庭所写的这本《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算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较为全面研究孙中山的著作。这不是一本关于孙中山先生的传记,作者关注的重点并非他的生平,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从辛亥革命到他去世这段时间,孙中山所进行的政治活动上,特别是他与外国政府及各种势力的互动上。这是一个不错的视角,能够将孙中山的革命放在当时的国际大背景之下来研究,对于弄清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国际历史事件及局势对于中国的深刻影响,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此方面,我们的历史研究似乎更注重内部的研究,而忽略了外部的影响。 近来,关于孙中山的评价,似乎争论颇多。对于像他这样的历史人物,有争议是很正常的事。特别是作为神像,他已经在大陆的神坛上矗立得太久。而对于他的诸多事迹,亦缺乏深入的介绍,就如我文前所述,他的铜像虽然高大,却很模糊。本来是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却被抽离了太多的血肉;本来有着复杂的思想与行为,却纯化成单一思想的一尊神。这样一尊只供人敬奉的神,当然会引起人们的争议。其实,被人当作神供奉,本身就是一种悲哀,只剩下了一个躯壳,而思想却被供奉者填充。我们许多人所反感的孙中山,又有多少是真实的中山先生呢?最少有一点,孙中山先生最为核心的民族、民权和民生的三民主义,被有意无意地淡化,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所谓新三民主义则被大张旗帜地宣传。让我们这些只从课本中了解历史的人,会认为孙中山先生是个共产主义者。 此书让我信服的是,作者基本上处于一种不偏倚的立场,并引用了大量的资料,企图从一个侧面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孙中山。这是一个并非成功的革命者,是一个壮志未酬的爱国者,胸中有着宏图大志,但一生却经历着挫败与坎坷的人。译者将沮丧译为壮志未酬,自有其考虑,沮丧过于灰暗,而中山先生却总是充满着激情,屡败屡战,不改初衷。有批评者认为孙在革命中不择手段,在争取外国政府的支持方面,做出了许多不利于中国的承诺,有奶便是娘,在对日及对苏的关系中有辱国格。指责皆有所据,事实究竟如何,恐怕还得靠更多的史料来研究,还得结合当时的情境予以细细的体摩。于我而言,对于孙中山的评价,以前我是毫不犹豫,现在却有些踌躇,也许对于像这样一位历史人物,评价自然不会简单。无论如何,一个在国内并无根基之人,能够得到大家的服膺,非有过人之处才行。他的一切都在历史之中,功绩也罢,过失也罢,历史就那样发生了,而他则是那段历史无法绕过的人物。其实来自各方的指责,都有其道理,我只不认同于来自一方的指责,从网上看,偏偏这方的声音还最大。试想想,一个将满清王朝视为中国最伟大朝代,将满清统治的二百余年看作太平盛世的人,他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指责与批评,又有多少公正可言呢? 看此书时,我还有一个感慨,就是中国命运多舛,在与世界的生涩舞蹈之中,似乎总是踏不对节奏,总是到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点上,恰恰中国面临的世界局势却是最坏的。我历来认为,中国近现代史,虽然我们自外于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忘却中国,世界大势对于中国有着比我们所想像的深刻得多的影响。具体到此书,具体到孙中山先生所处时代,则更是如此。孙中山来自于域外,自然很清楚国外对于当时积弱中国的影响力,这是他有眼光之处。他的一生,也就周旋于与各国关系之中。他是一个具有民主思想之人,对于英美的体制,多有认同。 可惜他生不逢时,当时的世界动荡不安,苏俄革命初起,而英美政府则日趋保守。对于孙中山这样一个有足够影响力的人物,英美从外交人员到政府竟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相反将其视作一个空想家而轻视,拒不与其有任何官方的接触。孙氏无奈,只得四处乞援,从日本到德国,最后只有那个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具有足够的前瞻力,予以支持,孙中山咸鱼翻生,成就他人生另一段辉煌。对于这样一个影响中国历史一个世纪,国共敌对双方共同将其视作国父之人的孙中山,英美政权的行为,只能说他们缺乏眼光和极端的傲慢,当然,他们也为此吃尽了苦头,这也是历史的惩罚。只是可惜了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