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黄自鑫 摘 要:在高校里,体育场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功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当下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情况做出了分析,随后总结出了高校在体育场馆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高校体育场馆在日常运营中应当采取的合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且就如何优化管理模式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目的在于提升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整体管理水平,在管理模式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 由于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状况以及资源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运转,对于高校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在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利用情况方面,有大量学者对场馆的有偿开放的现状以及开方情况做出了研究,然而在场馆的管理工作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出在我国高校在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上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现状 在大多数高校里,主要是体育部门在负责管理高校的体育场馆,虽然高校体育场馆的状况已经有所改变,已不再是当初功能简单、器材单一的面貌,并且已经演变为当今的高标准、高投入的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但是在体育场馆的管理上面却仍然运用的是以往的较为简单的场馆使用规范,在体育场馆的管理上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管理体系,也并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目前,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赶上现今现代化体育场馆建设的步伐,因此,由于管理不到位,出现了很多资源被闲置或者浪费的现象。 如今,虽然部分高校依据场馆的实际使用情况,对现存的管理模式做出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依旧沿用的是以往的陈旧管理模式,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就在于高校体育场馆的落后管理体制。在我国,大多高校体育馆在建立之初就是由政府出资,因此,具有很强的公益色彩,属于公共体育设施。由于高校的体育场馆具有强烈的公益性质,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之下,大多体育场馆无法去自己经营发展,但是高校的体育场馆在每天的运转过程中开销和维护费用却需要高校来承担,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学校的财政负担。 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存在着观念陈旧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最主要用途就是为学校提供体育教学服务,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师生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今在我国很多高校里,体育场馆的责任部门认为修建体育场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学生,而且也是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如果采取收费制度,就可能会超过学生经济上的承受能力,然而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体育场馆的基本需求已经超出了目前学校所提供的体育活动条件。因此,对于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问题,在观念上还有待转变。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保养与维护存在较大的问题 相对来说高校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而且在很多高校里体育场馆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都在"高负荷"的状况下运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持场馆的正常运转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此,学会如何管理体育场馆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体育管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到体育场馆的服务质量与使用寿命。对于在场馆开展体育活动的使用者,应当按照场馆的规章制度对其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这是正确使用体育场地的前提。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大多数高校里面,主要是临时工或者兼职在对体育场馆进行日常的维护以及保养,而通常情况下,他们不具备体育场馆维护的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维护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维护不当而导致体育场馆的正常使用年限减短。专业维护人员的欠缺正是当今高校体育场馆在保养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三)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方而存在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对象比较封闭。由于服务对象封闭的缘故,导致高校在运行场馆时效率较低,因而出现了高校体育资源和社会互不开放、相互分割、相互封闭的状况,因此很多体育场馆就被闲置下来,出现了利用力极低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主体应多元化。由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都是由该校的体育部门在管理,而普遍来说,学校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水平并不是很高,而且现行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多瑕疵。除此之外,在体育部门任职的大多老师和教辅人员也有其教学任务,因此,经常出现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运营管理学校的体育场馆的状况。 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创新途径 (一)完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制度 在完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制度时,首先,应当综合考虑,将高校体育场馆的自身特色和当今的社会形势结合起来,制定出既符合学校发展又不悖于社会进步的详细方案,对如何运营和管理体育场馆制定出明确的规章制度;其次,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体育场馆主要是用于开展体育教学、日常训练、科学研究、体育竞赛等活动,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负责部门在制定使用方案是,应当将学校的实际运用状况和我国相关领域的法规政策结合起来,尽可能做出全方位的决策;最后,部分高校在对体育场馆进行管理时,实行的是多个职能部门联合管理的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增加了交流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在设置场馆管理人员的职位、职责是应当仔细考虑,做大不重复,不空位。 (二)形成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 随着我国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全民健身"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体育事业也开始向产业化发展。高校作为体育场馆的直接管理者,应当意识到这个发展趋势,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管理过程中根据由于社会的变化而提出的新要求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在走产业化道路时,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特色,自主经营。由此以来,高校不经可以保证自身的教学活动正常开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建设需求。在减轻由于社会资源短缺而带来压力的同时,也能为高校带来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的财政压力。 (三)实行高校体育场馆安排信息化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的时代,高校在体育场的管理上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实行体育场馆安排信息化。借助当今网络时代的各种工具,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在体育场馆的管理中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实现体育场馆活动的信息化安排,例如在场馆中设立移动自助查询系统终端等设备。一方面可以为师生对空余场馆的查询、预约提供便利。另一方面,通过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及时的向外界传递体育场馆的管理上的信息,如体育场馆的使用规则,设备功能情况等信息。将场馆的使用情况公开,使体育场馆的每一个使用者对场馆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到的规章制度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四、总结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社会体育馆资源的一部分,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资源短缺的压力,因此,能否将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上文中,作者通过对当今众多高校正在运用实施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刻分析,阐明了现存的管理模式下诸多不足之处,并且对这些不足之处做出了相应的改善,力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问题,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模式,实现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冰,杨双燕.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行的产业化模式[J].湖北体育科技,2009,01:96-97. [2]陶情.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5:207-209. [3]申秀芝,阎坤.对构建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思考[J].体育博览,2011,16:132. [4]李红霞.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案[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1:517. [5]张勇,张岩.对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6]师灿斌,葛超.普通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管理初探[[J].惠州学院学报,2005,(8):24-27. [7]张莉莉,李桂林,任保国.对影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开发效益因素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26(6):68-70. [8]文世平,廖小林,王若虹.大学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158-157. [9]黄滨,俞剑龙,骆红斌.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24-28. 作者简介:刘迪(1983–),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纺织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黄自鑫(1988–),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