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朝廷,每到端午节,各地官员便向皇帝敬献新铸的宝镜一枚。 为什么要献镜?宋洪迈《客斋随勤所引《镜龙记》中有介绍: "唐天宝三载,扬州进水心镜一面,纵横九寸,青莹耀目,背有盘龙,进镜官李守秦曰:铸镜时,有老人自称性龙,名护,谓镜匠吕晖曰,老人解造真龙镜。遂入护所,扁户。三日后开户,失所在,护前获一素书云:盘龙盘龙,德于镜中。分时有氛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吕晖遂移护于扬子江心,以五月五日午时铸之。帝诏有司掌此镜,七载大早,召叶法善祠镜龙。忽龙p有白气,须臾满段,甘雨如注。" 扬州所进这面龙镜是神镜,有求必应。天下大早,祭祀此镜,则有甘霖而降。所记虽荒诞不经,但可见玄宗对献镜的重视。唐李肇的(国史补》中也涉及献镜事: "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中所铸也。或言无有百炼者,或至六七十炼,则已易破难成,拄拄有自鸣者。" 唐朝君主重视镜子早自太宗起。古人用镜修饰,所以常借镜比喻自省,如"鉴借"、"镜戒"、"镜考"等。而唐太宗就把以镜明得失看得异常重要。《唐书》载: "太宗谓君臣曰:‘夫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肤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组,扰一镜亡矣。" 唐太宗把镜子的作用引用到治国的大道中,无疑把镜子视为神圣之物。另外在古人的眼中,铜镜也的确神奇。有的铜镜具有极好的透光效应,日光下照,镜面相对的墙上能映现镜背雕饰的影象。古人只见此现象,不明其原理,以为神。这就更增加了唐人对镜子的神奇感。 究其实,唐宫端午献镜的意义在于为君者要深察自省,谨慎御天下。可惜的是唐朝历代君臣把这一活动大肆张扬,却变成逸乐的活动。白居易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写了《百炼镜》这首诗: "百炼镜,熔范非常规,日辰里处灵且奇,江心波上舟中铸。 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 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 扬州长史手自封,人间巨妾不合用。 皆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 "九五飞天龙"引用《易经》上卦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诗意隐刺献镜之举只利君主,与臣民何干?皇上应深以为戒。 到了宋朝,唐宫献镜习俗常作为朝臣撰写端午帖子词的典故,但遣词命意多为歌功颂德,苏东坡却与众不同,在众声同贺声中,给皇帝小小棒喝: "讲余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夏日长。 扬子江心空百炼,只将无逸鉴兴亡。" "无逸"是《尚书·周书》的一个篇目。这是周公戒成王勿耽于享乐的一篇文章。苏轼借端午献镜的典故和周公戒成王之辞,劝告宋朝皇帝不可耽于逸乐而导致国家的衰败。 献镜之举是一种宫中陋俗,所以进人宋朝自然消失。但这一风俗在历史上所留下的教训,却应永远为后人镜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