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日:"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为了杀死五毒,确保人体健康,人们在端午节还开展采药、饮酒、洗浴等一系列的养生活动。 清顾禄《清嘉录》云:"土人采百草之可疗疾者,留以供药饵,俗称草头方。"宋吴自牧《梦粱录》也说:"五日采百草,修制药品,为辟瘟疾等用,藏之,良验。" 除艾草外,还有营蒲。后者分石菖蒲和水营蒲两种。它们像芦苇一样,都生长于浅水滩上。石营蒲大多盆种作案头清供;水营蒲粗大,其叶如剑,往往被人们采来与艾扎在一起,悬于门上,用以驱邪,俗称"蒲剑艾虎"。其根茎花汁亦可人药,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得甚神: "国初周颠仙对太祖高皇帝,常嚼菖蒲饮水,问其故,云:服之无腹痛之疾。" "(道藏经》有《菖蒲传》一卷,其语粗陋。今略节其要云: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服至一月消食,二月疾除;服至五年,骨旋充,威色泽,白发黑,落齿更生。" 菖蒲确有芳香开窍、祛痰散风之功,现代人也用它入药,提取芳香油。古人认为菖蒲可以使人延年益寿,苏轼在弟弟苏辙家中看到盆中菖蒲忽生九花,欢喜之极,写诗赞其形如峡蝶,其香如桅子,感慨说以前"神药人间果有无",如今"有花方始信菖蒲"。 菖蒲夏季开花,花序密生而形小,呈黄绿色。所以每到端午节前后,人们便提篮去郊外水边采新蒲,然后回家酿酒。 车前子,又名苹首,俗称车轮菜等。春开紫色花,夏结紫色籽。籽可供药用,治妇人难产有特效。所以端午节这天,女子往往结队去田野采集车前子,然后回家晒干,妙过备用。这一风俗早在春秋时代就已流行,《诗经》中《苹曹》这首诗写的便是采药之风: "采采笨节,薄言采之!采采笨节,薄言有之。采采笨盲,。薄言掇之!采采苹节节,薄言将之。采采苯节,薄言桔之!采采苯,节薄言撇之!" 这首诗表现的是,在夏日的山谷中,一群妇女唱着歌儿,辛勤地采着车前子,内心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脸上露着笑容。至今这首诗还成为人们传诵的名篇。 端午采药自古成风,因为这时正值许多草木的茎叶成熟期,可以碾制成药。农谚云:"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陆游诗中亦言:"旧俗方储药,旅躯亦点丹。日俗吾事毕,一笑向杯盘。"端午日又储草药,又配药方,一直忙到黄昏。 与采草药的目的一样,民间还有端午捕蟾一说,蟾,蟾徐,俗称癞蛤蟆,身有毒,但早已有人知此种小动物具有药用价值。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 (抱朴子·内篇》:‘肉芝者,谓万岁蜂蜂。头上有角,目赤,领下有丹书八字。体重而跳捷,以五月五日中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碎五兵。若敌人射己,弓矢弩皆反还自射也。’又《荆楚岁时it)云:‘五月五日,俗以此日取据蜂为辞兵,六日则不中用。’ 故世云:‘六日掩蜂,。陈简斋诗云:‘六日蟾玲乖世用。’又《药性论》云:‘端午取虾埃眉脂,以朱砂磨香为丸,如麻子大。孩儿舟疫者,空心为丸。如脑舟,以奶汁滴弃中,立愈。"’ 第一则是神仙豪言,荒诞无稽。第二则迷信怪论,有悖事理。但《药性论)所讲有一定道理,因为蟾蛛内有毒腺,其分泌出的白汁可为药。以毒攻毒,正是医疗上的一条定律。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取蟾酥的方法:"取蟾酥不一,或以手捏眉棱,取白汁于油纸上及桑叶上,插背阴处,一宿即自干白,安置竹筒内,盛之。真者轻浮,人口味甜也。或以蒜及胡椒等辣物,纳口中,则蟾身白汁出,以竹蓖刮下,面和成块,干之,其汁不可人人目,令人赤肿盲,’或以紫草汁,煎点即消。" 捕蟾之俗,最迟由晋开始,延至明清,一直未辍。据医书介绍,蟾酥可拔毒、消热、消肿,治疗疗毒恶疽尤有奇效。清代诗人有诗云:"莫从海上问三农,虾蟆蟾酥取次供。"诗下注云:"《间史掇遗》:‘午日,太医院官具旗物鼓吹,赴南海子,伤农人提虾蟆蟾酥。",清顾禄《清嘉录》也有记载: "药市收癞虾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人家小儿女之未疽者,以水畜养癞虾蟆五个,或七个,侯其吐沫,过午取水,煎汤浴之,令痘疮稀。" 药市不仅收癞虾蟆,同时还收娱蚁、蛇一类的毒虫,加工制药。 由于蟾蜍确有治病之功效,宫廷太医院便到民间广为搜求。清人张朝墉《供蟾酥》写道: "莫从海上问三农,蛤蟆蟾酥取次供。 蛇蝎不须逞狂毒,有人刺臂作双龙。" 小诗反映了两个节俗,除了供蟾酥,还有文身。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引《北京岁时记》云:"无赖子弟,是日刺臂作字,或木石鸟兽形,以制狂毒。"原来文身还有"制狂毒"之说,真令人耳目一新! 端午时节,人们极易遭受各种病虫毒邪的侵害,于是在民间形成了诸多禳解之俗,如挂菖艾、喝雄黄酒、给小儿佩带香囊及五毒兜等。此外,端午节时许多地方还有采药之习俗。正如俗谚所曰:"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一些根茎入药的植物,至端午时节已经成熟,正可以入药,因此端午是采药的好时节。 而这一习俗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至迟在南朝时就已存在。据南朝梁宗懔枟荆楚岁时记枠记载:"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在全国许多地方,人们都有在端午这天到野外采集野物以做药物的习俗。 人们往往在太阳出来前到田里、地里采摘车前子、紫花地丁、小麦苗、艾蒿等等,装到箩筐里带回家放在院子里晒干,然后挂起来以后留作药材用,连不能进山采药的老人,也要在村前寨后的田间地头采一些常见的草药备用。在山东安丘,端午的头一天大姑娘、小媳妇要做的顶要紧的一件事就是采集月季花,然后再去山里、河边采摘艾蒿心、桃树心、柳条皮、蜡条皮等。回家将这些都洗净,用清水浸泡在一个大盆中,一满盆姹紫嫣红煞是好看,露天置放于院中干净空阔之处,经过一夜的雨露滋润,第二天清早起来,捞出花草,那水的颜色是极淡极纯的浅蓝,芳香袭人、清香四溢。全家人便从这大盆中倒水洗脸、洗胳膊,据说可以治百病。 在一些地区,端午这天还有采集百树头烧水洗身以避瘟疫的习俗。所谓百树头子,就是一百多种草木的茎叶。在山东临沂一带,采集百树头子时要一大早就起来,挎个篮子等类的家什,在田野里四下寻找。为了确保能够采集到足够的种类,采集者手里都要拿一根劈开的高粱梃子。采到一种,就在高粱梃子瓤上用指甲掐一下。在太阳出来之前,必须要采够一百种,因为太阳照耀过的草木就不灵光了。由于起得早,通常太阳还未出来之前就已经采够一百种了。把百树头子带回家,捆好,直接放在房顶上晒干或挂在什么地方晾干。而之所以采集这种百树头子,主要是用来给新生儿洗澡。将这些采集晒干的植物放在清水里烧开,做成一大锅药水,就可以给新生儿洗澡了。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药浴",应该有其功效在里面。 除采集各种草药外,在一些地区如山东胶东一带还有一种独特习俗,就是拉露水。 在端午节这天一大早,人们纷纷拿着毛巾等物到野外野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沾取野草上的露水,然后再用毛巾给小孩子擦脸,据说可以治眼病。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一习俗也是一种采药之俗,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 早在周代,就有"五月五日,蓄兰为沐"的做法,屈原的枟楚辞枠中也有"浴兰兮沐芳华"的诗句,说明此种习俗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端午节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 孩子们带着小毛巾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手巾拉草叶上的露水洗脸。 大人则牵着牲口,到沟边夼旁,一边拉露水洗脸,—边看牲门啃嫩草,据说牲口吃了端午带露的嫩草,不得杂病。 旧时,沟夼都归私人所有,平时任何人不得放牲口,但端午例外,不论牲口吃了谁家地堰夼边的草,都不计较。 有些人还把沾湿的毛巾带回家中,给不能出门的老人擦脸、胳膊和脖子等处,说是擦了不会生疮。 有些地方则是到麦地里拉露水,天刚蒙蒙亮,大人们(多数是妇女)便带着孩子来到野外的坡地里。 这时的麦子已有一尺多高,绿油油的一片清新。 大人们用手绢在麦苗或青草上拉来拉去,不一会儿,手绢就湿漉漉的了。 大人便用这被露水打湿了的手绢给孩子洗手、洗脸。 给孩子洗完后,大人也要洗。 特别是妇女们洗得十分认真,据说,用露水洗过的肌肤,会更加细嫩,青春永驻。 对拉露水这一习俗,丁宁在其《端午》一文中曾以轻松的笔调做了细致描述: "鸡鸣头几声,事先约好了的几个好朋友,便在朦胧的晨曦中集合在街头,手拉手儿,叽叽嘎嘎,嘻嘻哈哈,又说又笑,惊得各家的狗一齐狂吠。 每人拿一条羊肚子毛巾,直奔野外的河边、山坡,找那绿草长得最丰盛、最鲜亮的地方,把毛巾搭在草梢上,一手捏一个角儿,两脚没进绿草里,从这边到那边,对着角儿,转着圈儿,来回奔跑,拉来拉去,这就叫做拉露水。 一会儿,毛巾湿得透透的,鞋子、裤脚也湿得透透的,就算成功。 这时,太阳还没有露头,我们擎着毛巾,快步跑回家,把毛巾放在干净的瓷盘里。 传说就在这一天,七仙女把洗脸的香水倒在人间,变为露水,专给凡人消灾祛病。 一家人不论老少,都用那毛巾轮流擦脸,女孩子家要多擦几把,使脸皮儿更嫩更白。" 按规矩,拉露水必须要在太阳未出之时,所以天刚蒙蒙亮大家便纷纷外了。 但在外出之时,即使熟识的人相互之间也是不能招呼的,每个人都要不言不语,径直向野外走去。 另外,因为拉露水多在天色朦胧中,难免磕倒摔伤,甚至被蛇咬伤,所以家长一般都反对女孩子们去拉露水。 科学地说,露水只是普通的水分子凝结而已,并不会因时节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或者具有某种神奇功效。 那为什么人们还会对端午节这天早晨的露水情有独钟呢? 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和我国的传统观念有关。 在古代,人们认为露水是从天上的星星上落下来的,是祥瑞之物。 后来这个故事更是被炼丹的术士们加以发挥,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而这种观念又随着时间的推移渗透到了我国传统医学里,产生了可以治眼病之类的说法,久而久之,也就被作为一种乡间民俗传承下来。 而在被当作恶中之恶的端午之时,人们极易受到各种病害及邪魔的危害,于是在这一天采集据说可以治眼疾的露水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