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定看过《楚汉传奇》这部电视剧吧,那么大家一定还记得剧终李斯这个人物吧,他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山东六国,之后又帮助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并且制定了一套秦法。可以说的功勋卓着,但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害死扶苏,让胡亥当了皇帝。那么历史上秦朝李斯是个怎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真正的秦朝李斯吧。 当然《楚汉传奇》这部电视剧中的李斯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李斯字通古,他出生在战国末期的楚国。年轻时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业有成之后想成就一番大事,于是来到了秦国。他劝说秦王嬴政要图谋富强灭掉各国诸侯,成就帝王大业,被任命长史一职。后来他建议秦王派人带着重金去山东六国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被任命为客卿。之后嬴政要驱逐其他国家的客卿,李斯写了着名的《谏逐客书》被秦王采纳后,升任他做了廷尉。可以说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李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秦国统一后,他建议嬴政使用皇帝称号,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被任命为秦王朝第一任丞相,之后他又帮助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车轨,制定秦朝法律条文,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度。加强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稳固了秦朝的统治根基。 虽然李斯的贡献很大,但他也有很多污点,那就是和秦始皇一起制造了历史着名的"焚书坑儒"惨案,阻碍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文化的摧残很大。同时他和赵高合谋害死扶苏,让昏庸而且非常残暴的胡亥当了皇帝,直接导致了秦朝前后短短十几年就灭亡的结局,这也就是历史上真正的秦朝李斯。 李斯怎么死的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在他统一六国,制定秦国一系列政策法律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是不容忽视的,这个人就是丞相李斯,李斯不但是个有名的政治家而且他在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是秦国顶尖的文学家,此外他的书法更是闻名天下,是秦国写字最好看的人,小篆就是他发明的。那么这么有名的丞相李斯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这得从秦始皇死于最后一次东巡归途说起,当时秦始皇知道自己长生不死的梦想破灭即将归天,就下诏让长公子扶苏回咸阳,但诏令还没有发出去,他就死了。此时赵高找到李斯,向他说明了扶苏如果继位,他们就没有好日子过了,不如立公子胡亥为帝。因为当时秦始皇的玉玺是由李斯掌管的,所以他们发布矫诏,害死了公子扶苏以及大将军蒙恬,让胡亥继位做了二世皇帝。 胡亥当上皇帝以后昏庸而且残暴,连续制造了一系列惨案,杀死了自己二十多个兄弟和十几个姐妹,对于朝中掌握大权的大臣也是一个不放过,时间秦国上下人心惶惶。赵高接着又怂恿秦二世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等宫殿,死于徭役的人民不计其数,天下人都是敢怒不敢言。此时的李斯虽然明白自己曾经的做法是错的,但也是无可奈何。后来赵高又诬陷李斯和他的儿子密谋造反,李斯锒铛入狱,在严刑拷打之下被迫承认造反。最后李斯死于他自己制定的法律之下,脸上被刺字,割掉了鼻子,砍了双脚;最后在咸阳被腰斩了。他的家人亲戚也被连坐,被杀了三族。 用自食其果这个成语形容李斯的死再也合适不过了,尝到了自己制定的严苛刑法;秦王朝第一任丞相李斯也就这样冤枉悲惨了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李斯墓 说起李斯这个人物,大家或许都知道他是秦始皇时期的丞相,是秦国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为秦王朝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在秦统一后制定了很多政治法律政策,为秦国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他被赵高陷害,被腰斩致死了。那么大家知道李斯墓在哪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斯墓。 如今的李斯墓已经成为了着名的旅游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它的位置在蔡国老城的西南方向,是一个非常高大雄壮的土冢。墓的四周是由石阶堆砌而成的,墓地前面有一块墓碑,上面刻着"秦丞相李斯之墓"。墓地四周围栽种满了松柏和花木,在西边是李斯跑马岗和李斯饮马涧。根据传说这里是李斯年轻时候骑马奔驰和喂马喝水的地方。整个墓地高大雄伟,林木葱郁溪水清澈并且鸟语花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好去处。古往今来许多着名诗人都在此地为李斯墓题过诗词,比如唐代的胡曾,他写的"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这首诗也是被人们广为传诵。 这首诗说的就是李斯在帮助秦始皇之后,不想着功成身退归隐田园,反而继续为秦国效力,最终落得梦断身死的下场,当然在今天看来这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李斯墓经历几千年的沧桑,虽然也曾被破坏过,但经过历代人们的修善,一直保存到了今天,这是极为不易的。在我们吴李斯墓地旅游观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对墓地的保护。 李斯作品 说起李斯,大家可能都想到的是他是秦国的政治家,他帮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以及在秦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律。但是大家可能忽视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和书法家的贡献,他创造了小篆字体,供人们临摹,李斯作品中的文学价值也非常高的。那么李斯的作品有哪些呢?这些作品又有什么精彩之处呢? 首先在秦国统一前,各国文字形态意义各不相同,李斯将大篆简化,创造出了一套简单规范的文字,也就是小篆或者叫秦篆,并通令全国使用。之后在秦始皇的命令下,他在泰山、琅琊、会稽等地先后写下了石刻作品,内容精彩,字体美观。值得注意的是在秦统一之前,秦始皇曾经下令驱逐六国的客卿,李斯反对这一决定,向秦始皇上书陈述逐客的弊端,这篇上书就是着名的《谏逐客书》,当然这也是李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今天人们知道的李斯作品有:《谏逐客书》、《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等等。 在这里我们主要列举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两句简要分析他作品精彩的地方。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这是《谏逐客书》中的几句被人们传诵至今的名句,意思是,我听说土地广阔才能才更多的粮食,国家打了人才多,军队强士兵才能更加勇猛。泰山不舍弃每一粒土壤,才能这么高大雄伟,江海不厌弃每一条细流,才能如此之深;国君不抛弃每一个人民众,才能成就贤明的美德。 李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向嬴政说明逐客的坏处和让各国客卿留下的好处。可谓是形象生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然最后嬴政采纳了他的建议,也才能在短短十年内灭掉了东方六国。"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一句更是历代后人代代传诵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