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楚辞赏析讲义第讲离骚


  教学内容:《楚辞.离骚》第六段和第七段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离骚》第六段和第七段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表述的思想感情;体悟中国古典文学欣赏。
  教学重点:《离骚》第六段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的赏析。《离骚》第七段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的赏析。
  《楚辞·离骚》赏析之六
  【原文6】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日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注释】
  ①婵媛:眷恋牵持的样子。
  ②申申:反反复复。
  ③鲧(ɡǔn):禹的父亲。
  ④羽:羽山。传说一般都认为鲧治水失败而被杀。韩非却认为因鲧直谏尧而被杀。
  ⑤博:广博,多。
  ⑥姱节:美好的节操。
  ⑦薋:同"茨",积聚的意思。
  ⑧判:分别。服:用,佩带。
  ⑨户:同"扈",语气助词。
  ⑩余:犹今言"咱们",指女媭和屈原两人。
  ⑾并举:互相吹捧。
  ⑿茕独:孤独的意思。
  【译文】
  女媭对我十分关怀啊,
  她絮絮叨叨把我指责。
  她说:"鲧太刚直不顾性命,
  终于被杀死在羽山荒野。
  你何必事事直言又爱好高洁,
  独自保有这美好的节操?
  杂花野草堆满整整一屋啊,
  你却与众不同不肯佩用。
  众小人不可以理喻啊,
  又有谁理解咱们的心情?
  世俗小人互相吹捧结党营私啊,
  你为何孤傲不群连我的话也不听?
  【赏析】
  此段诗文开始的"女嬃",有人推论解释为屈原的姐姐,有人推论解释为屈原的妹妹,有人推论解释为屈原的女儿,有人推论解释为屈原之妾,莫衷一是。几种解说罗列如下:
  1、"女嬃"亦作" 女须 "。 先秦时楚国人物名,一般被认为是屈原之姐。
  2、《楚辞·离骚》:"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王逸 注:" 女嬃 , 屈原 姊也。" 3、郭沫若 《女神·湘累》:"﹝ 屈原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其姐 女须 扶持之。"
  4、王逸、袁山松、郦道元皆言女嬃、屈原之姊。惟郑注周易屈原之妹名女嬃。
  5、朱熹在《楚辞辨证》认为媭为女之贱者,"女媭"乃是屈原之妾。
  6、湖南汨罗一带民间传说女嬃是屈原之女,汨罗屈原纪念馆原馆长、屈学专家刘石林写有一本《汨罗江畔屈子祠》一书,其中对此专门有考证,认为女嬃为屈原之女。
  7、"女嬃"为姊的代称。宋 姜夔 《探春慢》词序:"予自孩幼从先人宦於古沔 ,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
  《离骚》诗文第五段叙述女媭的劝告。她指出处于没有是非曲直的社会里,屈原如果不改变他那种孤忠耿直的作风,是不会见容于当世的,而且会遭到杀身之祸。她是屈原人世间唯一的亲人,她所说的也是娓娓动听的人情话;可是她的话仅仅是单纯从爱护屈原、关心屈原出发,提高到思想原则上来说,她对屈原却缺乏本质上的认识。
  《楚辞·离骚》赏析之七
  【原文7】
  依前圣以节中兮①,喟凭心而历兹②!
  济沅湘以南征兮③,就重华而敶词④: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⑤。
  不顾难以图后兮⑥,五子用失乎家巷⑦。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⑧。
  国乱流其鲜终兮⑨,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于强圉兮⑩,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⑾。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⑿。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⒀,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而授能兮,修绳墨而不颇⒁。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⒂。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⒃。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⒄,揽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⒅,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⒆,沾余襟之浪浪。
  【注释】
  ①节中:适中,不偏不过。
  ②凭:愤懑。
  ③沅湘:沅水、湘水,在湖南境内,流入洞庭湖。
  ④重华:舜名。传说舜死后葬在九疑山。
  ⑤夏:指启,与上文启为互文。
  ⑥不顾难:不顾后来的患难。
  ⑦失:古"佚"字,通"逸"。
  ⑧封狐:大狐狸。
  ⑨乱流:淫乱之流。
  ⑩浇:寒浞的儿子。
  ⑾用夫:因此。
  ⑿遂:应读作"坠",坠失。
  ⒀汤禹:商汤、夏禹。
  ⒁颇:偏邪。
  ⒂错辅:措置。错:同"措",辅:辅助。
  ⒃苟:乃,才。
  ⒄阽(diàn):接近危险的意思。
  ⒅歔欷:抽泣声。
  ⒆茹:柔软。
  【译文】
  遵循先圣的法则不偏不倚啊,
  可叹我心怀愤懑至今不平。
  渡过沅水湘水奔向南方啊,
  向舜帝重华陈述自己的衷情:
  "夏启上天带回《九辩》《九歌》啊,
  他从此放纵自己恣意欢乐。
  不计后果也不考虑前途啊,
  他的五个儿子只图安逸招来大祸。
  后羿纵情地游乐畋猎啊,
  又专门爱把大狐狸射。
  本来淫乱之徒就少有好的结果啊,
  寒浞贪恋他的妻子终占了他的窝。
  寒浇自恃身强多力气啊,
  放纵情欲不知节制自我。
  天天寻欢作乐忘乎所以啊,
  他的脑袋因此被砍落。
  夏桀违背治国的正道啊,
  于是身死国灭而遭逢大祸。
  殷纣王残害忠臣贤良啊,
  商朝因此不能长久享国。
  成汤夏禹谨慎畏天敬贤啊,
  周文王讲究治国正道没差错。
  提拔贤良选用有才能的人啊,
  不偏不倚遵循一定规矩法则。
  皇天公正无私心啊,
  看谁有德就辅佐谁。
  只有圣明德行美好的人啊,
  才能够享有这天下。
  看看历史再看看现在啊,
  观察一下人们衡量事物的标准。
  看有谁不义而可以被任用啊,
  看有谁不善而可以得到民心。
  尽管我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啊,
  可回想起我的初衷并不悔恨。
  不度量好凿孔就硬装木柄啊,
  这正是前代贤人遭祸的原因。
  我止不住的悲泣心中烦闷啊,
  可怜我命运多舛生不逢辰。
  拿起柔嫩的蕙草擦拭眼泪啊,
  泪水涟涟沾湿了我的衣襟。
  【赏析】
  本段诗文叙述的情节是:由于女媭的劝诫,诗人不得已来到古代圣君重华面前,向他陈述自已的观点,期冀引起同情共鸣。
  诗人把他生平的政治见解假托于向他所最崇拜的古代圣君帝舜来倾吐衷肠。他征引了丰富的史实,主要是为了证明他所坚信不渝的一个真理,一切不合理的政治,必然归于覆亡,只有"义"和"善","循绳墨""举贤能"才能使国祚昌盛;而他所坚持的,正是关系楚国国运兴衰的根本问题,他自然不能听从女媭的劝告,作明哲保身之计了。
  "陈词"中的反复论证,即第二段"彼尧舜之耿介兮"四句的基本内容的具体发挥。这种认识所构成的理论上的完整体系,就使得屈原更进一步表现出一种"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的顽强信念。和其他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一样,他是"百变而不离其宗",决不可能放弃他的主张的。这种主张在现实环境中既然找不到出路,于是下文就进入了"上下求索"的幻境,在精神活动的领域里开拓了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把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内心矛盾,一步步推向高潮。
  咏叹《楚辞》和屈原的明代诗词:
  读史有感
  〔明〕刘基
  千古怀沙恨逐臣,章台遗事最酸辛。
  可怜日暮高唐梦,绕尽行云不到秦。
  角黍二首
  〔明〕高启
  香茭裹秫炊,投祭楚江湄。
  颇恨馋蛟横,君忠竟不知。
  香菰卷翠房,玉糁深藏贮。
  欲饷独醒人,投向清波处。
  屈原庙
  〔明〕史谨
  江边遗庙掩松筠,檐边云霞互吐吞。
  地接武关龙去远,枭临阿阁凤难存。
  湘兰日老春风珮,楚些谁招月夜魂。
  留得生前诸制作,千年光焰烛乾坤。
  送高良新知归州事
  〔明〕王鏊
  江上青山识秭归,江连吊古驻岩騑。
  梦中騄駬先曾到,行处人烟亦已稀。
  屈子宅空江渺渺,昭君村在雨霏霏。
  使君抚字无多术,夔府如今正阻讥。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时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过屈平祠漫赋八绝吊之(录三)
  〔明〕龚文选
  一生抱鲠骨,九死等鸿毛。
  独恨蛾眉妒,汨罗涌怒涛。
  离骚千古笔,俎豆万年觞。
  多少游人泪,点点滴湖湘。
  义胆藏波月,丹心贯斗墟。
  试听飞渡曲,楚楚吊三闾。
  骚经
  〔明〕孔自来
  屈子奋飞兰江浒,骚经不复数邹鲁。
  景差唐勒续后尘,楚辞遂作文章祖。
  秋兴
  〔明〕蔡毅中
  木落江空天气清,西风萧飒雁南征。
  浮云暗逐年华变,歧路虚怜短鬓生。
  千里关河悬客梦,万家砧杵动秋声。
  崇兰芳芷依然在,何处江潭吊屈平?
  读《离骚》二首(录一)
  〔明〕金铉
  灵均岂骚人,生为当骚世。
  迹彼珍重言,皋伊可尔逮。
  臣敢仇所尊,深媚如相戾。
  诵数动我钦,不暇助之涕。
  助之以霡霂,天听不忍霁。
  中夜深予怀,容以昏冥替。
  感怀口号十五首(录一)
  〔明〕侯方域
  泽畔行吟帝期高,灵均憔悴寄离骚。
  幸留山野容闲放,稍待秋风觅酒螯。
  和程奕先长沙怀古三首(录一)
  〔明〕王夫之
  渺渺枫树林,屈子悲神弦。
  云中君不见,意志如孤烟。
  引声动清歌,幽细咽湘川。
  六代徒仿佛,三唐空流连。
  君子掇其微,不取毛羽妍。
  悠悠江潭水,千载重昭鲜。
  长佩纡缱绻,兰芷相周旋。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十六
  (明·王夫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秋心万古此潇湘,汉苑胡关带恨长。
  谁道灵均哀思绝,唯将鶗鴂怨年芳。
网站目录投稿: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