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界一般将海牛确认为美人鱼。 海牛,学名儒艮.是一种大型海生食草性哺乳动物.雌性海牛有与人类相近似的乳房,常被海员和渔民误认为是传说中的美人鱼. (2)传说中的美人鱼是人们虚构出来的!至今仍然缺乏能够证实其存在的直接物证。 海牛,学名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也是海洋中唯一的素食者。儒艮俗称"美人鱼",因雌儒艮哺乳时像人一样拥抱幼仔,乳部露出水面而得名,是国家一级濒危珍稀哺乳类保护动物。目前世界上仅存有5个种群的儒艮,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部、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和中国北部湾沿岸。儒艮主要生活在热带浅海中,以二药藻、喜盐草等水生植物为主食。雌儒艮平均三年产一仔,因其哺乳时用前肢拥抱幼仔,头部和胸部露出水面,犹如人在水中游泳,故有"美人鱼"之称。 美人鱼带来无数传说故事。两千多年前的犹太圣经,就提到美人鱼。此后多少文明延续,都少不了美人鱼故事,展现在无数雕塑、画像、货币图案和音乐舞蹈、电影歌剧中,甚至用于医疗自闭症。丹麦的小美人鱼铜像寄托着多少人的心愿。美人鱼的故事,也寄托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梦想。专家早就认为,美人鱼是类似海豹的哺乳动物儒艮的美丽化身,儒艮哺乳时把幼崽抱在胸前,上半身露出海面,远看如人形。一些地区俗称海牛、海猪或海骆驼,实际它是海牛唯一仍生存于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的物种,其尾鳍近于海豚Y形尾,成为虚构的美人鱼形象。然而,也有大量粉丝称,人们对大海生物的认识不足其5%,几千年来,无数的传说和物证,虽然90%以上是伪证,但依然有些骨骼化石和目击证据至今无法解释,留待继续探索 儒艮 中文名称:儒艮(rú gèn) 中文别名:海牛、"海马"、人鱼、美人鱼、南海牛 拉丁学名:Dugong dugon 物种命名人: Muller 物种命名时间: 1776 英文名:Dugong 分类地位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目:海牛目 (SIRENIA) 科:儒艮科 (Dugongidae) 属:儒艮属 (Dugong) 外形特征 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与海牛目的其它动物如海牛的最大区别在于:海牛的尾部呈圆形,而儒艮尾部形状与海豚尾部相似。儒艮的头很大,头与身体的比例是海洋动物中最大的。嘴巨大而呈纵向,舌大,使其更利于进食海底植物而将沙子排除开。儒艮的气孔在头部顶端,平均15分钟换一次气。头部和背部皮肤坚硬、厚实。 儒艮的体型大而呈纺锤状,体长约2.4至2.7公尺,3公尺以上的个体相当少见,一般而言雌性的体型会比雄性大一点。皮肤光滑,外观呈褐至暗灰色,腹部颜色较背部来得浅,体表毛发稀疏。颈部短,但仍能有限度的转动头部或点头。前肢短、呈鳍状,末端略圆而缺乏趾甲;胸鳍是幼儒艮主要的推进力来源,成年後则转变为以尾鳍为主。乳房1对,乳头位于前肢基部处。儒艮没有外耳壳,只看得到小小的耳孔,眼睛也很小。鼻孔位于吻部顶端,周围有皮膜可在潜水时盖住鼻孔。宽而扁平的嘴位于厚重吻部的末端下方,嘴边的短须是进食时的重要工具。 儒艮有2对门齿,上、下颚各有3对前臼齿与3对臼齿,但所有牙齿不会同时存在,随着年龄增长,它们会失去第1对门齿、所有的前臼齿与第1对臼齿,剩余的两对臼齿则会终生成长。雄性的第2对门齿在12-15岁时会穿透上颚外露,但当闭上嘴时会被厚重的上脣盖住而看不见;雌性极少见到外露的门齿,但少数会保留至30岁左右。 儒艮的肺很大,从胸部一直延伸至肾脏附近,由水准的横隔膜将其与其他脏器分隔。支气管深入肺的大部分区域,细部分支少且大半由软骨构成,目前仍不清楚儒艮潜水时肺部是否会和鲸类一般有塌陷的情形。跟其他海洋哺乳动物比起来,它们的脂肪层厚度较薄,同时身体周边似乎不存在热逆流交换系统(heat countercurrent exchange system,肢体末端的动脉与静脉紧邻以维持体热不散失的一种血管构造),这可能与它们栖息于温暖海域有关。胃的构造简单,大肠很大(达胃的两倍重),推测是纤维素的主要消化场所,长度达25公尺以上,相当于小肠两倍的长度。 因人类捕杀而灭绝的海洋巨兽大海牛(巨儒艮) 因人类捕杀而灭绝的海洋巨兽大海牛(巨儒艮) 这种海牛名字是"大海牛",也被称为巨儒艮、斯特拉海牛。它们已经灭绝了近250年,许多人也忘记了曾经有这么一种巨大的动物存在过,更不知道它们是如何灭绝的。 大海牛属于海牛目,如今这个分类中只存在4个物种,分属海牛科和儒艮科。儒艮科的唯一物种儒艮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体长约3米,重量约400千克。海牛科有3个物种,分别是亚马孙海牛、西印度海牛和西非海牛。它们能长到4米长,重量接近600千克。 ‹‹ 1:2 3:›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