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中职语文小说教学现状入手,以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结合高教版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小说《项链》教学实际,从创设情境、动态合作、质疑审辩、读写结合四个维度阐述如何使核心素养在小说教学中落地,以期提升小说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 小说 教学 中职学生是一个在学习能力上较为薄弱的群体,相比于普高学生,中职学生学习习惯、目的、毅力等方面都有一些问题。而作为文学作品之一的小说,"套路化"教学禁锢着学生思维,可以说"套路"导致了小说教学的"短路",不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提出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发现与鉴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指明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方向。笔者结合《项链》一文教学,拟从四个方面来谈如何在小说教学中落实中职语文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创设一些较为形象的教学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教材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营造教学情境,一般以问题情境居多,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项链》一文,笔者结合服装专业的特点,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情境:如果同样一个人,在经历了十年的辛勤劳作后,外貌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发挥想象,为同一个人画两幅不同的画,要求从神态、穿着等方面加以区分。服装专业的学生画画是专长,对服装也比较有兴趣,马上开始创造性地速写活动。短短几分钟,学生递交了多样化的作品。笔者抓住契机进行点评和引导: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项链》就有这样一位女主人公,大家想不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变成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新鲜感的氛围中,很自然地就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同时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新的理解和认同。 从以上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创设情境导入小说,激发兴趣深入文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呈现出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为作品的理解和运用中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动态合作,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中职语文动态合作课堂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包括过程性的动态评价,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实践表明,动态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能较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增强课堂的参与意识,实现自我价值。 以教學《项链》为例,笔者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习惯、个性特征等,将全班学生分为6个小组,设立组长和汇报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然后由组长或汇报人代表本组来交流合作学习成果,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加以激励,最后根据每组得分,评选出优胜小组给予物质奖励。如分析马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马蒂尔德前后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变化?你认为造成马蒂尔德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怎么看待马蒂尔德这个人物?学生经过合作学习后,进行成果展示,笔者适时点评,并合理打分,最后根据得分,给优胜小组送上莫泊桑的著作。 《项链》是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就必须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比较好的方式,学生在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主题探究中逐步建立了信任和协作关系,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这也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之一。 三、质疑审辩,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弱,但到了高中阶段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也有了个性化的特征。因此,教师如能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抓住教学契机,进行适当的思维引导,将为学生课堂学习带来极大的原动力。 如教授《项链》一文,很多老师一般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然后把主题定位在批判以马蒂尔德为代表的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层,很少去深入挖掘有关人性的东西。其实《项链》的解读是多元化的。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质疑,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能否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篇小说主题表现的方向?然后给学生几个选择,如虚荣、诚信、梦想、命运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后,有学生选择了虚荣,理由是主人公马蒂尔德出身不好,却很向往贵夫人的生活,结果丢了项链,为之付出了十年的青春,最后还遭受了假项链的打击。有学生选择了诚信,理由是马蒂尔德厄运临头,身处危难,但她还是对朋友诚实守信,倾家荡产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真项链还给了佛来思节夫人值得肯定。也有学生说是担当,理由是马蒂尔德还了整整十年的债,而且人变老变丑,但她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能看出她的担当、坚韧。在简单点评后,笔者不失时机地说:"马蒂尔德的命运是悲惨的,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固然有她虚荣心导致的后果,但在挫折面前,她选择了担当和坚持,给我们传递了正能量,多元化的解读给我们带来了多方面的启迪。" 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角度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和审辩,使学生多角度理解了文本,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与判断意识等素养得到了训练,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因为对马蒂尔德形象的多角度解读,学生从主人公的身上也汲取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核心素养——责任与担当。 四、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能力迁移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小说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使用,它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如教学《项链》一文,可以有机结合读写。作者在文末留了空白,文章戛然而止,应该说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是巨大的。教学中,笔者抛出了一个话题:"你觉得马蒂尔德听了佛来思节夫人的话后会有何反应?如果你是作者,你会让故事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尾?能否用100字左右的篇幅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有学生写道:"马蒂尔德听到这句话后犹如晴天霹雳,几乎崩溃。她不知道说什么,大脑一片空白。她想哭,可是没有眼泪,想要回那串花了十年心血买的项链,没有勇气……在矛盾与纠结中,她突然明白,或许她的朋友是个善意的谎言,也或许自己错误地付出了代价,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十年的付出,终于找回了自己。想到这里,马蒂尔德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这种微写作活动意义重大,以写促读,有助于保持小说阅读的恒久与深入,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听、说、读、写有机融合是职业必需的能力素养,读写结合使这种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迁移,而且能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观点去重新审视和发现文本中的人性美。 总之,中职小说教学应拓展教学视野,打破旧有的"樊笼",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不断优化课堂,着力打造学生未来职业所需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今后正式步入职场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惠萍.见证与暗示:人性真相和不定命运——从莫泊桑《项链》的人物性格探析其深层寓意[J].陇东学院学报,2013(7). [2]余海群.从改写"马蒂尔德"的命运开始——中职小说兴趣教学实践探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