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考 红学研究 大观园考 (foxlake)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束耀眼的光芒,是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历来倍受人们推崇。 自从《红楼梦》诞生的那一天起,一门新的学问也就随之诞生了。这门学问因专门研究《红楼梦》故被称之为"红学"。"红学"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果实。"红学"主要有四门学问组成,分别是"曹学"、"脂批学"、"红学"以及"探佚学"。 而在研究《红楼梦》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三派,分别是"考证派"、"批评派"以及"索隐派"。虽然研究《红楼梦》的分支很多但几乎每一种学说都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小说,这一点三派在很早时就已经认同。甚至在三派还没出现时,当时的人们就明白了,以至于一部手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卖至"十金"。 到了近代人们对《红楼梦》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上世纪初就有一位叫"侠人"的红学家认为"吾国之小说,莫奇于红楼梦"这个论断无疑是正确的。 现在,人们更加对《红楼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才有了"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这样的说法,确实《红楼梦》真的是太博大精深了。 在整部书中,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那就是----大观园。 大观园在书中占有很大的戏份,可以这样说红楼梦的精彩就发生在这院子里。宝黛的卿卿我我、一院子姐妹的嬉笑怒骂和邢夫人一派的残酷严厉都被大观园收在其中,本篇试对这大观园进行一次较为细致的探讨,希望有助于人们读懂《红楼梦》,去了解作者的那"一把辛酸泪"。 一、大观园的由来 大观园可以说是作者笔下的一个虚拟世界。当然,它是有原型的,自从《石头记》传抄流传的那一天起,无数读红、研红的人就开始寻找这院子的原型。历史上,前前后后一共有以下几种说法: (1) 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中说:"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2) 《旧京闲话》说:"后门外十刹海,世传为小说红楼梦之大观园。" (3) 《燕世贞明录》说:"地安门外,钟鼓楼戏,有绝大之池沼,曰什刹海,横断分前海、后海,夏植荷花徧满;冬日结冰,游行其上,又别是一境。后海清醇王府在焉。前海垂杨夹道,错落有致,或曰是石头记之大观园。" (4) 谢锡勋的《红楼梦分咏绝句题词》:"汊海方塘十亩宽,枯荷瘦柳蘸波寒。落花无主燕归去,犹说荒园古大观。"原注:"十汊海,或谓即大观园遗址,有白石大花盘尚存。" (5) 《花朝生笔记》:"遍视京都,惟明国公屋宇房舍似之,即世所称大观园也。" (6) 《清稗类钞》:"京师后城之西北,有大观园旧址,树石池水,犹隐约可辨。" (7) 近年来,周汝昌先生又考证出大观园的原型是恭王府。可详见《红楼梦新证》和《红楼仿真----大观园在恭王府》。 如此多的说法,想要马上分个真假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就就事论事,从小说中找寻答案。 《红楼梦》写贾家的兴衰。贾家里最年长的是贾母,贾母有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其中贾政便是贾宝玉的父亲。贾宝玉还有一位姐姐,叫贾元春,这位姐姐多才多艺,老早就被选入宫中,后来才选凤藻宫当了贵妃。于是贾家就奏请皇帝批准元妃回家省亲,谁想"竟准了"。贾家得知消息,自然十分高兴,第一件事就是盖造省亲别院。这时传来消息"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 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祐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这岂不有八九分了",于是才过了一顿饭的功夫"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紧接下来"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这时缺银子了,于是"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缦的使费。" 忙了一两个月,园子就盖好了。待到元春省亲时,看到园子也吃惊不小,连连嘱咐"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在游园过后,元妃提笔写就"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乃赐园名"大观园"。就这样,大观园正式诞生了。 大观园的出现,可以说是《红楼梦》叙事的重大转折,它为小说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为小说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最后衰败找到了一个承接体。自从大观园的出现,小说的面貌焕然一新。 而后文贾元春下旨让宝玉和姐妹侨胱〈蠊墼埃虮曛咀判∷倒适虑榻诮肓肆硪桓鍪澜纾脖曛咀耪俊逗炻ッ巍氛娇肌? 贾元春的省亲,带来了大观园,那么大观园在以后的小说中将会扮演什么角色呢?在八十回后大观园的命运又将如何?这将在本篇第五部分"小说中的大观园"和第六部分"大观园的归宿"中详细阐述。 二、大观园的面积试论 对于大观园的面积全书仅有一处描写,且看,"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在这里若以方、圆"三里半"计的话,依照清代市制长度,那么大观园足足有100 公顷大。这么大的一个园子十倍于今日北京"大观园",百倍于京城中一般王公府邸宅园!而与那些超级皇家园林(而非一般皇家园林)相若!查资料知,清漪园(今之颐和园、290 公顷)、圆明园(350 多公顷)、承德避暑山庄(564 公顷)。虽然还远远不及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但也够恐怖的了。 在清朝康雍乾时期,私家园林超过一百公顷的是极其罕见的,即使是在北京显赫一时的王府,有个二十多公顷的府第已经比较可观了。江南私家园林更以小巧精致见称。像京城著名的恭王府,前面是占地四十公顷的宅第,后面是占地不足四十公顷的私家花园。南京的"随园",其面积规模更无法与"三里半"的大观园相比了。由于找不到一百多公顷的私家园林,所以有些人把目光转向皇家园林,比如占地三百多公顷的圆明园。将皇家园林作为大观园的原型,虽也有些根据,但从小说"追踪蹑迹"的原则来看,面积过份巨大,不符合故事的基本情节,而且贾母每每进园,都隆重异常,就算是帝后去自家花园游幸,恐怕都不需要那么繁复的排场。至于有些景点意境相似,只能表明我们中华民族的园林艺术是相通的。 但我们可以注意,最早的《红楼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也就是说,或许重新标点,就会有不同的面积。假如"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这句话,"北边"后、"一共"前不是逗号,而是句号的话。那么也许面积就会小很多了。 脂批有云:"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那么也就是"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是说园基的走向,"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是说园基的大小。 假若真是这样,全园的地基周长是三里半。如果按相等周长情况下的最大面积图形正方形算,每边504 米,则面积为254016平方米,折合为381 亩。哪里有1500亩乃至更大这么恐怖!但381 亩也已不是一个小数目了(等于25.4公顷,现在的北京大观园也才有12.3公顷)。 或许你还会嫌大,毕竟还是大出现在北京大观园的一个倍,而北京大观园已经很大了。其实,381 亩是按最理想的情况即正方形考虑的。实际情况是,不可能是正方。如果园基不规则形,在周长相当的情况下,面积会大大减削。如假若是"L"形或"凸"、"凹"形,那么面积就会大大减小了,而"L" 形或"凸""凹"形也还是规则图形。大观园是在荣宁两府花园的基础上扩展的。同一回中有"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的记载。连下人的房都拆了,大观园的围墙恐怕要直接靠在两府的主要建筑上了,这样随着两府主要建筑的分布,大观园围墙的曲折程度会大大增加,这样会进一步减小园子的面积。就像苏州的拙政园,园子的周长不小(看看地图上它那么曲折的边界就知道了),却只有60亩大了。 所以,大观园的面积或许真的较大,但这也许只是作者为"真事隐"而创作出来的。若真存在这么一个园子,它一定不会有100 公顷那么大的。 三、大观园的布局 大观园的布局我们是按照书中的描写及脂砚斋的一些批语来推断的,在推断过程中因为时间的紧迫,故没有画出正式图案。在布置大观园景物时,我们主要参照了以下这些回目和脂砚斋批语: ①脂砚斋批语在《第十七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主要有以下几处: (1) 在"说着, 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处的批语(庚辰)"细极。后文所以云进贾母卧房后之角门,是诸钗日相来往之境也。后文又云,诸钗所居之处,只在西北一带,最近贾母卧室之后,皆从此"北"字而来。" (2) 在"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处的批语(庚辰)"‘斜’字细,不必拘定方向。诸钗所居之处,若稻香村、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蘅芜苑等,都相隔不远,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置得巧妙,使人见其千邱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 (3) 在"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处(庚辰),批"仍是沁芳溪矣,究竟基址不大,全是曲折掩映之巧可知。" (4) 在"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处(庚辰),批"想来此殿在园之正中。按园不是殿方之基,西北一带通贾母卧室后,可知西北一带是多宽出一带来的,诸钗始便于行也。" (5) 在"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处(庚辰),批"伏下栊翠庵、芦雪庭、凸碧山庄、凹晶溪馆、暖香坞等诸处,于后文一段一段补之,方得云龙作雨之势。" ②原文引用主要有以下几处: (1)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中"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和"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 (2) 《第十七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全文。 (3)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凤姐儿笑道:‘你放心。园子东北角子上,娘娘说了,还叫多多的种松柏树,楼底下还叫种些花草。’"和"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两处。 (4)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红玉答应了,便走出来往潇湘馆去。正走上翠烟桥,抬头一望,只见山坡上高处都是拦着帏,方想起今儿有匠役在里头种树。" (5)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中"这里贾芸随着坠儿,逶迤来至怡红院中。坠儿先进去回明了,然后方领贾芸进去。贾芸看时,只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一溜回廊上吊着各色笼子,各色仙禽异鸟。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贾芸想道:‘怪道叫怡红院,原来匾上是恁样四个字。’"这段详写怡红院。"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这句写路径。"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这句写怡红院和潇湘馆有一路相通。"却说那林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听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扣门。"这段写沁芳桥位置。 (6)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这段写滴翠亭。 (7)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回中点出林黛玉葬花之处。 (8)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一回中点出蔷薇花架。 (9)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中"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 (10)《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一面说,一面就走,翠墨跟在后面。刚到了沁芳亭" (11)《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写出了妙玉所在----栊翠庵。 (12)《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且说宝钗等吃过早饭, 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 (13)《第五十回 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说着,仍坐了竹轿,大家围随,过了藕香榭,穿入一条夹道,东西两边皆有过街门,门楼上里外皆嵌着石头匾,如今进的是西门,向外的匾上凿着‘穿云’二字,向里的凿着‘度月’两字。来至当中,进了向南的正门,贾母下了轿,惜春已接了出来。从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 (14)《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中"宝玉便也正要去瞧林黛玉,便起身拄拐辞了他们,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 (15)《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中"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此段写门。 (16)《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一回写出了史湘云醉卧的地方,这一回文字是《石头记》中写得最可爱的几段文字中的一段。 (17)《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中"凤姐便带尤氏进了大观园的后门,来到李纨处相见了。"点出大观园的后门。 (18)《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姑娘们都在沁芳亭上"、"一齐起来,都往稻香村来。"等处。 (19)《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此回文字详理了大观园布局。 (20)《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写出两处地点凸碧堂和凹晶馆。 以上,就是我们所引用的一些资料。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些地方与徐恭如先生所绘之图小有出入。比如,我们认为蘅芜苑应离怡红院较近,而不是靠近行宫等等。在此就不再详述了。 四、大观园的文化 ①大观园的对联、匾额、诗词 关于大观园的对联、匾额、诗词,一共有31首。其中对联7 联,匾额13个,诗八首。 (1) 七联对联中贾宝玉作了四联,分别题沁芳溪、有凤来仪、杏帘在望和蘅芷清芬;贾元春题大观园正殿一联;贾政的二位幕僚各有一联题蘅芷清芬即后来的蘅芜苑。 第十七回开头就有"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爷已瞧过了,只等老爷瞧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好题匾额对联的。’",而贾政也认为"若直待贵妃游幸过再请题,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加上各位清客的附和,于是贾政便领着一群幕僚前往大观园,不想路上撞倒了贾宝玉"便命他跟来,宝玉只得随往"。进了园子宝玉才知原来父亲要试自己的"功业进益如何",于是待贾政"命宝玉拟来"时他也欣然受命。 一时到了一处"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便问该题个什么匾,众人都说要"泻玉",惟宝玉要"沁芳",理由是"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但心中却是欢喜乃命宝玉作出一联,这就是大观园里的第一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这一联"点头微笑",而那些趋炎附势的清客们也"称赞不已"。因为这一联确实作得不错,既能创新又能不失其韵味。贾宝玉能从前文描述得如此复杂的景致中取"水"、"树"、"花"三物来构思成一联,又用"三篙"、"一脉"来代指流水,而在联中却不直接点明。对于才十三、四岁的贾宝玉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本联用词朴实,上下联浑然天成。确实与沁芳溪周围景致连成一体,相得益彰。 接下来,贾政等"出亭过池"到了一处,却是"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又是"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看这此景"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后来,贾政命清客们题匾,那些清客个个题些俗不可耐的字句,贾政皆不中意又命宝玉题来,宝玉小心用了"有凤来仪"四字,又题了一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且看贾政反应如何,"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 其实,这一匾和这一联是很好的。"有凤来仪"化用《尚书·益稷》中的"萧韶九成,凤凰来仪"的意思。而在这里凤又是妃的象征,正合了"颂圣"之意,最后"有凤来仪"被赐名为"潇湘馆",其主人是林黛玉,这又似乎说明了林黛玉是人中之凤的意思。况且本句洒脱又不拘谨。不论从内涵上来说,还是从文采上来说都非常优秀。联也如此"烟尚绿"、"指犹凉"从感觉和从视觉上来看都十分新奇,这充分展现了宝玉的才情。但贾政为什么反映如此冷淡呢?书中曾有这么一个细节描写"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按理说这是贾政给贾宝玉的一次提醒,而再看看贾宝玉拟的这副联子,依旧没有读书的半个影子,全在讲些"茶"啦、"棋"啦的,所以也难怪贾政不喜欢。 再后来到了"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贾宝玉不等贾政发话自己开口,认为此处应叫"稻香村",这一举动惹恼了贾政,"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贾宝玉却痴呆不改,把引起贾政"归农之意",认为是"清幽气象"的"稻香村"数落了一番说:"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这一次贾政气的打断了宝玉的话,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宝玉此时早已吓得丢了魂,哪里还敢再大放才情,只有乖乖的作了一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贾政听后道:‘更不好’"。其实他心中倒十分满意。在古代人们把考中秀才入学宫称为"采芹",这里说"好云香护采芹人"的意思就是浓郁的杏花香气滋养着贾家的读书人。这样的联子贾政听后自然高兴,而宝玉的这一幅"搪塞"对联倒为后来埋下了深深的一笔伏笔。 宝玉和贾政一路游来,转到了一处"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的地方,这时一位清客题了一联"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正在别人挑毛病时,另一人也题了一联"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这里我们可看原文怎么说,"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宝玉听说,便回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起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贾政道:‘谁按着你的头,叫你必定说这些字样呢?’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犹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贾政笑道:‘岂有此理! ’" 宝玉为此处匾题"蘅芷清芬"是有依据的,依据就是小说中在那屋旁的一些奇异花草。什么"藿蒳姜荨"、"纶组紫绛"、"杜若蘅芜"……,而宝玉的这一联却比两位清客高明的多,两位清客所言均是些老调子、套话,正如宝玉所说"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起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相比之下,宝玉的就精巧的多,遣词用句十分恰当。在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倒可注意,颇值得玩味。当第二个清客题联之后,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但为什么又没有作而叫宝玉作来呢?其实曹雪芹这不经意中的经意一笔道出了几层意思:1.贾政并不满意清客所作;2.贾政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3.从前文贾政对宝玉联"点头微笑"等看可知,他自己虽无才,可鉴赏能力还是有的。虽然十分看不惯宝玉那种"不学无术"样,但仍然对宝玉有如此才情十分满意,这也是为什么喝斥宝玉题联的原因所在了。 再往后宝玉只题了两个匾"沁芳闸"和"红香绿玉"这两处原文均有解释。"沁芳闸"是因为"此乃沁芳泉之正源";而"红香绿玉"却是一行到了一个院子"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 此两处,前两处乃顺理成章;而后者却是题的很好,这时的贾宝玉还不知道这里将是他以后的住所。此后"贾政心中也怕贾母不放心"遂放了宝玉,这此题联才宣告结束。 而后元妃省亲时,在正殿题匾"顾恩思义"题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这一遍一联正如她自己所说:"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果然,除了套话外,什么充实的东西都没有。但把贾元春对贾母和王夫人说的话"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拿来一比较,便会生出无限讽刺了。 (2) 大观园的诗共有十一首,其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宝钗、戴玉各一首,宝玉四首(有一首诗是林黛玉代拟的)。 元春省亲,题有一绝句:"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题完后又命迎、探、惜、李纨、宝钗、颦儿各题一首,分别是: 旷性怡情 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万象争辉 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文章造化 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文采风流 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凝晖钟瑞 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世外仙源 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又叫贾宝玉题四首,但贾宝玉冥思苦想出来了三首,这时"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一看宝玉的样子,于是帮作了一首。四首分别是: 有凤来仪 臣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杏帘在望(林黛玉代作的)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11首诗中迎、惜、探、李纨、元春五人的诗是看不成的,除探春的有出彩之处外,其余皆平淡无味,特别是"二木头"贾迎春小姐和看破红尘的贾惜春小姐,其诗作简直惨不忍睹,不过对于她们能写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而薛、林的则与众不同,薛宝钗的浑厚大气,颇有气势;林黛玉的风流婉转,别具神态。况且林黛玉只是"胡乱作一首",可见才情远高于贾家姐妹。 贾宝玉得诗作明显逊于薛、林,他的前三首只能算作马马虎虎,倒是林黛玉为他作的那一首令人回味。贾元春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而贾宝玉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 从曹雪芹的写作风格来讲,贾宝玉的三首诗都或多或少的暗示了后文的一些内容。比如第二首中"轻烟"、"冷翠"分明写出了宝钗日后的冷清惨状。因本部分着重讲述诗作本身,故不作太多探佚。 而她们题的匾额也是如诗一样,除薛、林出彩外,其余平平。 以上就是大观园中的诗词、匾额、对联的粗陋解释。因时间紧迫,故草草叙就,望谅。 ②大观园的幔、帘 大观园的幔帘只有提到一处,是在贾政、宝玉和那些清客游玩园子时,贾琏来报的:"妆蟒绣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帘子二百挂,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二百挂,黑漆竹帘二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本篇只对幔子、帘子的种类加以说明。 幔子:布、绸子、丝绒等材料做成的为遮挡而悬挂的东西。 帘子:竹子、苇子等材料做成的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妆:妆缎又称妆花缎,是云锦中最华丽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为重纬提花丝织物,躲在缎底上起素或五彩花纹,即妆花。妆花用小梭子进行局部织作施彩,相邻的花纹可以根据需要换色。 蟒:蟒缎,织有普通图案的是妆缎;织有龙形花纹的叫蟒缎。 绣堆:用绣花和堆花这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法制作的花绣织品。 刻丝:即缂丝。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品。织时先架好经线,按照底稿上面描出的图画或文字的轮廓,然后对照底稿的色彩,用小梭子引着各种颜色的纬线,断断续续的织出图画或各种文字,同时衣料或物品也一起织出。 弹墨:织物印染工艺的一种。用木板或纸板镂刻花卉、鸟兽或人物等样,将版覆在将要印染的布帛上,用板刷沾染液后以竹刀轻刮,是色点弹落在布帛上染成花纹。 猩猩毡帘:红色的毡帘,猩猩指红色,旧时认为猩猩血能制红色,故红色称猩红。 金丝藤:藤条上刷桐油。呈金色。 ③大观园的花卉、草木 大观园内的花卉、草木十分奇怪,那些平常的我们暂且不说。本篇只对以下这几样花卉、草木做粗陋解释。 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长2.5~4 厘米,青紫色(变种花白色),总状花序。荚果长10~15厘米,密生绒毛。产于我国中部。久竟栽培,供观赏;花和种子供食用;树皮纤维可食用;果实入药,治食物中毒。驱除蛲虫。另种藤萝,叶成长后下面仍密生白色长毛。花紫青色。荚果长18~24厘米。主产于我国北部。用途同前种。 薜荔:蔓生植物,无根,缘物而生。《楚辞·山鬼》有云"被薜荔兮带女萝"。 杜若蘅芜:皆香草名。杜若,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夏日开白色小花,有香味。《楚辞·山鬼》有云"山中人兮芳杜若"。 茝兰:皆香草名。茝,又称白茝、苻蓠,现今多说白芷,伞形科草本,根可入药。兰即兰花。 清葛:豆科蔓草。秋日开紫赤色花,实为扁荚,根可制淀粉,味清香。 金草:草名,《广韵》",金草。"《拾遗记》"武帝为抚军时,砌下生草三株,状若金。" 玉蕗藤:植物名,似即甘草。 紫芸:草名。即紫云花,叶尖长,花五出,深紫色。 青芷:青色的芷。芷妓白芷,可入药。 藿蒳姜荨:都为香草名。藿,藿香,唇型科草木,夏日开淡红或轻紫色花,茎叶奇香,可入药。蒳,草树,叶如栟榈,形小,味苦甘。姜荨,又称廉薑,荷科草木,根茎味辛香,可做调味或入药。 纶组紫绛:纶组,海草名,藻类植物,可食,今通称海带,古以其形似绶带,故称纶组。紫绛,海草名,藻类植物,可食,今通称紫菜。 石帆:动物名,珊瑚虫类,暗褐色,形如团扇,又称海团扇。 水松:植物名,藻类,附生于海岸岩石上,枝干浓绿色,略呈圆锥形,可入药。 扶留:香草名,又作浮留,胡椒科藤属,叶与果实可做食物。 绿荑:木名,又称辛夷、木笔即木兰,木兰科落叶乔木,花才发时苞长半寸而尖,形似笔。 丹椒:植物名,即花椒,芸香科落叶灌木,秋季结实为干果,其色丹,味辛香,可调味亦可入药。 蘼芜:香草名,又称茝,江蓠,伞形科草木,幼苗为蘼芜,长成为芎藭,根可入药,现通称川芎。 风连:草药名。 ④大观园地点、人物浅谈 我不是建筑学专家,故这一部分只能"浅谈",而不能"深究";只能"略说",而不能"详说"。我顶多能从人物性格上与所住环境上加以那么一点分析,就再不能了。在整个大观园世界里有那么几处房屋值得注意,它们分别是:蘅芜苑、潇湘馆、缀锦楼、秋爽斋、蓼风轩、稻香村、怡红院、梨香院和栊翠庵。它们的主人分别是:薛宝钗、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贾宝玉、史湘云和妙玉。 (1) 蘅芜苑----薛宝钗 薛宝钗的蘅芜苑作者在第十七回作了很大功夫描写,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就是这里的。作者给读者的蘅芜苑是"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这时贾政说了一句话"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而后文见到了那些奇花异草贾政又说:"有趣!只是不大认识。"这两句话关键,似乎隐藏的说出了贾政对宝钗态度的转变。而这并非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描写直接点出了薛宝钗的性格。"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一句与后文第四十回中贾母游蘅芜苑时的文字遥遥对应。从这里看得出蘅芜苑造时就是一幅冷清样,谁想住进来的人也是一个冷清人,所以导致屋里的摆设也是冷冷清清、素素净净,难怪连贾母都说"忌讳"。这样一所房子自然是"无味的很",而其中唯一能引人注意且"有趣"的东西不是别物却是一些从未见过的"不大认识"的花草,可见宝钗这个人的性格了。最奇的是别人认不得这些花花草草,偏又是贾宝玉认得,不但叫得出名字,就连在那本书上出现过也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不得不说是曹公特殊的一笔。至于说这种笔墨的真意是什么?大家都猜得到了。然而事情偏偏又有波折,正在宝玉侃侃而谈花草时"贾政喝道:‘谁问你来!’唬的宝玉倒退,不敢再说。"这一笔又要说明什么?这样蹊跷的一笔,若按上文推断的那样,岂不是影射贾政不希望宝玉娶宝钗吗?可这似乎不大可能。其实详细追究起来,倒有些可能,其关键一点就在贾母!但因本篇要讲建筑,而现在已经跑题太多了,故这个问题另文再叙,这里就不再做更多探佚了。 我们且看宝玉被唬得不敢说话后,贾政却已经进了房子,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看到此情此景,贾政的动作却是"叹",这个"叹"让人大惑不解,而那两位清客的联子更是乏味无趣,一个是"颓丧"、另一个是空话。直至宝玉作来(你看,又是宝玉)方有些光彩,却又可惜所作匾额乃奇花异草为名,所作之对联又是套来的,读至此不禁为宝钗长叹。 讲了这么多都在跑题,如今言归正传,为大家解释一下书中不多见的几个名词,在本段中有两个。第一个是水磨,这个的意思是加水细磨。我想恐怕是白色的,另一个是五间清厦连着卷棚,这个的意思是五开间的两卷钩连搭屋面的建筑形式。蘅芜苑就讲这些。 (2) 潇湘馆----林黛玉 先看书中描写"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这一大段写的就是潇湘馆内外景色。对于潇湘馆我只想说两个地方。 其一,潇湘馆的主人是林黛玉,林黛玉又叫潇湘妃子,为什么这样叫?难道仅因为住在潇湘馆?其实这只是一个不太重要的理由,最重要的理由探春说了,第三十七回中探春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这才是真正的来历。 其二,二十六回中贾宝玉找林黛玉到了潇湘馆门口作者用"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来描写潇湘馆的清幽雅静,而旁边有一条脂批说的是大观园衰败后,潇湘馆的样子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由这两句我们可依稀看到日后衰败的惨景,感受到贾宝玉对林黛玉死的苦楚。 这段描写只解释"退步"这个词。退步指套间一类可作退居之所的附属建筑。 (3) 缀锦楼----贾迎春 关于缀锦楼,没有多少可说的。但对于迎春这个人倒有一番话不吐不快。 迎春是不是庶出?这个问题扰人。《红楼梦》原先不叫《红楼梦》,是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最早的《石头记》是手钞本,不是刻印的。也就因为如此所以出了好些讹误。钞本中的三个权威本子各执一词。甲戌本说:"二小姐乃赦老爹前妻所出,名迎春"这样一看是正出;庚辰本却说:"二小姐乃政老爹前妻所出,名迎春"这一字之改,不知变幻多少事端,不过两个本子都承认迎春不是庶出。但庚辰本怪异,这贾政的大老婆就是王夫人,那里又会有个"前妻",而且庚辰本这种说法与原文也有矛盾。二十回中宝玉曾想:"亲姊妹有元春、探春,伯叔的有迎春、惜春"这样看来迎春定不为贾政所生。最新奇的数已卯本,这个"王府"本子同甲戌庚辰都不一样,自立门派说:"二小姐乃赦老爷之女,政老爷养为己女"这种说法庶出正出浑然不知。 但在书中却可见一些端倪。在七十三回中,邢夫人(贾赦之妻)曾一口气对迎春说什么"况且你又不是我养的"、"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里探丫头也是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一生干净"之类的话,这里已明确指出迎春是庶出,出身和探春一样。 或许就因为这样,造成迎春心理上的极大缺陷,她与探春不同,她默默忍受,被老嬷嬷、小丫头欺负只会咽气吞声,父亲几千两银子将她送进老虎口也只会暗自垂泪;而探春却是处处要强,敢对母亲说:"我但凡是个男人,我早出去了",或许她远嫁后,还帮助丈夫管理国家吧。这两个的比较,我们不禁感叹,这就是古代庶出的悲哀了吧。 (4) 秋爽斋----探春 斋是一般的斋,人却是非凡的人,讲斋里的人,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述尽。看看前文早已离题千万里远,索性一离到底,如今浅谈探春,若有精力,再另文叙就。 探春出场时雪芹说她"见之忘俗",而在后文的描述中她也确实是一个不俗的人,她和王熙凤一样是"女中丈夫"是"脂粉队里的英雄"。 探春在二十七回中叫宝玉帮她买一些玩意儿,唯一的要求是"朴而不俗、直而不拙";她的诗作虽比不得薛、林二位,但在元春、迎春、惜春、李纨这几个人中却是好的。说探春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一次王熙凤正病着,探春管理园中大小事务,正巧赵姨娘(她的生母)的兄弟死了,希望探春活动活动多给银子,谁知探春只给二十两夺一分也不给,有人说探春太过分,我说这才叫魄力(这段文字精彩至极,若不是这题目是《大观园考》,我定要全部翻它出来好好讲析讲析)。而在抄检大观园时,谁又能有她那气魄? 探春这个人物是一个争论型的人物。有人爱、有人恨,至于爱恨孰对,不读过《红楼梦》恐怕不能分清。 (5) 蓼风轩----贾惜春 这位从小就得妙玉真传的姑娘就很是了不得,什么都能看的透透的。秦可卿说:"瞬间的繁华"、王熙凤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庭筵"、贾探春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惜春却从来不说话。假如说是贾元春省亲带来了这所大观园,那么惜春的这种死寂就是在大观园衰败后为它唱这凄婉的哀歌。大观园外的生死离别,对于惜春来说全是身外之物,好像自己永远处身世外。贾惜春在她在面对万木萧条的大观园时,不是潸然泪下而是无动于衷。这就注定她必须当尼姑,然而她错了,她?晕指笙玫那闼换嵫棺潘伤赐艘患拢占帧S谑抢淠南Т毫峁枚嫉辈怀桑荒苎亟制蛱郑渚巢业?br> (6) 稻香村----李纨 这个地方住李纨倒合适了,李纨什么人?王夫人大儿子贾珠的媳妇,贾珠死得早,于是李纨便守寡了。这个女人是一个"槁木死灰"般的人物,生得个儿子,天天要他读书、骑射以博取功名。自己搬进大观园,不愿参与贾家高层的争权夺势,从这点看,这李纨倒不"槁木死灰"了。果然贾家事败,她母子二人安然无恙,儿子考取了功名还荣耀了一下,可惜她身处"薄命司",没过上两天富贵日子就"昏惨惨黄泉路近"了。 (7) 怡红院----贾宝玉 这时大观园中唯一的男性居住者,使整部书的主人翁,由于他是一部书的核心,想在这里三言两语说个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干脆就不讲了,引用他自己的话算是对他自己的介绍吧。 第二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宁二府时曾引过宝玉的话,如今我们再引。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8) 梨香院----史湘云 史湘云这个人物出场时就怪,一句"史大姑娘来了"就引出场了,这史大姑娘是大观园中最活泼开朗的女孩,可就是太活泼开朗,反倒使自己被"上头挂的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李劼在《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中说:"三十二回中湘云与袭人对黛玉的那一番议论,让她几乎成了一个诋毁黛玉的帮凶"这句话说得不错,但我们要看到,袭人是有意而湘云却无心,她甚至不知道她在诋毁黛玉。 与林黛玉在凹晶馆联诗是大观园世界中美丽至极又凄惨至极的画面,两只雏幼的小鸟全然不知她们在面对连海燕也不敢抬头的暴风雨,这时湘云的那句"寒塘渡鹤影"让人触目惊心,而黛玉的那句"冷月葬花魂"则让人不忍下看,几乎失声痛哭。直到这里我们才幡然醒悟,曹雪芹苦心经营的这个快乐的化身,实际上是为后面的凄惨做反衬,难怪雪芹要湘云不长住在大观园,而是走了又回来,回来了又走,原来曹雪芹也心痛也不忍下笔。当我们埋怨雪芹为何要赚取我们那么多泪水时,我们无奈的感到除了这样的结局,湘云还有什么归宿? 脂砚斋在批语中说:"寒冬噎酸齏,雪夜围破毡",这就史湘云以后的写照 [此批原在十九回"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下,指宝玉。因我相信宝湘重会,故这样写。若不信的可以把它当做泛写命运悲惨的代词,幸得红米兄指出,特注一笔。] 我们做梦都曾梦到的后稿,如今面对这条批语我们退却了。 湘云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以至于我无话可说,就讲到这里吧。插一句,有人说后来宝湘成婚是因为湘云在大观园时就争宝玉,这是不对的,湘云不会去插足一个三角恋而使之成为四角恋的。后问的描述全是金麒麟伏下的。 (9) 栊翠庵----妙玉 妙玉是大观园中最扑朔迷离的人物,曹雪芹正写反写她在书中也不过就十多回,她的半回正传一共只有1325个字(各钞本相同)。这个原是苏州人"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了家。如今要下帖子请才进贾府的怪异人物,曹雪芹在排金陵十二钗时她却高居第六,弄得凤姐都往后靠。 妙玉到底有什么背景?是否与贾家关联?统统不知。只是在第四十一回中她和贾母的对话颇值得玩味"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这段话十分蹊跷,看两人对话好像十分熟,但前文却无半点有关二人相处的描写。回过来看看妙玉的简历,她"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这祖上会不会和贾家有关联?不知道。 妙玉是个奇人,正因为如此她的人缘不好,就连与她做过十年邻居"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的邢岫烟都说她"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但我想这恐怕是"过洁世同嫌"吧。 关于妙玉必做长篇大述,这里只略作评说。 大观园的建筑几乎没说到,人物倒讲了许多,请读者原谅,这一部分就这样吧。 五、小说中的大观园 前文已对大观园做了一些评说,皆反复提及大观园是曹雪芹为《石头记》开辟的一个新空间、新天地,这是不假的。这一节总的对大观园做一次评说,因前文过长,这一节从简。 ①大观园实际扮演了一位见证贾家兴衰的角色 贾元春的省亲带来了大观园的繁华,使得《石头记》的空间焕然一新,从十七回开始到八十回终,大观园让我们记住了很多美丽的场景,"共度西厢"、"黛玉葬花"、"芦雪庭联诗吃鹿肉"、"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些场景让我们心里暖融融的。但这只是兴的代表,大观园自建起来就有一个冷风袭击着它,其中不乏"魇魔法姊弟逢五鬼"、"含耻辱情烈死金钏"、"欺幼主刁奴蓄险心"、"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和"美香菱屈受贪夫棒"这样的事。 曹雪芹在不经意间已经为大观园寒冬季节的来临买下了深深的伏笔。"魇魔法姊弟逢五鬼"是庶出一派同正出一派、妾与妻的斗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美香菱屈受贪夫棒"这是大观园内仆人的结局,只不过一个表现的刚烈些,而另一个则懦弱些;"欺幼主刁奴蓄险心"明显突出了那些刁奴为非作歹的行为;而"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则是大房插手二房的强烈意图的表现。 周汝昌先生考证,贾家的衰败是由"外线"和"内鬼"所引发的,"外线"自然就是王熙凤的高利贷、贾蓉贾琏这一干人的目无法纪、贾元春的突然失宠和死去等原因。而"内鬼"恐怕就是以上这些原因了。 大观园作为"内鬼"矛盾的爆发地,似乎也遥遥对应着宫中贾元春的命运,随着矛盾一次比一次大的激化,相应的贾元春日子也就难过起来。"惑奸谗抄检大观园"正式宣告元春的在宫廷斗争中的失败,之后的贾家开始连连遭灾,毁灭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当然这都是猜测。 虽然不能了解元春的死,但肯定元春一死贾家就没了靠山,大观园衰败在所难免。大观园成就了一段木石恋情,却最终选择了"金玉良缘"。这是一个遗憾,这也是红楼梦悲剧之演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宝黛怎样分离,金玉怎样成就姻缘的于本文无关,另文再述。 大观园内的喜喜悲悲总的来说是复杂的,它沉重的推着故事的发展,直到它认为到岸了的时候,它猛然发现,准备处以它死刑的绞索已经准备好放在了它的面前,而此时的大观园已无力反抗,它默默地接受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纯净的地方。伊甸园没有,它有撒旦变成的蛇。同样大观园也没有,在女儿们欢乐中时时夹杂着像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这些人发出的奸笑。这就连绛洞花王贾宝玉也感到不寒而栗,以至于在《芙蓉女儿诔》中将自己的母亲称谓"悍妇"。 大观园的兴衰就在几年间,而贾宝玉见证了这一切,待到他出狱回家时,看到大观园的景象还会欣欣向荣吗?那一股沁芳溪还清澈依旧吗?这就是一个悲剧。 ②刘姥姥的作用 她对小说的结局有着重大作用,但本篇之将她对大观园的作用。 如果说贾宝玉是见证大观园兴衰的人,那么刘姥姥也是。只不过一个是局内人,一个是局外人。 刘姥姥第一次来贾府,大观园还没盖,甚至还不知道要盖;待到二进时,大观园正是繁华时;我想当她三进时,这所园子恐怕衰败了。 这样一所繁华的园子,从生到兴、从兴到盛、从盛到衰、从衰到败居然连一个七十多的老婆子都熬不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或许这就是天香楼中秦可卿所谓的"瞬间的繁华"吧。 关于更多的我实在无话可说,大观园本是一方净土,雪芹本想让它一尘不染,可惜可叹这个世界太污浊了。于是面对一次次污垢的侵袭,它最终一定会消亡。 六、大观园的归宿 这个话题还有什么可说的吗?破败的命运已无法扭转,衰败已成必然,一切都要随风飘散。就算雪芹用尽他那生花的妙笔,泼洒完他所有的文采也不能再为它添上光彩的一笔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当奸险、卑鄙、阴毒掠过这个园子后,美丽、天真、纯洁将会躲进墙角或被扫地出门,于是园子就只剩下荒芜了。不如借雪芹自己的话来告诉你们大观园的归宿,顺便来结束这本已无悬念的探讨,和这篇早就离题的文章。 雪芹怎么说?脂砚斋用血泪做成的朱批告诉我们: "落叶萧萧,寒烟漠漠"。 2002年7月9日 初稿 注: 1.上文所说的《红楼梦》均指前八十回; 2.引用书籍 《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红楼梦新证》 周汝昌 著 华艺出版社 1998年8月第一版 《红楼梦诗词解析》 刘耕路 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9年1月第一版 《红楼梦之谜》 赵国栋 编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年9月第一版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 李劼 著 东方出版中心 1995年8月第一版 《红楼梦大辞典》 冯其庸 李希凡 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年1月第1版 《辞海》 夏征农等 编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 商务印书馆 2001年7月第3版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