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资深校长在介绍管理经验时,谈了这么一件事:教师节前夕,一个学生在校园里偶遇他,问教师节那天学校是否放假。他说不知道。学生反问道,你是校长,还不知道?这位校长说,我知道,不能告诉你们。 为什么不能告诉学生?校长在大会上解释说,因为还没有告诉老师,先告诉学生会造成工作混乱。管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可以越级反映问题,不可以越级请示工作。 听了这位校长所谓的 "管理经验",我总觉得不对味儿。 这位校长感觉自己是个不大不小的"官",认为学生跟他交流不够级别。于是,当学生"冒冒失失"地问他放假之事时,他官腔十足,拒绝告知。 同时,他也认为教师也是学生的"官",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定为上下级的关系。"可以越级反映问题,不可以越级请示工作。"讲的不完全是官场那一套吗? 诚然,管理学的原理在学校管理中不能完全摒弃,有些规则、秩序也要遵守。如老师请示工作,得先向主任请示,越过主任直接向校长请示,的确不妥。 但学校毕竟不是官场,不能完全照搬官场那一套。特别是面对学生,更要远离官本位思想,谨防官本位的侵蚀。 学生比老师早知道教师节是否放假就会造成混乱吗?要是这样的话,学生在某些方面强于老师不是更了不得了吗?其实,这位校长面对学生的询问,大可不必小题大做、上纲上线。 连古人谈论师生关系时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些强调的是教学相长,相互尊重。古人尚且有此认识,今天的校长怎么能还存在这种迂腐的等级观念呢? 校长不是、也不应该是官。学校管理不能不行使权力,但行政权力至上或等级关系森严,却与教育主旨和使命相背离。权力至上必然滋生长官意志,师生的民主参与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校长的角色定位应该是首席教师、教育专家、管理专家、教师的朋友、学生的导师,等等。校长管理学校需要的不仅仅是权力,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和价值引领。 学校不是官场。学校教育需要奉行真理至上的原则,绝不能容忍官场规则横行于校园。否则,学校管理就不是人本位,而是官本位。学校领导和教师就会成了一级级的"官员",学校办成什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校长的思想境界以及他所主导的办学行为和学校文化,决定了学校管理是人本位,还是官本位。一所学校要摒弃官本位,必须先从校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