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近世时期,为了强调身份秩序,增强武士修养,以儒学为中心的社训、家训、女训等各种训诫类作品非常盛行。其中女训书作为探讨日本近世女性生活生存、教育社交等状况的文字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女五常训》为分析对象,来探究当时的女性教育理念。 【关键词】女训书;五常;仁义礼智信;女子教育 一、前言 近世时期,日本藩校、学问所盛行,女性教育也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在中国的女训书、烈女传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作为当时教材的女训书也是五花八门,比较有代表性的《女大学》、《女五常训》、《女今川》、《女实语教》、《女童子教》等[1]。 1795年10月幕府禁止女性使用华美的发型,进而1805年,取消女净琉璃。对于女性的规定愈加严格,不希望女性追求时尚抛头露面,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总体的女性观。其中《女大学》作为最有代表性的女训书广受关注,从其具体的语言文字中都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女子作为人的存在意义完全被忽略,容貌性格都无关紧要,而且不需要被尊重和理解,不需要有主见和智慧,不需要话语权和存在感,其形象更像一个完美的智能劳动工具。一个能够自觉接受自己是劣等存在的事实并安于现状,能全心全意为丈夫、家庭服务献身的女子,就是被当时的男权社会所臆想出来的理想的、完美的、被需要的武家女子[2]。 二、《女五常训》的要点 《女五常训》[3],写于1814年,相传出自江户时代中期的大名上杉鹰山(1751-1822)之手,上杉鹰山是当时出羽国米泽藩第9代藩主,是江户时代屈指可数的名君。他通过细井平州再兴第4代藩主纲宪所创办的学问所,对藩士、甚至农民进行讲学,主要的教育理念是汉学的君臣思想和上下秩序,对于教育非常热心。 (一)前记 首先,文章在开篇就提出:"五常乃修身之本。"五常就是所说的"仁义礼智信","无关尊贱、老幼和男女,日日夜夜所作之事,皆善恶两分,行善之事,是谓常也。"在五常的教育上,男女应有差别。男子应于七岁入学,学习修身之道。女子虽说学习,但也只是学习"和风之习",比如《百人一首》、《伊势物语》、或者《源氏物语》、《土佐日记》那样的只求风雅的读物,要明白"五常"还相差甚远。然而,"五常"的学习缺一不可,在此将其要点写成此文,以便待人接物之用。 (二)正文解析 关于"五常",作者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先是解读含义,然后结合女子的身份立场进行具体行为的规范教化,之后还引用典故来进行进一步说明。 首先,"仁",可以解读为"怜"。"仁心"是生来就具备的东西,就像树的种子,种下去就能发芽。"仁"读音和"人"相同,因此,有仁才是人,無仁就不能称之为人。"仁"就像是团扇,怜悯就如同风,如果扇团扇没有产生风,就说明团扇就没用了。不施怜悯,就没有仁心。笔锋一转,转说女子若团扇无风该如何呢? 常思父母之恩,敬爱父母。嫁为人妇之后,要向公婆卑躬屈膝,尽心侍奉丈夫,尊姐爱妹,对下人奴婢也要有情义,尊重出入于家中之人。养育孩子不能有亲生和继子的分别,皆要悉心养育。鸟兽虫类,都要慎重取其性命。这一段的结尾列出了典范淳明天皇的皇后正子。仁心深厚,把被扔掉的孩子捡回来,抱给有乳汁的人并嘱咐要将其养育成人,评价"这是多么不辱仁心的例子啊!" 其次,"义"可以解读为"宜"。就像绢布,可以做衣服的腰身,也可以做衣袖,可以分割裁剪为合适的尺寸。有善有恶,随机而改变。作为女子的行为规范,又该如何呢?不能任意妄为,要用心听命以供差遣。听到高兴的事情就一起高兴,看到他伤心,自己也要感到悲伤,丈夫不在的时候不梳妆打扮,不能比公婆丈夫先睡,不能在非吃饭时间进食。所举的例子是庞蕴庞居士和女儿灵照,编竹筐为营生,有一日在路上捡了钱就扔了筐回家了,回去跟父亲说今天虽然筐没有卖掉,幸运的是捡了没有主人的钱就放下筐回来了。父亲说没有主人的钱,就是没有买筐的人,没有买主,就是强卖,此举不义啊。于是女儿又去扔下钱把筐捡回家了。这是"义"的范本。 第三,"礼",可以解读为"慎"。敬畏神佛,尊重丈夫,崇敬师长,对于周围的不同的人有相应的作法。写文书的时候,要加上"殿"或者是"样"等尊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这些不可能尽数知晓,那就努力做到避免太过或者不足。特别从衣着方面要特别讲究礼节。好的衣服如果有太多的话,就是太过了。衣帽发饰都是有礼节的。很多人为了漂亮和荣耀打扮,殊不知那是不知礼节之人所做的事情。"立居卧步"都是无礼不成。女性的一些毛病,心中不能有片刻懈怠。女子毛病诸多,其中偷看、偷听、没有眼色之类的。因此,器物中即使空无一物,也要当成是装满东西一样对待;即使进入没有人的房间,也要如同是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谨慎小心。"追随轻薄",都会失去礼之根本,这些礼的大致内容,心中不得有片刻懈怠。 第四,"智"可以解读为"知"。明辨万事。人生下来,寻找母亲的乳房吃奶是天生的智慧。成长之后,学习学问,然后辨别善恶的道理,这也是智慧。但是有"大知"、"小知"、"愚知"、"贤知"之别。遵守道义就可以上升为"贤知",沉迷名利,"小知"就发展成"邪知"。不知天理却在神前祈祷好运,反玷污神灵,怎么会被神灵听取呢?即使针线活逊色于人,如懂得治理好丈夫的家,那就叫"大智",有做针线缝补织布做饭之类的才能,能写书信、那些主要的业务不生疏就叫"小智"。那些愚蠢的人,就像是夏天要扑向烛火死掉的虫子,因此,要用"知"来去掉防止这些过错的发生。 最后,"信"可以解读为"诚"。"人"的偏旁加上语言的"言"就是诚。因此人的语言要诚实,如果有一言为虚,则不能称之为人。经常说谎、擅自改变约定、强辩欺人、不懂装懂,无中生有诸如此类皆是无"信"之辈所做之事。春夏秋冬,四季流转而无不同,这就是天之诚。五常也是如此,没有诚,五常中无一能坚固长久。在教育孩子方面,作者举了孟母"买肉啖子"的故事,孟子看到东家杀猪便询问是用来干什么的,孟母说是杀来给孟子吃的,后来为了教育孩子诚信,孟母买了东家杀的猪肉来给孟子吃。作者引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告诫女性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要言语诚信,遵守五常之道。 三、文章的特征 (一)行文特征 文章结构非常规整,论述每一个要点的时候都有概念解说,结合读者的现实,引用事例,行文流畅,读来心平气和。同时所用语言表达也没有使用当时常用的那些生硬的汉字以及难懂得措辞。只是用浅显易懂的事例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讲解其实很空洞的五常。其中运用了很多比喻句,所比之物多为女性生活中的常见之物,比如团扇、绢布等,对于女性来说,亲切有加,浅显易懂。 (二)内容特点 首先,本文与其他的女训相比,重点明确,只针对五常进行了自己的解读,将自己关于女子德育的理念融汇在字里行间,字数不多不罗嗦,条理清晰。其次,没有大肆宣扬儒学理论和孔孟之道。第三,没有像《女大学》等其他女训那样从天地阴阳来论述男女的优劣问题和女子的天生卑微,虽然在细节中强调女子要做丈夫的贤内助,但是用"五常"这样的切入点,用讲学问的方法来说服女性,估计更容易被女性接受。第三,没有很强硬的要求女子的行为,也没有涉及到比较极端的、比如《烈女传》所宣扬的那些动辄生死的强烈言辞。 另外,本文并不像其他的女训那样关于女子教育的各方面都有涉及。重点集中在女性对于五常的基本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作者通过论述自己对于五常的解读和理解,将五常娓娓道来。从文章所写的生活细节和事例上可以明显看出,其中所强调的女子的家庭角色鲜明。所强调的都是从家庭的和睦、经营角度来论述的。衣着言行要符合身份礼数,对丈夫、公婆、家人、下人等,甚至包括来往于家里的人都要区分对待等等。 四、结语 笔者注意到,在种类繁杂的女训书中,这一篇没有逼人的气势,没有强烈的措辞,就事论事,行文中还弥漫着一丝温情和期望。从这一点来说,还是很有特点的。当然文中对于女性的偏见表达也不能忽视。文中所述女子毛病诸多,偷看、偷听、没有眼色等都是对于女子的偏見。对于女子的偏见并不是本文首创,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女训书--班昭的《女诫》中的描述和文中的表述如出一辙。"礼义居洁,耳无涂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谓专心正色矣。若夫动静轻脱,视听陕输,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说所不当道,观所不当视,此谓不能专心正色矣。" [4] 同时,文中所论述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个点,最终都归结到家庭生活和经营,也没有提到女性之间的交往和女性的文化活动。笔者特别关注了关于"智"作者的观点,关于"智",作者也用了不少的笔墨来说各种智慧,其中小智是做日常的料理衣物文书等,大智则是辅助丈夫管理"家"。可见作者对于女性的定位仍然没有超出"家"的限制,可以窥见作者的"家"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女子之间的交往和文化活动通过一些女流作家的日记和游记可以看出是存在的,但是却还是被排除在主流的思想之外[5]。 另外,在教育孩子方面,本文也有数次提及。比如提到孟母的道德教育,告诫女子要做好表率,不要教给孩子一些坏的毛病。在其他女训当中也很少提及对于孩子的教育,在日本不提倡母亲的教育,反而会认为母亲不懂道理,其教育容易偏向溺爱[6]。特别是武士家庭的长子,一般都是生下来就被迫与生母分离,请奶娘抚养,拜名师门下学习,也造成了很多母亲心里扭曲,利用次子毒害长子的悲剧。日本有名的伊达政宗就是这样的例子[7]。而且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关于近世女性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其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有待今后在女训书的研究解读和女子日记传记等史料中一窥究竟。 【参考文献】 [1] 张玉姣.日本近世女子教育初探[J].日本研究论集,2003(8) [2] 岳倩.从《女大学》看日本近世女性理想像[J].文学教育,2011(2) [3] 上杉鹰山.女五常训[M].近世武家教育思想,2001(11) [4] 班昭.女戒[M].女四书女孝经,2011(10) [5] 女性史综合研究会.日本女性生活史3近世,1994(11) [6] 中村弘毅.父子训[M].近世育儿书集成,2006(18) [7] 小林清治.伊达政宗的研究[M].吉川弘文馆,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