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降杠杆大势下的中期策略


  去杠杆和收缩没有必然关系,去杠杆是调整结构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去杠杆,本质上是针对上面所提到的宏观债务结构性失衡提出的解决方案,平稳地去除这些部分低效,或者是有害的杠杆,才能实现供给侧的改革,出清市场过剩产能,实现供给的再平衡。
  证监会暂停审核分级基金,FOF禁止投资分级基金,整个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降杠杆化进程。无论是宏观经济大背景还是债券市场都在去杠杆,在一片去杠杆声中,优质资产荒可能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投资者的问题。怎样安排自己的投资策略?怎样做资产配置?本文将深度解析降杠杆大势下的中期策略。
  1 降杠杆是否意味着经济进入收缩期
  去杠杆和收缩没有必然关系,去杠杆是调整结构的一种重要方式。据央行统计,中国债务负担率为234%,这个数字看似庞大,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它的结构就会发现,有100%以上是企业负债贡献的,企业的负债率较高。
  企业的负债率偏高是总量方面的问题,但结构上同样存在问题,一些过剩产能行业和部分僵尸企业的债务是结构上存在的最大隐患,同时也降低整个社会的资金利用效率。对于这部分企业的去杠杆是大势所趋,也是经济转型调结构的必经之路。
  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就此进入收缩期。
  之所以要进行去杠杆,本质上是针对上面所提到的宏观债务结构性失衡提出的解决方案,平稳地去除这些部分低效或者是有害的杠杆,才能实现供给侧的改革,出清市场过剩产能,实现供给的再平衡。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并没有变,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高端先进制造业等的信贷政策还会继续倾斜,这部分的杠杆不但是必要的,更是有益的,将会推动整个杠杆的结构性改善,以及实现经济增长动力新引擎的构建,从而引领经济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式实现新的跨越式增长。
  2 国内市场降杠杆的大趋势将持续多久
  金融降杠杆相对比较快,例如,2015年股市降杠杆的速度就非常快。但整个经济层面,由于大部分负债是由企业贡献的,企业降杠杆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包括企业的债务重组、去产能和企业之间的重组等。有人认为提高企业的直接融资比率是一种降杠杆的方式,在我们看来,要看融资的形式,如果是通过入股的形式来融资,债务率会降下来,但融来的资金怎么用,要对得起投资者。
  事实上,杠杆的问题全世界都存在。从金融危机到现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为过去的5倍,日本以及欧洲央行也扩张为4倍多,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让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回到国内,前面我们说过企业杠杆存在结构性的问题,这种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个相对平缓的过程,才能引导市场的违约风险平稳、有序地释放。换句话说,既要去杠杆,又要严防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所以去杠杆的过程应该不会是短期的事情。
  3 A股估值是否被低估了
  A股估值与美国相比较低,有人认为我们的企业估值被低估。估值是由市场参与者决定的,欧美市场开放性较强,A股市场相对而言是境内投资者的市场,外资投资有一定限制。在相对内生化的市场下(QFII占比不高),外资并不是国内市场的主要参与方,所以其行为模式和定价体系也就不会是国内市场的主导力量。单纯的与欧美市场比较估值的数字,缺少实质性的意义。
  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国内主要的交易由散户完成,而国际成熟市场股市的参与者七成以上都是机构投资者,所以两者的市场行为模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直接比较有失偏颇。
  4 近期的资产配置与持仓
  整体而言,股市在经历了前期低成交量的行情之后,整个市场的活跃程度将有所增加,可以在四季度,特别是四季度的前半段,谨慎看多,大小盘风格上倾向于均衡配置。而在债券方面,整个社会的负债率仍较高,潜在的信用风险依然存在。所以,债券基金方面,笔者所在基金定制账户更多是通过配置金融债、利率债、甄别高等级信用债来控制风险。
  具体而言(见附图),股市方面,在9月交易清淡,沪深两市的日平均成交金额仅为约4100亿元,这比1—8月下降了23%,更比2015年全年下降了逾60%。笔者认为,这种交易清淡和市场震荡的局面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几个方面的因素都可能推升股市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这其中包括养老金入市、深港通开通引入的长期投资资金,还包括房地产市场降温后,资金从房地产流入其他资本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以及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后,对企业盈利带来的益处。
  债券市场方面,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宏观经济的利率水平应当不会太高,否则不利于杠杆的平稳下降。另外,新兴产业的扶持也需要低成本的融资来配合,所以利率债的行情在中期仍然可期,但短期可能有震荡和反复的过程。对于信用债,笔者认为仍需要甄别和谨慎对待。尽管债务违约会"有序"地实现,但是个别的违约事件还将会暴露出来,所以要控制潜在的信用风险。债市在今年只有在4月份有所下跌,之后又恢复到了略偏小牛市的状态中,这也将是四季度债市的主要表征。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人口、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以前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去产能、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对产能过剩的行业要保持警惕。
  未来,科技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新农业、高端制造、养老、医疗、健康保健等领域都会有一些结构性的机会。
  收稿日期:2016-10-17
网站目录投稿:冬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