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于二十世纪末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一理念始于邓小平并预见性的指明了中国今后三十多年的发展之路,今年开启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五年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这一时期的高频词和关键词,在理论上深刻认识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源,探讨我国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才更有利于我们凝聚力量为顺利过渡做好准备。 【关键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重难点 承载着全国十几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梦想,在去年如期拉开帷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前进目标已经明确,冲锋号角已经吹响,但是这一路注定不平坦,关键是要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努力奋斗。 一、源于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和运用 古代儒学思想家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小康社会的景象,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讲究封建社会天下为家,君臣有序礼仪有别的亲情社会。在近代,中国学者认为小康社会是相对大同社会而言的,大同社会是一种崇高社会理想,而小康社会是普通百姓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 邓小平于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时,根据我国的经济情况第一次使用了"小康"这一概念,起初是用于诠释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不是像你们那样的,而是"小康之家"。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小康状态。在这之后,他不断修正和丰富这一概念,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其中明确将小康社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过程中的一个具体发展阶段。此外,小康社会不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或缺的发展阶段,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既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将这一特征量化,使得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长远目标的任务具有可操作性。邓小平这一系列科学设想极大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使新世纪中国的发展有了清晰地思路。 二、从哲学范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性 马克思以社会形态主体"人"的发展程度为标准,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在最初的社会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每个个体需要依赖家庭血缘关系或部落氏族关系组成的共同体才能获取生存的条件,人受自然界的约束和支配。到"物的依赖"阶段以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一切活动都转换为交换价值,商品经济由此产生,普遍交换成为每个人生存的条件,这种交换表现出人对物质的依赖,人们从直接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却又进入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到第三大阶段,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得"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 i 劳动才不再是外在的强制劳动而"成为吸引人的劳动, 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 即"真正自由的劳动"ii。人最终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从三大社会形态来看,我国虽然已经度过生产力极度不发达的阶段,但是并未处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三大社会形态, 而是正在完成由"人的依赖关系"向"物的依赖性"的过渡,,即我国处于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开始阶段, 远没有达到那个"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自由个性"的第三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难发现,这一发展目标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是高度吻合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具吸引力的"全面"二字,无论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落脚点都是将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马克思提出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为标准的,虽然我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但还没有达到马克思所说的第三个社会形态,即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社会,我国正处于由人的依赖性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的过渡时期。当前我们提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说深刻的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观,是正确把握当前"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结果,对我国现阶段这一科学定位,成为合理的社会发展战略,有助于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发展。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发展和创新的结果 根据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前两个阶段的自然延续,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并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发展理论的延伸和创新,反映出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对小康社会建设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這个过程是党发展战略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自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概念并对此作出具体解释后,建设小康社会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阶段性奋斗目标,中共十二大以后的历次中共代表大会都作了专门阐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四、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变化的结果 我国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就进入了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显示我国仍处于这样的时期,但是条件有了变化。就国际环境来说过去的十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加入世界市场分工体系,扩大出口或加快投资,而是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国内环境来说,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通过高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实现经济增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期盼日益高涨,然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目标进一步变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经济的压力显然会增大,有学者认为今后8年,只要年均增长率达到7.1%,就可以实现翻一番的目标。事实上并非如此,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开始深度转型,资源环境约束逐渐深化,过去支撑我国高速增长的资源结构与需求结构都正在发生着变化,靠那种浪费资源与高投入来推动发展的方式已经走不下去。这些都促使我们要深刻认识这种变化,准确把握这种变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国在经济方式转变上的突破程度直接影响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中共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奋斗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5年的时间,我们面前还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需要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一)从更高层次上协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 首先,实现经济建设目标任重道远。过去30多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步入新台阶,不仅成为次于欧盟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也位居世界第二。产业结构有良好变化,城镇化人口创新高,造就了众多中等收入群体,同时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新兴技术产业,从这些重大进步来看,我国只要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就不难实现年均增长6.6%的目标,但是我们仍要明确,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如何确保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使人民收入迈向中高收入阶段,在未来几年内,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实现政治建设目标同样面临攻坚阶段。反腐倡廉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打破复杂的利益链条,通过在广大党员干部、领导干部群体特别是权力层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培养一批思想作风过硬素质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真正崛起的中国不光要发展经济还需要传承和宏扬中国文化,如何让中国精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教育是基础,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重视基础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青年人有能力有意识成为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和奋斗者。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难度更大,我国正面临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人口老龄化凸显问题,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是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我们怎样继续利用人口的红利,如何将过去依靠人口数量的红利变为培养中高端人才的红利还需要长期不懈地探索。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加紧步伐。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地位,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重视程度很高。这与当前影响生活质量提高的环境因素存在严峻形势密不可分,人民对治理环境污染,尤其是华北东北经济带的雾霾问题,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期盼热切。 (二)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国家在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民生的不平衡问题越发的凸显出来,这是过去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就一直伴随我国社会发展的常态问题。"建设"是一个实践的进展过程,而"建成"是一个要将实践变成现实的成果,因此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5年,我们依然要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放到突出的地位。 我国当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不仅表现为城乡的发展差距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明显,地区间收入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扩大,还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上,社会事业譬如教育资源、医疗服务和公共设置等方面发展不均衡上,有些区域这些方面明显滞后。有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489元,两者相差了近2.75倍。可见,农村发展滞后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福祉的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00年开始实施以来,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比如其中如何在开发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如何由过去的开发物转变为既开发物又开发人,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要素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仍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需要重点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扶贫开发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的重要环节,扶贫开发工作事关民生改善和发展大局,2015年根据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具体要求,围绕四个切实在陆续开展的扶贫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通过强化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责任制,把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由负总责的各省、市、县党政一把手落到实处。全国各地在精准扶贫的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方面想办法,解难题,见实效。通过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开发项目来强化社会合力,同时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的带头作用。但是仍然要认识到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一是我国的贫困地区具有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贫困乡村和贫困家庭条件差、基础弱,贫困因素复杂、返贫快等顽固特点。二是对精准扶贫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开发式精准式扶贫绝不是依靠国家或地方政府不断"输血"而是要通过扶持生产,特色产业等方式不断"造血"。三是要根据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精准扶贫内生动力、加大扶持力度,解决突出问题。 (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主要制约因素 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农村仍然是薄弱环节,邓小平就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可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关键靠农村,全国人民的小康关键靠农民,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靠农业。研究解决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实现这一目标显得尤其重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虽然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并没有改变我国农业人口多,农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基本国情。尽管在全面建设小康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康建设由重物质轻民生走向了统筹协调的全面发展阶段,但是也有许多方面需要反思。首先,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保护广大农民的权益,如何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才是关系到农民的土地、房产等权益能否充分实现,农村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能否实现的关键。 当前我国农业已转入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但是总体上说,农业生产仍然是传统生产方式和现代生产方式并存,有的地方依然以粗放耕作为主,尚未走出经营分散、规模偏小的发展阶段,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有限,靠大规模开发后备资源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模式已无法维继,而且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导致农村出现"有田无人种的"现象。长期靠拼投入和资源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生态环境不堪重负。除此之外,农村法治建设滞后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民综合素质偏低影响着农民创业的发展能力,组织功能弱化影响着党在农村基层的良好形象等等都是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仍然面临的难点。所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堅实的基础,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扎实发展好农村经济,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确保不丢下一个人实现全面小康。 六、结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要思想既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一个基本奋斗目标,它又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新时期我国从基本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体现了将13亿人民全部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但是如何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努力,虽然在未来建设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难点,但是,只要认真分析,把握好发展时机,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各项工作任务我相信就一定能实现这一梦想。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0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下),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 [1] 于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性——由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引发的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6.14(2),第166页. [2] 王珺:为什么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N].南方日报,2012年11月22日. [3] 张 媛.浅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发展不平衡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03. [4] 王定国、张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几个问题的认识[J].思想战线,2015年:150. [5] 黄祖辉.习近平"跳出三农抓三农"的经济思维[J].国家治理,2015:18. [6] 尹广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简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